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陸探微傳 內容簡介
《陸探微傳/南京歷史文化名人系列叢書》從如下幾部分入手: **部分,著眼于陸探微的生卒年與身世。對陸探微的生卒年進行相應的研究考證,并從江東陸氏家族的興衰出發,分析陸探微的身世、社會地位及其家庭情況,進而結合陸探微生平事跡的史料,分析陸探微與南朝其他畫家之間的關系。 第二部分,著眼于陸探微的生平事跡。通過對陸探微所處時代的界定,對影響其創作的社會環境進行分析,并對其生平事跡與社會關系進行梳理。 第三部分,著眼于陸探微的繪畫風格。對歷代著錄的陸探微作品進行梳理,結合歷代對于陸探微藝術成就的評價,探討陸探微的藝術風格。 第四部分,著眼于陸探微的美學思想。以魏晉時期的藝術思潮的展現為前提,分析陸探微的藝術成就與影響。 第五部分,基于陸探微暨其他南朝畫家的畫作無一留存,故而將我們對陸探微時代的兩種美術遺存的思考收錄于此,以求美術愛好者在感受、領略5至6世紀中國南方精美瑰麗的造型藝術的同時,亦能別具只眼地切入理性的視角。
陸探微傳 目錄
**章 陸探微生卒年與家族世系
**節 陸探微生卒年代
一、陸探微生年考
二、陸探微卒年考
第二節 陸探微與陸氏家族
一、南朝陸氏家族歷史與特點
二、陸氏家族與陸探微的身世
第二章 陸探微生平事略
**節 陸探微所處的歷史階段
一、社會現實與文化風格
二、時代思潮與藝術特色
第二節 陸探微的主要事跡與師資傳授關系
一、陸探微的主要生平事跡
二、陸探微師資傳授關系
第三章 陸探微的繪畫作品與風格
**節 陸探微的繪畫作品
一、歷代著錄的作品
二、關于其存世的作品探討
第二節 陸探微的繪畫風格
一、陸探微的繪畫藝術基礎
二、對陸探微繪畫藝術的評價
三、陸探微繪畫風格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陸探微繪畫作品的思想內容
**節 魏晉時代思潮的基礎與展現
一、動蕩社會與社會自覺
二、玄學思潮的形成
三、個體審美意識的覺醒
四、魏晉時期的“氣韻之美
五、開放、包容的藝術表現形式
六、玄學影響下的美學藝術
第二節 繪畫藝術風格的時代流變
第三節 陸探微的藝術成就
一、陸探微繪畫的用筆
二、陸探微繪畫的內在氣韻
第四節 陸探微的藝術影響
一、促進魏晉審美、美學思潮的發展
二、促進其他藝術形式的發展
第五章 關于陸探微時代的美術史跡
**節 對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一、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稱謂與藝術源流
二、南朝失考陵墓神道石刻歸屬研究
第二節 南京棲霞山千佛崖釋迦多寶并坐像及有關問題
一、棲霞千佛崖釋迦、多寶并坐龕像的時代特征
二、褒衣博帶佛裝之傳承
三、棲霞千佛崖二佛并坐像佛裝之成因
第三節 南京棲霞山千佛崖三壁三龕窟試析
一、棲霞山千佛崖南朝三壁三龕像的題材與造型
二、新出《江總碑》對于千佛崖南朝龕像開鑿的驗證
三、千佛崖南朝三壁三龕像的成因
參考文獻
后記
陸探微傳 作者簡介
邵磊,男,南京市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曾長年在南京市博物館從事田野考古工作,參與了南京棲霞山千佛崖南朝窟像調查與鐘山六朝建筑遺址、六朝建康城遺址、南朝齊梁皇族蕭子恪墓、楊吳宣懿皇后墓、明孝陵與明東陵寢園遺址、明代南京京城城垣、大行宮江寧織造遺址的考古發掘。其中,鐘山六朝建筑遺址考古發掘被評為“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出版有《冶山存稿——南京文物考古論叢》《南京博物院藏歷代銘刻書法選》《中國金銀器》《江蘇名塔》等書籍十余種。兼任江蘇省館藏文物定級專家庫成員、江蘇省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專家指導小組成員。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