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nóng)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14輯論宇宙的體系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091923
- 條形碼:9787100091923 ; 978-7-100-09192-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14輯論宇宙的體系 本書特色
《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論宇宙的體系》主要內(nèi)容包括:環(huán)繞地球的力按照離地球的距離的平方的反比減小,這在地球是靜止的假設下被證明、依據(jù)地球是運動的假設,同樣的事情被證明、力按照離地球或行星的距離的平方的反比減小也從行星的偏心率和拱點的極為緩慢的運動得以證明、指向各個行星的力的強度,強大的環(huán)繞太陽的力、弱的環(huán)繞地球的力、諸行星的視直徑等。
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14輯論宇宙的體系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牛頓劃時代巨著《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簡稱《原理》,1687年版)第三卷的原稿,寫于約1685年。牛頓為了讓更多的讀者能理解他的宇宙系統(tǒng),他在這部書用了很少的數(shù)學,把前兩卷(特別是靠前卷)所建立的原理用于太陽系和彗星,通俗地闡述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并由此研究地球的形狀,解釋歲差和海洋的潮汐,探究月球的運動,確定彗星的軌道。《論宇宙的體系》是科學目前的一部重要文獻,它保留了牛頓對宇宙系統(tǒng)的原始想法,既相對獨立,又是研讀《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時重要的補充和參考資料。
漢譯世界學術(shù)名著叢書·14輯論宇宙的體系 目錄
(1)天體的物質(zhì)是流體
(2)在自由空間中圓周運動的原理
(3)向心力的作用
(4)證明的確定性
(5)向心力指向每個行星的中心
(6)向心力按離行星的中心的距離的平方的反比減小
(7)一等行星環(huán)繞太陽運行,且向太陽所引的半徑畫出的面積與時間成比例
(8)控制一等行星的力不是指向地球,而是指向太陽
(9)環(huán)繞太陽的力在所有行星的空間中按照離太陽的距離的平方的反比減小
(10)環(huán)繞地球的力按照離地球的距離的平方的反比減小,這在地球是靜止的假設下被證明
(11)依據(jù)地球是運動的假設,同樣的事情被證明
(12)力按照離地球或行星的距離的平方的反比減小也從行星的偏心率和拱點的極為緩慢的運動得以證明
(13)指向各個行星的力的強度,強大的環(huán)繞太陽的力
(14)弱的環(huán)繞地球的力
(15)諸行星的視直徑
(16)視直徑的校正
(17)為何一些行星較為致密,另一些行星較不致密,而向著它們的力都與它們的物質(zhì)的量成比例,
(18)力和被吸引的物體之間的另一種類似在天體中被證明
(19)它也在地球上的物體中被發(fā)現(xiàn)
(20)這些類似的一致性
(21)它們的重合
(22)來自于相對來說非常小的物體的這種力是感覺不到的
(23)指向地球上所有物體的力與它們的物質(zhì)的量成比例
(24)相同的力指向天上的物體的證明
(25)從行星的表面向外,吸引力按照離行星的中心的距離的平方的反比減小;且從行星的表面向內(nèi),吸引力按照離行星的中心的距離的正比減小
(26)這種力的強度以及在各種情形下引起的運動
(27)所有的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行
(28)太陽和所有行星的重力的公共的中心是靜止的,太陽非常緩慢地運動。解釋太陽的運動
(29)然而,行星在橢圓上運行,橢圓的焦點在太陽的中心;且行星向太陽所引的半徑畫出的面積與時間成比例
(30)[行星的]軌道的尺寸和它們的遠日點以及交點的運動
(31)由前面的原理導出迄今為天文學家所注意到的月球的所有運動
……
附錄:牛頓的生平和著作年表
地名對照表
人名對照表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