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斜拉橋:世界范圍內40年的理論和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4138287
- 條形碼:9787114138287 ; 978-7-114-1382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斜拉橋:世界范圍內40年的理論和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由德國德累斯頓大學Holger Svensson 教授編著,其在國際橋梁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原版于2012年由威利出版社出版。本書總結了世界范圍內40 多年來斜拉橋的發展,系統介紹了斜拉橋的發展概述、發展歷史、斜拉索、斜拉橋的一般設計、斜拉橋的施工、典型斜拉橋實例,并對斜拉橋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本書可作為橋梁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斜拉橋:世界范圍內40年的理論和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由德國德累斯頓大學Holger Svensson教授編著,其在國際橋梁領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原版于2012年由威利出版社出版。本書總結了世界范圍內40多年來斜拉橋的發展,系統介紹了斜拉橋的發展概述、發展歷史、斜拉索、斜拉橋的一般設計、斜拉橋的施工、典型斜拉橋實例,并對斜拉橋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本書可作為橋梁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也可供相關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使用。
斜拉橋:世界范圍內40年的理論和技術 目錄
斜拉橋:世界范圍內40年的理論和技術 作者簡介
Holger Svensson,在工程設計、施工,以及世界各地的斜拉橋和其他大跨度橋梁的監理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在德國,他參與了Kocher峽谷橋的校核和Flehe斜拉橋的詳細設計。 在美國,他設計了幾座斜拉橋:帕斯科一肯納威克大橋(混凝土橋)、東亨廷頓大橋(混凝土橋)、陽光大道橋(組合結構橋)、伯靈頓大橋(組合結構橋)和跨越休斯敦航道的貝敦大橋(組合結構橋)。 在挪威,他負責海爾格蘭大橋的設計;在蘇格蘭,他為利文河大橋的設計提過建議。兩橋均為混凝土斜拉橋。 在瑞典,他曾擔任過Hoga Kusten懸索橋(主跨1210m)、Sunningesund橋和Ume Alv組合斜拉橋的監理工程師。 在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國際發展署的成員,他為格里布島悉尼混凝土斜拉橋和越南MyTuan橋的設計提過建議。 作為亞洲開發銀行的國際專家成員之一,他評估了由亞洲開發銀行資助建設的破紀錄的組合結構斜拉橋楊浦大橋(主跨602m,中國上海)的設計與施工。 在中國香港,他對大嶼山機場的汲水門大橋的設計和施工提出了建議。他也負責德國和其他地方幾座主要梁橋和拱橋的設計。 任職 現任:柏林德國工程師協會會員;美國職業工程師:英國資深注冊工程師。 曾任:南非土木工程學會會員;加拿大職業工程師;中國香港工程師協會會員;澳大利亞昆士蘭注冊專業工程師;馬來西亞職業工程師。 會員身份 2003-2011年任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副主席;德國鐵路橋梁顧問委員會委員;德國橋梁獎評審委員;德國結構工程獎委員;德國修道院建筑文化委員。 出版物 發表了100多篇文章,進行了180多場學術報告。 《斜拉橋——世界范圍內40年的理論和技術》的作者,該書德文版在2011年由Ernst&Sohn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在2012年由Wiley-Blackwell(威利)出版社出版. 榮譽 1999年獲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詹姆斯·瓦特獎章: 2000年獲倫敦結構工程師學會亨利赫斯本德獎: 2011年獲德國混凝土協會Emil Morsch紀念勛章。 張戎令,1984年出生,內蒙古人。工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獲甘肅青年五四獎章。 入選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飛天學者特聘計劃——青年人才和隴原青年創新人才。 隴原青年創新人才(團隊)項目——干寒大溫差地區材料耐久性與結構全壽命關鍵技術及應用學術帶頭人。 甘肅省高校協同創新科技團隊——干寒地區道橋災害防治技術學術帶頭人和首席專家。 蘭州交通大學西北干寒地區材料與結構耐久性優秀科研團隊學術帶頭人。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滾動支持項目主要參與人。 主持或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工程建設科研服務項目18項、參加各種混凝土工程技術攻關和應用20余項。 先后獲得省部級鑒定和驗收成果9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7項(完成人2項,甘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中國鐵道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和三等獎1項,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三等獎1項)。 參與科研項目“新建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工程(新疆段)”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和創新集體獎。 獲批授權專利8項(發明專利3項)。 參編《既有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評定標準》國家標準和《鐵路橋梁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行業標準各1部、出版專著1部。 發表學術論文123篇,被SCI、EI收錄19篇。 參與西北地區多項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科研攻關。如蘭新高鐵、庫格鐵路、白明高速公路、敦當高速公路、青藏高速公路等工程的重難點項目的科技攻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主要研究領域:干寒大溫差地區材料耐久性與結構全壽命關鍵技術及應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