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聶紺弩集:全6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212390
- 條形碼:9787558212390 ; 978-7-5582-1239-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聶紺弩集:全6卷 本書特色
★ 16開精裝,武漢出版社出版
★ 聶紺弩是蜚聲中外的文學大家,早年投身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文化運動,以文藝為武器參加抗日救亡和反對國民黨文化統治的斗爭,被譽為“魯迅之后*杰出的雜文家”
★ 著名作家吳福輝、張曉風、舒乙等擔任編委
★ 集結了聶紺弩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以前創作的作品,客觀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學風貌
★ 這是一部全面展示聶紺弩創作風貌和文學成就的文集,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學價值和研究價值
聶紺弩集:全6卷聶紺弩集:全6卷 前言
聶紺弩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中國文學研究專家,在雜文、書體詩創作和古典文學研究等方面成就尤為卓著。
聶紺弩一九〇三年生于湖北京山,自幼聰明好學。家貧,十五歲從縣立高小畢業后即失學。十八歲離開家庭,先在福建泉州國民革命軍部隊當司書,后輾轉至馬來西亞、緬甸,從事教學及編輯工作。一九二四年,聶紺弩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不久即參加國共合作的**次“東征”,勝利后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九一八”事變后,利用副刊《雨花》等,發表抗日文章。一九三二年,聶紺弩由胡風介紹加入“左聯”,出版反日刊物,繼續參加反帝愛國斗爭。在創辦文學副刊《動向》期間,聶紺弩結識魯迅,思想和創作都受其影響,以筆為武器,批判反動勢力和“吃人”的舊禮教。一九三四年,聶紺弩加人了中國共產黨,先后被派往延安、皖南、浙江等地從事革命文化工作。在編輯《力報》副刊和《野草》期間,聶紺弩發表了大量針砭時弊的雜文,其雜文的穿透力和戰斗力深得魯迅雜文的精髓,成為現代杰出的雜文作家。一九四九年之后,聶紺弩先在香港《文匯報》任總主筆,后回到北京,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兼古典文學研究部副部長、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兼古典部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等職。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期間,聶紺弩在中國古典小說的整理出版和研究上,取得出色的成就,成為古典小說研究專家。然而,一九五八年之后,特別是“文革”期間,聶紺弩長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捕人獄,被判無期徒刑,直到一九七六年才被釋放。一九八六年因病逝世。(傳記資料參見一九八六年四月八日《人民日報》)
在八十四年的人生道路中,聶紺弩橫跨新、舊兩個社會,一生坎坷,經歷豐富。他幼年失母,少年喪父,寄人籬下,沒有得到正常家庭的溫暖和關愛,過早地看到了人情冷暖,心靈受到創傷,逐漸形成了孤獨敏感的個性。十幾歲時,迫于生計奔走在外,又恰逢時局動蕩,四處流落,進過部隊,到過學校,當過報紙編輯,常常居無定所,處境愁慘尷尬。在這一過程中,他開始對現實生活、人的處境、社會問題等密切關注,個性頑強,眼光犀利,對弱小者和不幸者抱有很深的同情。這些在他的雜文和小說作品中都有反映。后來他又經歷過逃亡、流放和坐牢,十年浩劫中甚至還因“現行反革命罪”被判處死緩,后改為無期徒刑。在長達數十年的監禁過程中,他憑著幽默達觀的個性,以詩自樂,創作了大量舊體詩。由此可見,聶紺弩的作品和他自己的人生歷程密不可分。多樣的文體、豐富的形式、鮮明的個性和思想,無不體現出一個作家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廣博的學識,以及靈活駕馭各種文體的文學才華。
民國時期,聶紺弩作品結集出版的較少,有不少發表于報刊上的作品未有結集,還有部分散存的手稿。本書在參照諸多文集和報刊、手稿等資料的基礎上,參考本社二〇〇三年出版的《聶紺弩全集》(以下簡稱《全集》)的體例,將創作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以前的作品,按文體分列,兼顧體現并突出其創作成就和特色,以每卷三十余萬字的篇幅,分為六卷。分別為:卷一《雜文》、卷二《雜文 文藝散論》、卷三《散文 序跋 書信》、卷四《詩歌 劇本》、卷五《小說》、卷六《古典小說論 語言文字論 附錄》。
**卷收錄雜文八十九篇。依出版時序分別編自《蛇與塔》(一九四一年桂林文獻版)、《歷史的奧秘》(一九四一年桂林文獻版)、《早醒記》(一九四二年桂林遠方書店版)、《嬋娟》(一九四三年桂林文化供應社版)、《關于知識分子》(一九四八年上海潮鋒版)、《沈吟》(一九四八年上海文化供應社版)、《二鴉雜文》(一九四九年香港求實版)、《血書》(一九四九年上海群益版)。作品按原集的先后次序編排,重復者不錄。
第二卷收 雜文九十一篇,文藝散論三十五篇。雜文部分,已結集的依作品的出版時序分別編自《高山仰止》(一九八四年人民文學版)、《聶紺弩雜文集》(一九八一年北京三聯書店版);未結集的以發表時序(未刊稿以創作時序)分別編自報刊、手稿。文藝散論,分別編自各種專集,報刊,一部分編自手稿,以發表時序(未刊稿以創作時序)編排。
第三卷收錄散文五十四篇,序跋十四篇,書信三篇。散文部分,已結集的依出版時序分別編自《蛇與塔》(一九四一年桂林文獻版)、《嬋娟》(一九四三年桂林文化供應社版)、《沈吟》(一九四八年上海文化供應社版)、《巨像》(一九四九年上海學習版)、《腳印》(一九八六年人民文學版);未結集的以發表時序(未刊稿以創作時序)編排。序跋部分,按創作時序編排。目前已知的書信因多創作于一九四九年后,僅收入三篇,按時序編排。
第四卷收錄舊體詩詞七首,新詩二十六首,劇本九種。舊體詩詞按創作時間先后排序;新詩分別編自《元旦》(一九四九年香港求實版)、《聶紺弩詩全編?山呼》(增補版)(一九九九年上海學林版),未結集的新詩,以發表時間為序;劇本依出版時序編自《嬋娟》(一九四三年桂林文化供應社版)、《天亮了》(一九四九年香港人間書屋版)及單行本《小鬼鳳兒》(一九四九年上海新群版),未結集的按發表時序編自報刊。
第五卷收錄小說二十六篇。小說依出版時序分別編自《邂逅》(一九三五年上海天馬書店版)、《夜戲》(一九四〇年福建永安改進版)、《沈吟》(一九四八年上海文化供應社版)、《兩條路》(一九四九年上海群益版)。篇目以先結集的為準,重復不錄;未結集的依發表時序編自報刊。童話、寓言等歸人小說類。改寫、改作者的另錄。
第六卷收錄古典小說論七篇,語言文字論三十一篇及三個附錄。古典小說論按創作時間先后排序;語言文字論分別編自《從白話文到新文字》、《語言·文字·思想》、《語文半世紀》(未刊書稿),未結集的按發表時間為序。附錄分別為:聶紺弩著作書目、聶紺弩名號錄、聶紺弩生平年表。
聶紺弩集:全6卷 節選
聶紺弩集:全6卷 作者簡介
聶紺弩(1903-1986),新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20世紀最大的自由主義者”(周恩來戲語),湖北京山人。曾用筆名耳耶、二鴉、簫今度等。
聶紺弩的詩作新奇而不失韻味、幽默而滿含辛酸,被稱作“獨具一格的散宜生體”。1986年于北京病逝。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