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周迅:自在人間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8000
- 條形碼:9787208148000 ; 978-7-208-1480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周迅:自在人間 本書特色
【本書緣起】:
多年前,周迅覺得應該為跟拍自己多年的三位攝影師好朋友(高原、姜成皓,Wenjei Cheng [鄭文絜])做一本書, 從想法的誕生到*終成書,先后有六位攝影師加入,除去*初的三位攝影好朋友以外,一位藝術家好朋友葉錦添的照片為我們呈現了《戀愛中的寶貝》《大明宮詞》《橘子紅了》《風聲》等拍攝現場的精彩瞬間,兩位國際著名的時尚攝影師斯特凡•塞德那歐(Stephane Sednaoui) 和 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更是為我們呈現出不同面向、不同狀態下的周迅。
后來身邊的朋友們覺得這也是一個機緣,不僅可以記錄自己和周迅相處的點滴日常,也可以由此略略探知中國影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成長和發展。跟著時代成長,這或許是每個人身上都承擔著的責任。因而,這本書慢慢的變成周迅和朋友們一起努力實現的作品,20多位圈內師友一起為周迅寫下的“小傳”,關于感情、關于事業,亦是彼此間相識一場的紀念。
【本書緣起】:多年前,周迅覺得應該為跟拍自己多年的三位攝影師好朋友(高原、姜成皓,Wenjei Cheng [鄭文絜])做一本書, 從想法的誕生到*終成書,先后有六位攝影師加入,除去*初的三位攝影好朋友以外,一位藝術家好朋友葉錦添的照片為我們呈現了《戀愛中的寶貝》《大明宮詞》《橘子紅了》《風聲》等拍攝現場的精彩瞬間,兩位國際著名的時尚攝影師斯特凡•塞德那歐(Stephane Sednaoui) 和 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更是為我們呈現出不同面向、不同狀態下的周迅。
后來身邊的朋友們覺得這也是一個機緣,不僅可以記錄自己和周迅相處的點滴日常,也可以由此略略探知中國影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成長和發展。跟著時代成長,這或許是每個人身上都承擔著的責任。因而,這本書慢慢的變成周迅和朋友們一起努力實現的作品,20多位圈內師友一起為周迅寫下的“小傳”,關于感情、關于事業,亦是彼此間相識一場的紀念。
【零距離走近周迅】:那些精靈古怪的時候,滑稽可笑的時候,醉酒嬉鬧的時候,慵懶地趴在床上偷閑的時候,被工作人員整蠱的時候,拍戲空閑放飛自我的時候……
生活里的周迅,戀愛、失戀、興奮、頹喪、柔弱、憤怒、忠誠、背叛、迷信……都滿滿在臉上。她是我認識的人中*接近透明的,有時連基本的生物保護色都不具備。
【歲月沉淀,自在人間】:這本書和她一起走過的歲月,仿佛是一部回憶錄,又不僅僅是一部回憶錄。總之,借助這本書誕生的過程,她又仿佛重新活過一遍。
這些成長的碎片,染上歲月痕跡的碎片,痛苦的、自由的、真誠的、虛無縹緲的碎片,并沒有打算掩蓋自己原本的模樣,就這樣坦誠的,擺在讀者的面前。郝蕾說,很羨慕她,以周迅的名字在世界上自由行走,她所有的智慧所有的決斷都敵不過她的上癮。這份自在,并非毫無顧忌的自由自在,亦非天生所具,而是在時光的磨練中,慢慢學會與生命相處后的一種坦然。她用力愛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些倔強,又有著行走江湖的義氣。她不太在乎世人的眼光,就自顧自地在人間自由自在的游蕩。
【見證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變遷】:周迅1974年出生,1991年在學校,拍了*部電影,那時的電影市場仍熱。但到1992年電影市場跌入低谷。2000年,民營資本進入,2001年,周迅接連出演港臺導演作品,2004年,拍完《如果•愛》以后,陳可辛說,你做好當明星的準備。一路走到今天,有人說她是“天生演員”,但這背后所有的情感與歷程也只有她和身邊的人*清楚。27年,借由這次出版機會,這些故事被大家一一道來。
【六位攝影師介紹】: 姜成皓,著名服裝造型師。以化妝師身份就職于東田造型,從而進入時尚行業,后又隨業內*造型師學習服裝造型。在與周迅共同工作的六年里,無論拍攝片場,亦或是私下生活,姜成皓都用鏡頭記錄下很多難被公眾所見的珍貴照片,也讓大家有機會看到周迅的另一面。
Wenjei Cheng(鄭文絜),生于臺北,現居上海。人像攝影師,視覺藝術家。2007年在臺北舉辦個展“日常空間”。 2008年,作品《Cover Up》獲美國“路西獎”深度視角榮譽提名(Honorable Mention recipients for Deep Perspective),并入選《美國攝影年書 24》。2010年,她為一個品牌拍攝周迅,自此合作至今。
