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及模式研究-基于農業價值鏈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9540
- 條形碼:9787509659540 ; 978-7-5096-595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及模式研究-基于農業價值鏈視角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我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通過價值鏈紐帶實現共生演化的特征事實與相關假設,揭示價值鏈視角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識別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模式類型,提出新時期契合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邏輯的制度安排與政策途徑。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及模式研究-基于農業價值鏈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我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通過價值鏈紐帶實現共生演化的特征事實與相關假設,揭示價值鏈視角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識別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模式類型,提出新時期契合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邏輯的制度安排與政策途徑。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及模式研究-基于農業價值鏈視角 目錄
**章 總論
**節 研究背景及問題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問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內容及重點
一、研究內容
二、研究重點
第四節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節 理論基礎與借鑒
一、分工理論
二、規模經濟理論
三、金融創新理論
四、共生演化理論
第二節 文獻綜述
一、文獻回顧
二、文獻述評
第三章 概念體系與理論框架
**節 概念體系
一、概念界定
二、概念比較
第二節 理論框架
一、視角框架
二、分析框架
三、解釋框架
第四章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概況及演進趨勢
**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客觀性及基本條件
一、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客觀性
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的現實績效
一、模型及變量選擇
二、測度結果及分析
第三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要途徑及效果
一、土地集中型模式及效果
二、社會化服務型模式及效果
三、合作經營型模式及效果
第四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規律與趨勢研判
一、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規律
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趨勢研判
第五章 農業金融服務需求調研與金融服務創新演進趨勢
**節 農業金融服務需求調研
一、調研樣本總體情況及說明
二、農業金融服務需求強度及比較
第二節 農業金融服務的創新范式及評價
一、新型金融機構創新范式及評價
二、農地金融創新范式及評價
三、農業價值鏈金融創新范式及評價
第三節 農業金融服務演進趨勢及其影響因素
一、農業價值鏈金融:金融服務創新演進新趨勢
二、農業價值鏈金融需求及其影響因素
第六章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
**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特征現象
一、金融創新“機構觀”向“功能觀”轉變
二、單向支撐向雙向互動轉變
三、個體“排斥”向群體共生轉變
第二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的交互作用機理
一、互動機制
二、學習機制
三、變異和選擇機制
第三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的行為機理
一、基本假設及說明
二、情境一:沒有政府介入時
三、情境二:有政府介入時
四、綜合結論
第七章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模式及其選擇
**節 價值鏈金融服務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影響評估
一、評估方法說明
二、變量選取及處理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第二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模式:重慶價值鏈金融案例
一、農業價值鏈金融創新的主要模式
二、農業價值鏈金融創新的評判
三、農業價值鏈金融創新主要現實困境
第三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模式評判與選擇
一、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模式評判
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模式選擇
第八章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發展的條件保障與政策建議
**節 條件保障
一、拓展農業價值鏈
二、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三、健全風險防范機制
四、完善財政支持體系
第二節 主要政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
二、金融機構層面
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層面
四、農戶層面
第九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金融服務共生演化機理及模式研究-基于農業價值鏈視角 作者簡介
姜松,男,經濟學博士,現任重慶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農業經濟、農村金融、區域經濟等學科及其交叉領域。近年來,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項目1項,主研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軟科學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重慶市決策咨詢與管理創新重點項目及各類橫向課題共計28項。在《農業經濟問題》《農業技術經濟》《軟科學》《財貿研究》《上海經濟研究》《中國土地科學》等核心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被ISSHP、EI檢索的國際會議論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