-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經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47215
- 條形碼:9787550247215 ; 978-7-5502-472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經典 本書特色
魯迅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影響,而且也為現代社會的人們指明了方向,讓迷惘轉化為自信力,引導人們走向光明。他的小說,主題深沉,語言凝重,人物形象歷久彌新;他的散文,文辭優美,意趣盎然,有著溫暖的底色和溫情的流露;他的詩歌,博厚深刻,沉郁憤激,跳動著時代的脈搏;他的雜文,犀利老辣,鞭辟入里,讀來酣暢淋漓。 《魯迅經典(精)》一書在手,品讀魯迅經典作品,讀魯迅對人間萬象的細膩描寫、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的審視、對現實的嘲諷……
魯迅經典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魯迅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作品近兩百篇,包括小說、散文、詩歌、講義、雜文,是魯迅各個時期創作精華的濃縮。這些作品代表了中國文壇的高水平,充分表現了魯迅的堅韌人格和鮮明個性,反映了魯迅追求獨立和自由的精神世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閱讀這些作品不僅可以激發思考,陶冶情操,還可以汲取人生智慧,獲得精神啟迪,提高人文素養。
魯迅經典 目錄
吶 喊
自 序
狂人日記
孔乙己
藥
明 天
一件小事
頭發的故事
風 波
故 鄉
阿Q正傳
端午節
白 光
兔和貓
鴨的喜劇
社 戲
彷 徨
祝 福
在酒樓上
幸福的家庭
肥 皂
長明燈
示 眾
高老夫子
孤獨者
傷 逝
弟 兄
離 婚
故事新編
序 言
補 天
奔 月
理 水
采 薇
鑄 劍
出 關
非 攻
起 死
散文詩歌
朝花夕拾
小 引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 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 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后 記
野 草
題 辭
秋 夜
影的告別
求乞者
我的失戀
復 仇
復 仇(其二)
希 望
雪
風 箏
好的故事
過 客
死 火
狗的駁詰
失掉的好地獄
墓碣文
頹敗線的顫動
立 論
死 后
這樣的戰士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臘 葉
淡淡的血痕中
一 覺
雜文
墳
人之歷史
科學史教篇
文化偏至論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后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看鏡有感
春末閑談
燈下漫筆
論“他媽的!”
論睜了眼看
從胡須說到牙齒
寡婦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熱 風
隨感錄二十五
隨感錄三十九
隨感錄五十六 “來了”
隨感錄五十七 現在的屠殺者
智識即罪惡
事實勝于雄辯
所謂“國學”
兒歌的“反動”
“一是之學說”
即小見大
望勿“糾正”
華蓋集
青年必讀書
論辯的魂靈
忽然想到(一至四)
通 訊
忽然想到(五至六)
忽然想到(七至九)
“碰壁”之后
并非閑話
忽然想到(十至十一)
補 白
“碰壁”之余
十四年的“讀經”
我觀北大
而已集
略論中國人的臉
讀書雜談
反“漫談”
可惡罪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盧梭和胃口
文學和出汗
三閑集
無聲的中國
“醉眼”中的朦朧
文藝與革命
路
文壇的掌故
“革命軍馬前卒”和“落伍者”
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
流氓的變遷
書籍和財色
二心集
習慣與改革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
“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宣傳與做戲
知難行難
“友邦驚詫”論
南腔北調集
我們不再受騙了
為了忘卻的記念
我怎么做起小說來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兒童
世故三昧
關于婦女解放
作文秘訣
家庭為中國之基本
偽自由書
賭 咒
對于戰爭的祈禱
從諷刺到幽默
從幽默到正經
文學上的折扣
*藝術的國家
現代史
中國人的生命圈
言論自由的界限
