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智慧社會法治研究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97920
- 條形碼:9787010197920 ; 978-7-01-01979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智慧社會法治研究叢書 本書特色
全書共分六章。 *章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個人信息面臨的威脅以及各國立法的保護現狀,探討了我國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刑法立法現狀。 第二章研究刑法中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的范圍,是研究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基礎,也是劃定侵犯個人信息犯罪范圍的關鍵要素。該章不僅分析不同部門法對個人信息的規定,也研究了如何結合實踐予以分析認定。 第三章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法益。這是理論界爭論的焦點問題,也是確定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性質的關鍵。本章以比較法的視角,結合刑法條文對個人信息的法益性質、類型進行深入探討。 第四章研究了大數據環境下侵犯個人信息的危害行為。不僅研究了刑法規定的非法獲取、非法利用行為,還對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行為構造進行了創新、務實研究,提出了非法利用行為入罪的必要性。 第五章研究了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相關刑法規定和司法解釋的發展歷程,分析其不足之處,對司法適用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對部分問題提出了司法對策。 第六章基于前文的研究,對大數據環境下我國保護個人信息的刑法立法提出了完善建議并進行論證。
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智慧社會法治研究叢書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六章。 靠前章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個人信息面臨的威脅以及各國立法的保護現狀,探討了我國打擊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刑法立法現狀。 第二章研究刑法中的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的范圍,是研究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基礎,也是劃定侵犯個人信息犯罪范圍的關鍵要素。該章不僅分析不同部門法對個人信息的規定,也研究了如何結合實踐予以分析認定。 第三章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法益。這是理論界爭論的焦點問題,也是確定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性質的關鍵。本章以比較法的視角,結合刑法條文對個人信息的法益性質、類型進行深入探討。 第四章研究了大數據環境下侵犯個人信息的危害行為。不僅研究了刑法規定的非法獲取、非法利用行為,還對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行為構造進行了創新、務實研究,提出了非法利用行為入罪的必要性。 第五章研究了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相關刑法規定和司法解釋的發展歷程,分析其不足之處,對司法適用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對部分問題提出了司法對策。 第六章基于前文的研究,對大數據環境下我國保護個人信息的刑法立法提出了完善建議并進行論證。
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智慧社會法治研究叢書 目錄
**節 智慧社會與個人信息概述
一、智慧社會環境下的信息
二、智慧社會環境下的個人信息及其面臨的新威脅
第二節 智慧社會環境下我國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現狀
一、智慧社會環境下我國個人信息非刑事法律保護現狀
二、智慧社會環境下我國個人信息刑事法律保護現狀
第三節 外國和我國臺灣地區保護個人信息立法概述
一、外國和我國臺灣地區保護個人信息立法概況
二、外國和我國臺灣地區保護個人信息立法的特點
第二章 刑法保護的個人信息法益
**節 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法益概述
一、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法益的發展
二、關于個人信息法益的觀點評析
三、刑法保護的個人信息法益的性質
第二節 獨立保護與附屬保護的個人信息法益
一、獨立保護的個人信息法益
二、附屬保護的個人信息法益
第三節 個體性與公共性的個人信息法益
一、公共性的個人信息法益
二、個體性的個人信息法益
第三章 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行為對象
**節 刑法意義上個人信息的內涵
一、刑法意義上個人信息的界定
二、作為犯罪對象的個人信息
第二節 個人信息的特征與分類
一、個人信息的特征
二、個人信息的分類
三、個人信息范圍相關問題
第三節 個人信息的類型
一、個人信息的類型化
二、關鍵個人信息
三、重要個人信息
四、普通個人信息
第四章 侵犯個人信息犯罪的危害行為
**節 智慧社會環境下侵犯個人信息犯罪行為概述
一、智慧社會環境下的侵犯個人信息行為
二、侵犯個人信息行為體系的發展
……
第五章 侵犯個人信息犯罪司法適用中的疑難問題
第六章 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刑法保護的立法建議
結語
智慧社會環境下個人信息的刑法保護/智慧社會法治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皮勇,1974年出生于湖北省通城縣。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刑法學、網絡法學,兼任中國犯罪學會副會長、中國刑法學會理事、中國信息網絡法學會理事。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1998-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2003-2005年),德國弗萊堡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訪問學者(2010-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1年)。曾任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2008-2010年)。兩次援疆,在疆工作4年,任新疆大學法學院副院長(2005年)、院長(2012-2015年)、新疆大學“天山學者”特聘教授(2013-2015年)、新疆刑法學研究會會長(2013-2015年)。出版《網絡安全法原論》《網絡犯罪比較研究》《刑事訴訟中的電子證據規則研究》《量刑原論》等專著8部,在國內外法學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80余篇。
王肅之,1990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武漢大學刑法學博士(2015-2018年),現就職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在《政治與法律》《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法學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