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敦煌日歷 2025
-
>
詩畫中國:2024-2025 國學民俗日歷(精裝)
-
>
貓貓的幸福生活
-
>
全圖解懶人農法
-
>
丹尼爾·奧斯特:花藝的華彩瞬間:floral art and the beauty of impermanence
-
>
瓶史 瓶花譜 瓶花三說
-
>
繡日常:精致花鳥刺繡小物
靈智之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4467
- 條形碼:9787100164467 ; 978-7-100-16446-7
- 裝幀:10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靈智之犬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犬類愛好者 狗是人類早期馴化的動物,更是人類忠實的動物朋友之一。在漫長的歷史中,狗狗到底是怎么從狼逐漸變成了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又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國家又有哪些代表性的犬種?中外名人和名作中又有哪些和狗有關的奇聞趣事?且聽《靈智之犬(博物之旅)》編者薛曉源給你娓娓道來。
靈智之犬 內容簡介
大約一萬年前,狼被我們的先民馴化成了狗,此后經過了數千年的馴養和繁育,狗如今已演變出多個品種,并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此也被人親切地稱為“汪星人”。犬吠如豹,戌狗旺財。民間有言,靈犬八德—忠、義、勇、信(勤)、智(猛)、美、善、勞。號稱有“八德”的犬又是如何從兇惡的狼演變成兼具靈智的犬?在人類歷史上又曾扮演過哪些重要的角色?發生過哪些有趣的故事?薛曉源主編的這本《靈智之犬》可以告訴你這些問題的答案! 鹅`智之犬(博物之旅)》通過四個章節,梳理了犬的起源歷史,描繪了犬在人類文化、禮儀、民俗、狩獵以及戰爭中的形象和作用,介紹了目前世界上主要犬種的馴養歷史,并且為讀者呈現出了歷史上中外名人和狗有關的典故!鹅`智之犬(博物之旅)》主編和編者通過生動翔實的文字資料和圖片,為我們展示了狗這種伴侶動物的演化及其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兼具科普和人文,相信讀后能讓你對狗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靈智之犬 目錄
犬之八德
犬與文化
犬與禮儀
犬與民俗
犬與狩獵、戰爭
二 犬的起源
狼、人、犬
犬的演化
犬與野犬
豺為何物
三 世界名犬
斗牛犬:囚斗牛而生
牛頭梗:曾經的斗牛士
斑點犬:馬車的護衛
臘腸犬:熱狗的原型
吉娃娃:一茶匙的新生兒
玩具貴賓犬:卷毛的泰迪熊
松獅犬:囿字寫在臉上
沙皮狗:全身裙皺的斗犬
西藏獵犬:寺廟里的信徒
雪橇犬:不僅僅是雪地司機
秋田犬:忠犬八公的原型
牧羊犬:軍犬、警犬中的翹楚
藏獒:來自東方的神犬
善犬:助人為樂
博美犬:泰坦尼克號的幸存者
四 名人與犬
《詩經》中的犬
楊貴妃猧子亂局
義犬報恩:從干寶到蒲松齡
黃犬識東坡
康熙父子的愛犬
魯迅眼中的“狗相”
英國皇室的愛犬:從查理王到維多利亞
莫泊桑與契訶夫:所有的狗都應當叫
屠格涅夫與《獵人筆記》
狗之贊:從拜倫到葉賽寧
狄更斯的牛哏兒
杰克·倫敦呼喚野性
參考文獻
靈智之犬 節選
《靈智之犬(博物之旅)》: 犬與文化 中國文化中的犬 在中國文化中,犬得到贊譽的同時,也受盡了誹謗。正所謂,“謗滿天下,譽滿天下。知我春秋,罪我春秋”。一方面它是忠誠、善良和報恩的象征;另一方面,它又是殘忍、野蠻和奸詐的化身。人們極盡想象之能事,羅列各種詞匯來表達厭惡之情。文化中關于狗的成語和諺語可謂汗牛充棟,幾乎都是貶義詞,各種史料及工具書中的記載更是不勝枚舉! 」穼χ魅说闹艺\可謂家喻戶曉。然而,物極必反,由于狗對人類的過度忠誠,也使其背上了搖尾乞憐、卑賤低下的罵名。狗和奴才的職責很相似,都是為自己的主人賣命,以主人安危為己任,所以許多詞中,便把狗和人連在了一起,如“狗奴才”“狗腿子”“狗仗人勢”等。狗對人忠誠,可是不用的時候,就會被拋棄。如果對于壞人的忠誠形成一種依附,成為有錢有勢者為非作歹的幫兇,就罵其“狗膽包天”“蠅營狗茍”“行若狗彘”。對愛給人出主意而主意并不高明的人,就稱之為“狗頭軍師”! ≈袊酥v究氣節,孟子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而狗對主人過度依賴,顯然和孟子的理念不符,在古人的心中成為茍且偷生、趨炎附勢的小人形象。