高原,攝影師,上世紀90年代開始拍攝搖滾音樂圈,同時涉足影視、戲劇等領域的拍攝。著有《把青春唱完》。大約在1994年與周迅結識并成了朋友。本書中,她跟隨幾個不同的攝制組,近距離記錄下周迅近十年走走唱唱的多彩生活。
葉錦添,游走于當代藝術創作、電影美術、服裝設計等多個領域的著名藝術家。他曾憑借電影《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藝術指導”和英國電影學院“*服裝設計”,是*獲此殊榮的華人藝術家。
斯特凡·塞德那歐(Stephane Sednaoui) ,著名攝影師和導演,曾在紐約、倫敦、巴黎、墨爾本等地的美術館舉辦過個人作品大展。
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當代*影響力的時尚攝影師之一,其作品被世界許多美術館永久收藏。
【圈內師友介紹】:錢豫強(周迅出道掛歷攝影師)、沈暢(合作《紅處方》)、黃覺(合作《戀愛的寶貝》)、黃烽(經紀人)、火星電臺(*張唱片制作方)、婁燁(《蘇州河》)導演)、郝蕾(好友)、黃磊(合作《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李少紅(導演,*份經紀約,執導《大明宮詞》《橘子紅了》《戀愛中的寶貝》)、陳可辛(《如果•愛》導演,《你好,之華》監制)、葉錦添(服裝、電影美術創作藝術家,《戀愛中的寶貝》《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美術指導)陳國富(《風聲》聯合導演之一,《畫皮2》監制)、徐克(《龍門飛甲》導演)、曹保平(《李米的猜想》導演)、鄭曉龍(《紅高粱》導演)、汪俊(《像霧像雨又像風》聯合導演之一,《如懿傳》導演)、許鞍華(《明月幾時有》導演)、斯特凡(Stephane Sednaoui,國際知名攝影師)
周迅:自在人間 內容簡介
ens團隊前后費時三年,不斷和周迅本人及與其關系密切的朋友、演員、導演進行各種語言碰撞后,誕生的一本關于記錄周迅涉足演藝事業的一本書。這本書不僅是對周迅二十五年演藝生涯的一個回顧,更從中可以感受到中國電影事業發展的脈絡。本書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lens對周迅的專訪、lens基于采訪給周迅寫的文章;沈暢、黃覺、陳國富、陳可辛、曹保平等人回憶與周迅的過往;以及大量定制、具有生活氣息、紀實性的圖片資料。本書核心人物周迅在配合lens團隊完成這本書以后說:以后不要再讓他們采訪我了,想了解我就去看這本書吧。
周迅:自在人間 目錄
周迅:自在人間 相關資料
我在電梯口,問身著睡衣準備回家睡覺的周迅,為什么要我幫她的書寫序。她沒看我,只很輕地說:“因為你*了解這些年來我怎么過的。” ——陳國富我覺得她嗜愛如命,愛對她來說是一種藥,是一種毒品。十幾年前,就有人跟我說,周迅把手伸出來的時候,你不要去抓,你抓不住,自毀傾向,拉沒用,別把自己拉進去了,她就是一直要往下墜落的,讓她自己滅亡去。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就算眾叛親離我也會站在她身邊。——黃覺我一直戴著耳機聽著她唱的《外面的世界》寫下這種種。認識周迅十五年了,認識一個表演藝術家十五個年頭我很榮幸。香奈兒紅遍世界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物質名牌,更重要的是她本人就是傳奇。有的人是明星,有的人是傳奇,希望我可以比周迅活得稍微長一點,就有機會飾演她傳奇的老年部分了。 ——郝蕾周迅的經紀合同,是當時全國演員*份。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簽、怎么寫,都不懂,感覺就是一份演員合同簽的時間比較長。我們琢磨了一兩個月,簽約的時候我跟周迅說:你好好看看。她看都沒看,嘩嘩嘩就簽了。 ——李少紅現在的電影都數字化了,以前說“開始”,膠片就嘎啦嘎啦地轉起來了,那種聲音會讓你有責任感,每個人都在說,還剩多少尺還剩多少尺,會帶來壓力,也帶來一種職業的肅穆感和敬畏感,很多拍電視劇出來的演員就會說終于拍到膠片了,聽到膠片的那個響聲了,感到很自豪,現在完全沒有了。 ——曹保平我說:“這場戲你得生點氣啊!皇上又喜歡上別人了,該吃醋時你也得吃點。”她說:“喜歡就喜歡唄。”她把如懿那種淡然的、不入世的、自由自在的靈魂詮釋得很好。 ——汪俊我感覺得到周迅的焦慮。女人到四十歲的時候,是會有特別的焦慮。我也是。我當時就是不停地工作,也因為要賺錢養家。有些工作不是拍電影,是拍電視,但我都努力地去做,做很多,那幾年反而有了很特別的經驗。 ——許鞍華
周迅:自在人間 作者簡介
周迅:中國著名演員,“one night 給小孩”公益項目發起人。 Lens:Lens 是致力于發現創造與美,傳遞人性溫暖的文化品牌,于 2005 年創辦。前后歷時五年,周迅、Lens與其關系密切的朋友、演員、導演進行各種語言碰撞后,誕生的一本真正屬于周迅的影像 文字記錄。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