大觀園的人才
不求甚解
且介亭雜文
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
拿來主義
憶韋素園君
憶劉半農君
從孩子的照相說起
門外文談
中國語文的新生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說“面子”
中國文壇上的鬼魅
論俗人應避雅人
魯迅經典 節選
傷逝 ——涓生的手記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會館里的被遺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這樣地寂靜和空虛。時光過得真快,我愛子君,仗著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已經滿一年了。事情又這么不湊巧,我重來時,偏偏空著的又只有這一間屋。依然是這樣的破窗,這樣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樹和老紫藤,這樣的窗前的方桌,這樣的敗壁,這樣的靠壁的板床。深夜中獨自躺在床上,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居以前一般,過去一年中的時光全被消滅,全未有過,我并沒有曾經從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創立了滿懷希望的小小的家庭。 不但如此。在一年之前,這寂靜和空虛是并不這樣的,常常含著期待;期待子君的到來。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著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呵!于是就看見帶著笑渦的蒼白的圓臉,蒼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條紋的衫子,玄色的裙。她又帶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樹的新葉來,使我看見,還有掛在鐵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然而現在呢,只有寂靜和空虛依舊,子君卻決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 子君不在我這破屋里時,我什么也看不見。在百無聊賴中,順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么都一樣;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覺得,已經翻了十多頁了,但是毫不記得書上所說的事。只是耳朵卻分外地靈,仿佛聽到大門外一切往來的履聲,從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漸臨近,——但是,往往又逐漸渺茫,終于消失在別的步聲的雜沓中了。我憎惡那不像子君鞋聲的穿布底鞋的長班的兒子,我憎惡那太像子君鞋聲的常常穿著新皮鞋的鄰院的搽雪花膏的小東西! 莫非她翻了車么?莫非她被電車撞傷了么??? 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經當面罵過我。 驀然,她的鞋聲近來了,一步響于一步,迎出去時,卻已經走過紫藤棚下,臉上帶著微笑的酒窩。她在她叔子的家里大約并未受氣;我的心寧貼了,默默地相視片時之后,破屋里便漸漸充滿了我的語聲,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她總是微笑點頭,兩眼里彌漫著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壁上就釘著一張銅板的雪萊半身像,是從雜志上裁下來的,是他的*美的一張像。當我指給她看時,她卻只草草一看,便低了頭,似乎不好意思了。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還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我后來也想,倒不如換一張雪萊淹死在海里的紀念像或是伊孛生的罷;但也終于沒有換,現在是連這一張也不知那里去了。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 這是我們交際了半年,又談起她在這里的胞叔和在家的父親時,她默想了一會之后,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了出來的話。其時是我已經說盡了我的意見,我的身世,我的缺點,很少隱瞞;她也完全了解的了。