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愛默生詩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504002
- 條形碼:9787040504002 ; 978-7-04-05040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愛默生詩文選 內容簡介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首先是一位詩人。他內心深處古老、私密和遠大的理想就是想當一名詩人。可以說,愛默生想當詩人的夢想比他要成為一名牧師的想法要早得多。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學寫一些挽歌之類的詩歌。愛默生現存的文學作品是他10歲的時候寫下的一首題為“福爾圖斯”(“Fortus”)1的敘事詩,詩中故事說的是一位英雄殺死了兩千名敵人和兩條巨龍。據說在波士頓拉丁文法學校上小學的時候,他就經常脫口成詩。在哈佛學院上大學時期,他就被同學們推舉為班級詩人。他不僅能夠大段大段地背誦彌爾頓和華茲華斯的詩篇,而且能夠用十分動人的詩句描寫他的一位愛妻埃倫·路易莎·塔克(Ellen Louisa Tucker)以及中世紀意大利那不勒斯王國與羅馬奴隸制王國之間的戰爭沖突。1930年,愛默生的《新生之歌》(“A Freshman Poem”)2被公開發表。愛默生曾經說梭羅的情感生活見于梭羅的詩歌作品之中,其實,這一觀點同樣適合愛默生自己。 1803年5月25日,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出生于波士頓,家中原本兄弟姐妹8人,拉爾夫排行老四,但是后來夭折了3人,只有中間的5個男孩長大成人。拉爾夫的父親威廉·愛默生(William Emerson)是一位牧師,一位神教牧師,一位當地的知識名流和社會領袖,不僅譜寫過一本贊美詩,而且撰寫過一部波士頓教會史。拉爾夫的母親露絲·哈斯金斯(Ruth Haskins)是一位宗教女性,閱讀“**))和自我沉思是她每天重要的內心精神生活;她不僅自己是一位虔誠的基督信徒,而且教導自己的兒子拉爾夫把宗教生活當作一種自我內心生命歷練的重要途徑。雖然拉爾夫年僅8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但是當他后來回憶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時,他覺得自己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反倒成為一件幸事,因為”受教育的優勢往往青睞那些不受人注意而悄然成長的孩子“。除了弟弟羅伯特·巴爾克利(Robert Bulkley,b.1807)因精神受損,智力發育不全,造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之外,其他四位兄弟威廉(William,b.1801)、拉爾夫·沃爾多(b.1803)、愛德華·布利斯(Edward Bliss,b.1805)和查爾斯·昌西(Charles Chauncy,b.1808)之間親如手足,關系密切;他們悉心照料他們的母親;他們不僅在經濟上相互支持,而且在教育以及人生規劃方面,同樣相互呵護,共同成長。不過,*終還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才華出眾,脫穎而出。
愛默生詩文選 目錄
1. The Sphinx/斯芬克斯
2.Each and All/個體與全體
3.The Problem/問題
4.To Rhea/致雷亞
5.Uriel,烏列
6.The World-Soul/萬物之靈
7.The Rhodora/杜鵑
8.The Humble-Bee/大黃蜂
9.The Snow-Storm/暴風雪
10. WoodnotesI/林中曲I
11. Woodnotes II/林中曲II
12. Monadnoc/莫納德諾克山
13. Concord Hymn/康科德頌歌
14. Brahma/梵天
15. Freedom/自由
16. Days/日子
第二部分 愛默生論文與散文選(黃宗英等譯)
1.Nature (1836),自然黃宗英譯
2.The American Scholar (1837),美匡學者牛沽珍譯
3.The Transcendentalist (1841)/超驗主義者崔鮮泉譯
4.Self-Reliance (1841)/自助張艷譯
5.The Over-Soul (1841)/超靈遲紅譯
6.The Poet (1844),詩人黃宗英譯
7.Shakspeare,or the Poet (1850)/莎士比亞,或者詩人黃宗英譯
譯后記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