于是就出現了許多鄙視、貶損狗的詞語,比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狗仗人勢,雪仗風勢”。狗雖能仗人勢逞威一時,但一旦失去依賴則夾著尾巴灰溜溜的,所以就有了“如喪家之犬”! 」返牧曅砸彩瞧浔池摿R名的一個重要原因。狗看家的同時,也會咬人,與孔子所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不符。狗除了對自己主人忠誠外,對外人的態度很兇,甚至會咬人,這就給人造成兇惡的印象。狗離開人后,沒有獨立生存的本領,于是產生了“傫如喪狗”的說法,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頹喪,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累累若喪家之狗!薄 ⊥庑紊瞎泛屠潜容^相近,不僅外表很像狼,血緣上也與狼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狼由于時常危害人畜安全,在中國文化中,也很少得到好臉色。于是,人們把對狼的憎恨轉移到狗的身上。作為狗自然“近墨者黑”,和狼并稱為“狼心狗肺”。此外,人們認為狗具狼性,狡詐奸猾。舊時一些江湖騙子常假造狗皮的膏藥來騙錢,后來“狗皮膏藥”就被用來比喻騙人的貨色! ∵有一些說法和狗的關系不大,僅僅是演繹而已。比如“白衣蒼狗”,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币浴鞍滓律n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又如“人面狗心”,《晉書·苻朗載記》:“朗日: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后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 ∪毡疚幕械娜 ∈苤袊幕绊憳O大的日本,對狗推崇備至。日語吸收了漢字的精髓,借用了“犬”字而摒棄了“狗”字,故日語中只有“犬”。早在1.2萬年前的繩文時代,日本人就開始了馴化和飼養狗,在宮城縣前浜貝塚等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狗遺骨可以證實。和其他國家一樣,日本早期馴化狗的目的主要是狩獵。進入8世紀以后,日本出現了由本民族人編纂的歷史、文學以及地方志書籍。在以民間傳承為主要內容的《播磨國風土記》“話賀郡”條中記載,應神天皇的獵犬在與野豬的搏斗中死亡! ≡谌毡緜鹘y文化中,白犬更有靈性與人性,傳說它是人的化身或轉世。在日本民俗中,白色被視為神圣、幸運、善良的象征,黑色則意味著污穢、不幸、罪惡,所以白犬往往被賦予一種善的形象。日本的《因果物語》(1661年)中就有一個白犬變成人的故事:臨濟宗關山派寺長老養了一只白犬,死后托生為其弟子。在日本,人犬互為依存的關系衍生出許多怪誕的傳說,比如人犬結婚。傳說中阿伊努人的女人是女神的血統,男人是犬的子孫。在日本文化中犬代表忠勇。日本俗信認為,“犬戀人,貓戀家。犬養一日則三年不忘其恩,而貓養三年則一日就忘其恩”,這是對犬之忠誠的贊許。在日本文化中,犬是祥瑞之兆,日本人認為有狗跑上門來是吉兆,野犬在屋檐下產崽意味著家興,要做紅米飯慶祝。日本民間故事《開花爺爺》中講述:來歷神奇的犬利用其神奇的嗅覺尋寶、使枯木復蘇、揚善懲惡,同時也是回報養育之恩。揚善懲惡也好,報恩也好,其*為核心的部分是暗示犬能夠給好心人帶來財富和幸福。 ……
靈智之犬 作者簡介
薛曉源,博士,中央編譯局研究員、博士后導師、中央編譯局期刊出版管理中心主任、中央編譯局學術委員會委員、副巡視員,F任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鄭州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商務印書館藝術與博物學總顧問、商務印書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博物學評論》主編,中國版權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倫理學會理事、《中國書畫》雜志專家委員會委員。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