這幾句話很震動了我的靈魂,此后許多天還在耳中發響,而且說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國女性,并不如厭世家所說那樣的無法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 送她出門,照例是相離十多步遠;照例是那鲇魚須的老東西的臉又緊貼在臟的窗玻璃上了,連鼻尖都擠成一個小平面;到外院,照例又是明晃晃的玻璃窗里的那小東西的臉,加厚的雪花膏。她目不邪視地驕傲地走了,沒有看見;我驕傲地回來。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徹底的思想就在她的腦里,比我還透澈,堅強得多。半瓶雪花膏和鼻尖的小平面,于她能算什么東西呢? 我已經記不清那時怎樣地將我的純真熱烈的愛表示給她。豈但現在,那時的事后便已模胡,夜間回想,早只剩了一些斷片了;同居以后一兩月,便連這些斷片也化作無可追蹤的夢影。我只記得那時以前的十幾天,曾經很仔細地研究過表示的態度,排列過措辭的先后,以及倘或遭了拒絕以后的情形。可是臨時似乎都無用,在慌張中,身不由己地竟用了在電影上見過的方法了。后來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記憶上卻偏只有這一點永遠留遺,至今還如暗室的孤燈一般,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 不但我自己的,便是子君的言語舉動,我那時就沒有看得分明;僅知道她已經允許我了。但也還仿佛記得她臉色變成青白,后來又漸漸轉作緋紅,——沒有見過,也沒有再見的緋紅;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夾著驚疑的光,雖然力避我的視線,張皇地似乎要破窗飛去。然而我知道她已經允許我了,沒有知道她怎樣說或是沒有說。 她卻是什么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于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所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敘述得如生,很細微,自然連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夜闌人靜,是相對溫習的時候了,我常是被質問,被考驗,并且被命復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須由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 這溫習后來也漸漸稀疏起來。但我只要看見她兩眼注視空中,出神似的凝想著,于是神色越加柔和,笑窩也深下去,便知道她又在自修舊課了,只是我很怕她看到我那可笑的電影的一閃。但我又知道,她一定要看見,而且也非看不可的。 然而她并不覺得可笑。即使我自己以為可笑,甚而至于可鄙的,她也毫不以為可笑。這事我知道得很清楚,因為她愛我,是這樣地熱烈,這樣地純真。 去年的暮春是*為幸福,也是*為忙碌的時光。我的心平靜下去了,但又有別一部分和身體一同忙碌起來。我們這時才在路上同行,也到過幾回公園,*多的是尋住所。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縮,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驕傲和反抗來支持。她卻是大無畏的,對于這些全不關心,只是鎮靜地緩緩前行,坦然如入無人之境。 尋住所實在不是容易事,大半是被托辭拒絕,小半是我們以為不相宜。起先我們選擇得很苛酷,——也非苛酷,因為看去大抵不像是我們的安身之所;后來,便只要他們能相容了。看了二十多處,這才得到可以暫且敷衍的處所,是吉兆胡同一所小屋里的兩間南屋;主人是一個小官,然而倒是明白人,自住著正屋和廂房。他只有夫人和一個不到周歲的女孩子,雇一個鄉下的女工,只要孩子不啼哭,是極其安閑幽靜的。 我們的家具很簡單,但已經用去了我的籌來的款子的大半;子君還賣掉了她唯一的金戒指和耳環。我攔阻她,還是定要賣,我也就不再堅持下去了;我知道不給她加入一點股分去,她是住不舒服的。 和她的叔子,她早經鬧開,至于使他氣憤到不再認她做侄女;我也陸續和幾個自以為忠告,其實是替我膽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絕了交。然而這倒很清靜。每日辦公散后,雖然已近黃昏,車夫又一定走得這樣慢,但究竟還有二人相對的時候。我們先是沉默的相視,接著是放懷而親密的交談,后來又是沉默。大家低頭沉思著,卻并未想著什么事。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經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即所謂真的隔膜了。 子君也逐日活潑起來。但她并不愛花,我在廟會時買來的兩盆小草花,四天不澆,枯死在壁角了,我又沒有照顧一切的閑暇。然而她愛動物,也許是從官太太那里傳染的罷,不一月,我們的眷屬便驟然加得很多,四只小油雞,在小院子里和房主人的十多只在一同走。但她們卻認識雞的相貌,各知道那一只是自家的。