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愛欲的心理文化與愛情之喻: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情愛話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4716
- 條形碼:9787542664716 ; 978-7-5426-647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欲的心理文化與愛情之喻: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情愛話語 本書特色
蔡晶著的《愛欲的心理文化與愛情之喻: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情愛話語》選取兩大史詩中的情愛話語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愛欲”是本原,愛情之喻是言說方式,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首先,“愛欲”作為人類*為普遍卻*為私密的情感,在印度不僅有極坦然不加隱諱的表達,而且不僅僅停留于感官層面,已然上升到關乎性靈和宗教的層面,這是極具民族性的觀念;其次,史詩采用比喻這種方式來渲染情感,不僅數量龐大,而且用喻奇譎大膽、豐富多變,這顯然超出了修辭學的范疇,而與印度人的民族文化心理(摩耶、流轉、梵我如一等方面)密切相關。因此,本書先對印度獨特的“愛欲”文化傳統進行了梳理,對“愛欲”的世俗及宗教意義進行了辨析,在此基礎上對印度兩大史詩進行文本考察,呈現“愛欲”之詩性表達方式,并探究其背后的思維邏輯。為了更為清晰地認識印度人的思維和話語特點,本書又借助心理文化學的理論對印度人表達方式所體現心理機制和文化基因進行剖析,在更深刻地認識愛欲文化的本質和印度史詩的獨特魅力之余,更期待獲得一種新的、恰當的視角全面解讀印度宗教與文化。
愛欲的心理文化與愛情之喻: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情愛話語 內容簡介
印度的愛欲文化傳統淵源深厚,縱欲的狂歡與禁欲的苦行令人稱嘆。在印度兩大史詩中,既有英雄馳騁戰場,建功立業,又有其徜徉森林山水間,看草木繁花,親證自我神性。愛欲的滿足亦成為英雄生命完滿的重要組成。史詩對愛欲的書寫坦率直露、細膩纏綿。且以比喻的方式將隱秘而不可言說的愛欲和情感描述得自然清麗、詩意盎然。那是身心的徹底舒展,靈魂的純粹自由。同時,史詩又以溫柔的勸誡時時提醒,愛欲應是生命的藝術,而不應當是解脫的負累。符合正法的完滿的心靈是通向神的路。是人的吶喊和虔誠,亦是神的眷顧和祝福。這便構成了印度兩大史詩中獨特的情愛話語。
愛欲的心理文化與愛情之喻: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情愛話語 目錄
導言
**章 印度的愛欲文化傳統
**節 和諧、純粹的愉悅與享樂
第二節 愛神的主宰與娛神的狂歡
第三節 愛(欲)之法與非法
第二章 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愛情之喻
**節 愛情之喻中的自然萬物
第二節 愛情之喻中的信仰
第三節 愛情之喻中的終極關懷
第三章 愛情比喻莊嚴
**節 比喻正義
第二節 妙喻連珠
第三節 奇喻機智
第四節 取譬引喻
第四章 愛情之喻的情愛話語意蘊
**節 愛情之喻的詩化
第二節 愛情之喻的審美性
第三節 情愛之喻的教諭化
第五章 愛情之喻的民族化書寫
**節 靈性的生命
第二節 走向神的路
第三節 冥思與想象
第六章 愛欲與愛情之喻的心理文化
**節 愛欲的非“個體化”言說
第二節 愛欲與情感的含容
第三節 在禁欲和縱欲之間
第四節 愛欲表達的比喻化心理機制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愛欲的心理文化與愛情之喻: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情愛話語 作者簡介
蔡晶,1981年生于河南駐馬店,201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南亞學系,獲博士學位。曾于2007—2008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印度德里大學訪學。現為華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印度文化、宗教及相關論題的研究,心理文化學研究。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