還有一只花白的叭兒狗,從廟會買來,記得似乎原有名字,子君卻給它另起了一個,叫作阿隨。我就叫它阿隨,但我不喜歡這名字。 這是真的,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我和子君說起這,她也領會地點點頭。 唉唉,那是怎樣的寧靜而幸福的夜呵! 安寧和幸福是要凝固的,永久是這樣的安寧和幸福。我們在會館里時,還偶有議論的沖突和意思的誤會,自從到吉兆胡同以來,連這一點也沒有了;我們只在燈下對坐的懷舊譚中,回味那時沖突以后的和解的重生一般的樂趣。 子君竟胖了起來,臉色也紅活了;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我們常說,我們總還得雇一個女工。 這就使我也一樣地不快活,傍晚回來,常見她包藏著不快活的顏色,尤其使我不樂的是她要裝作勉強的笑容。幸而探聽出來了,也還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導火線便是兩家的小油雞。但又何必硬不告訴我呢?人總該有一個獨立的家庭。這樣的處所,是不能居住的。 我的路也鑄定了,每星期中的六天,是由家到局,又由局到家。在局里便坐在辦公桌前鈔,鈔,鈔些公文和信件;在家里是和她相對或幫她生白爐子,煮飯,蒸饅頭。我的學會了煮飯,就在這時候。 但我的食品卻比在會館里時好得多了。做菜雖不是子君的特長,然而她于此卻傾注著全力;對于她的日夜的操心,使我也不能不一同操心,來算作分甘共苦。況且她又這樣地終日汗流滿面,短發都粘在腦額上;兩只手又只是這樣地粗糙起來。 況且還要飼阿隨,飼油雞,??都是非她不可的工作。 我曾經忠告她:我不吃,倒也罷了;卻萬不可這樣地操勞。她只看了我一眼,不開口,神色卻似乎有點凄然;我也只好不開口。然而她還是這樣地操勞。 我所豫期的打擊果然到來。雙十節的前一晚,我呆坐著,她在洗碗。聽到打門聲,我去開門時,是局里的信差,交給我一張油印的紙條。我就有些料到了,到燈下去一看,果然,印著的就是: 奉 局長諭史涓生著毋庸到局辦事 秘書處啟十月九號 這在會館里時,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長的兒子的賭友,一定要去添些謠言,設法報告的。到現在才發生效驗,已經要算是很晚的了。其實這在我不能算是一個打擊,因為我早就決定,可以給別人去鈔寫,或者教讀,或者雖然費力,也還可以譯點書,況且《自由之友》的總編輯便是見過幾次的熟人,兩月前還通過信。但我的心卻跳躍著。那么一個無畏的子君也變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來似乎也較為怯弱了。 “那算什么。哼,我們干新的。我們??。”她說。 她的話沒有說完;不知怎地,那聲音在我聽去卻只是浮浮的;燈光也覺得格外黯淡。人們真是可笑的動物,一點極微末的小事情,便會受著很深的影響。我們先是默默地相視,逐漸商量起來,終于決定將現有的錢竭力節省,一面登“小廣告”去尋求鈔寫和教讀,一面寫信給《自由之友》的總編輯,說明我目下的遭遇,請他收用我的譯本,給我幫一點艱辛時候的忙。 “說做,就做罷!來開一條新的路!” 我立刻轉身向了書案,推開盛香油的瓶子和醋碟,子君便送過那黯淡的燈來。我先擬廣告;其次是選定可譯的書,遷移以來未曾翻閱過,每本的頭上都滿漫著灰塵了;*后才寫信。 我很費躊躕,不知道怎樣措辭好,當停筆凝思的時候,轉眼去一瞥她的臉,在昏暗的燈光下,又很見得凄然。我真不料這樣微細的小事情,竟會給堅決的,無畏的子君以這么顯著的變化。她近來實在變得很怯弱了,但也并不是今夜才開始的。我的心因此更繚亂,忽然有安寧的生活的影像——會館里的破屋的寂靜,在眼前一閃,剛剛想定睛凝視,卻又看見了昏暗的燈光。 許久之后,信也寫成了,是一封頗長的信;很覺得疲勞,仿佛近來自己也較為怯弱了。于是我們決定,廣告和發信,就在明日一同實行。大家不約而同地伸直了腰肢,在無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堅忍崛強的精神,還看見從新萌芽起來的將來的希望。 外來的打擊其實倒是振作了我們的新精神。局里的生活,原如鳥販子手里的禽鳥一般,僅有一點小米維系殘生,決不會肥胖;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籠外,早已不能奮飛。現在總算脫出這牢籠了,我從此要在新的開闊的天空中翱翔,趁我還未忘卻了我的翅子的扇動。 小廣告是一時自然不會發生效力的;但譯書也不是容易事,先前看過,以為已經懂得的,一動手,卻疑難百出了,進行得很慢。然而我決計努力地做,一本半新的字典,不到半月,邊上便有了一大片烏黑的指痕,這就證明著我的工作的切實。《自由之友》的總編輯曾經說過,他的刊物是決不會埋沒好稿子的。 可惜的是我沒有一間靜室,子君又沒有先前那么幽靜,善于體貼了,屋子里總是散亂著碗碟,彌漫著煤煙,使人不能安心做事,但是這自然還只能怨我自己無力置一間書齋。然而又加以阿隨,加以油雞們。加以油雞們又大起來了,更容易成為兩家爭吵的引線。 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飯;子君的功業,仿佛就完全建立在這吃飯中。吃了籌錢,籌來吃飯,還要喂阿隨,飼油雞;她似乎將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也不想到我的構思就常常為了這催促吃飯而打斷。即使在坐中給看一點怒色,她總是不改變,仍然毫無感觸似的大嚼起來。 使她明白了我的作工不能受規定的吃飯的束縛,就費去五星期。她明白之后,大約很不高興罷,可是沒有說。我的工作果然從此較為迅速地進行,不久就共譯了五萬言,只要潤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兩篇小品,一同寄給《自由之友》去。只是吃飯卻依然給我苦惱。菜冷,是無妨的,然而竟不夠;有時連飯也不夠,雖然我因為終日坐在家里用腦,飯量已經比先前要減少得多。這是先去喂了阿隨了,有時還并那近來連自己也輕易不吃的羊肉。她說,阿隨實在瘦得太可憐,房東太太還因此嗤笑我們了,她受不住這樣的奚落。 于是吃我殘飯的便只有油雞們。這是我積久才看出來的,但同時也如赫胥黎的論定“人類在宇宙間的位置”一般,自覺了我在這里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 后來,經多次的抗爭和催逼,油雞們也逐漸成為肴饌,我們和阿隨都享用了十多日的鮮肥;可是其實都很瘦,因為它們早已每日只能得到幾粒高粱了。從此便清靜得多。只有子君很頹唐,似乎常覺得凄苦和無聊,至于不大愿意開口。我想,人是多么容易改變呵! 但是阿隨也將留不住了。我們已經不能再希望從什么地方會有來信,子君也早沒有一點食物可以引它打拱或直立起來。冬季又逼近得這么快,火爐就要成為很大的問題;它的食量,在我們其實早是一個極易覺得的很重的負擔。于是連它也留不住了。 倘使插了草標到廟市去出賣,也許能得幾文錢罷,然而我們都不能,也不愿這樣做。終于是用包袱蒙著頭,由我帶到西郊去放掉了,還要追上來,便推在一個并不很深的土坑里。 我一回寓,覺得又清靜得多多了;但子君的凄慘的神色,卻使我很吃驚。那是沒有見過的神色,自然是為阿隨。但又何至于此呢?我還沒有說起推在土坑里的事。 到夜間,在她的凄慘的神色中,加上冰冷的分子了。 “奇怪。——子君,你怎么今天這樣兒了?”我忍不住問。 “什么?”她連看也不看我。 “你的臉色??。” “沒有什么,——什么也沒有。” 我終于從她言動上看出,她大概已經認定我是一個忍心的人。其實,我一個人,是容易生活的,雖然因為驕傲,向來不與世交來往,遷居以后,也疏遠了所有舊識的人,然而只要能遠走高飛,生路還寬廣得很。現在忍受著這生活壓迫的苦痛,大半倒是為她,便是放掉阿隨,也何嘗不如此。但子君的識見卻似乎只是淺薄起來,竟至于連這一點也想不到了。 我揀了一個機會,將這些道理暗示她;她領會似的點頭。然而看她后來的情形,她是沒有懂,或者是并不相信的。 天氣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那里去呢?大道上,公園里,雖然沒有冰冷的神情,冷風究竟也刺得人皮膚欲裂。我終于在通俗圖書館里覓得了我的天堂。 那里無須買票;閱書室里又裝著兩個鐵火爐。縱使不過是燒著不死不活的煤的火爐,但單是看見裝著它,精神上也就總覺得有些溫暖。書卻無可看:舊的陳腐,新的是幾乎沒有的。 好在我到那里去也并非為看書。另外時常還有幾個人,多則十余人,都是單薄衣裳,正如我,各人看各人的書,作為取暖的口實。這于我尤為合式。道路上容易遇見熟人,得到輕蔑的一瞥,但此地卻決無那樣的橫禍,因為他們是永遠圍在別的鐵爐旁,或者靠在自家的白爐邊的。 那里雖然沒有書給我看,卻還有安閑容得我想。待到孤身枯坐,回憶從前,這才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便是生活。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世界上并非沒有為了奮斗者而開的活路;我也還未忘卻翅子的扇動,雖然比先前已經頹唐得多??。 屋子和讀者漸漸消失了,我看見怒濤中的漁夫,戰壕中的兵士,摩托車中的貴人,洋場上的投機家,深山密林中的豪杰,講臺上的教授,昏夜的運動者和深夜的偷兒??。子君,——不在近旁。她的勇氣都失掉了,只為著阿隨悲憤,為著做飯出神;然而奇怪的是倒也并不怎樣瘦損??。 冷了起來,火爐里的不死不活的幾片硬煤,也終于燒盡了,已是閉館的時候。又須回到吉兆胡同,領略冰冷的顏色去了。近來也間或遇到溫暖的神情,但這卻反而增加我的苦痛。記得有一夜,子君的眼里忽而又發出久已不見的稚氣的光來,笑著和我談到還在會館時候的情形,時時又很帶些恐怖的神色。我知道我近來的超過她的冷漠,已經引起她的憂疑來,只得也勉力談笑,想給她一點慰藉。然而我的笑貌一上臉,我的話一出口,卻即刻變為空虛,這空虛又即刻發生反響,回向我的耳目里,給我一個難堪的惡毒的冷嘲。 子君似乎也覺得的,從此便失掉了她往常的麻木似的鎮靜,雖然竭力掩飾,總還是時時露出憂疑的神色來,但對我卻溫和得多了。 我要明告她,但我還沒有敢,當決心要說的時候,看見她孩子一般的眼色,就使我只得暫且改作勉強的歡容。但是這又即刻來冷嘲我,并使我失卻那冷漠的鎮靜。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