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旱魃 本書特色
1、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序——朱先生是我真正的先驅。我慶幸現在才看到《旱魃》,否則將失去寫作《紅高粱》的勇氣。《旱魃》是一部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寶貴的白描傳統的杰作。 2、臺灣文學家朱西甯先生長篇經典大陸首次出版——永遠超前一步的小說家,現代主義文學探索的“先行者”。對一個少小離家、浪跡天涯的小說家來說,他用語言尋找故鄉,他用語言創造故鄉,語言就是他的故鄉。
旱魃 內容簡介
“這樣的語言需要奔跑著閱讀,這樣的語言扔到水中會沉底。” 《旱魃》是朱西甯先生的長篇小說經典,以遙遠世界里的華北老黃河為背景,講述鄉里鬧旱災,到處缺水,唯獨唐家油坊的那口水井源源不絕地涌著清泉,村里傳言出了旱魃怪物……作家從當地的古老傳說取材,以雜耍班女子佟秋香和土匪頭子唐鐵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感情的熱和天地的旱燥互為呼應,成就了這部悍厲的小說。《旱魃》是一部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寶貴的白描傳統的杰作。人物的話語,都是聞其聲如見其人,那個寄托了朱先生全部理想的金長老,那殺人如麻而又能迷途知返的土匪頭子唐鐵臉,那勇敢潑辣、有膽有識的佟秋香,那雖然窮困落魄、依然頑強保持著自己尊嚴的雜耍班主佟老爹,人物群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朱先生的語言強悍、飽滿、意象豐富,像從李賀的詩里化出,猶如亂石砌成的墻壁,布滿尖銳的鋒芒。這部寫于半個世紀之前的先行之作,是朱西甯先生現代主義文學探索的代表作。
旱魃 目錄
旱魃 節選
騾車又被街心的一只蛤蚌精堵住。 多少人一層層圍上去,一片大紅大綠過年的色氣。 一層層人墻里,兩瓣綠得膩人的大蚌殼子,前走走,后退退地扇合著。蓮花姐,還有后邊的傻長春兒,都擠了上來。 人在車上比人墻高出大半個身子,看得可夠清楚。難得輪到這樣子看人家耍把戲,傻長春兒擠挨到中間來,看著還拍手叫好。棉襖袖子長得包住手,光聽到他砰砰砰拍著棉被似的。 兩瓣大蚌殼子身子合著,轉向這邊來。蚌殼里的人,教人愣了一下。蚌殼外面綠得膩人,里頭可又紅得嚇人。蚌殼里夾著一個大男人扮的女妖精,一身肉色的緊身衣褲,勒著紅兜兜,乍一看,人真以為那是個剝得光溜溜、精著腚的小娘兒們,給人大吃一個驚。 好像是打那兩瓣血赤赤殼子里剝下來的蛤蚌精,臉上搽著一層厚得教人擔心動一動便要下雪一樣嘩嘩灑下來的白粉子。盡管粉搽得那么不顧本錢,臉上的骨棱子也沒有抹平一些些,長長的脖子也仍是木頭一樣的原色。這樣看上去,那張石灰臉,就活像頂著一顆假腦袋,跟他們猴三兒戴的鬼臉子一樣。 鑼鼓反反復復敲打著快長槌,蛤蚌精俯向前去縱兩步,再仰起身子退兩步,就這么樣反反復復挺棒兒硬地耍著,也沒有變點兒什么花樣。 跟蛤蚌精對臉進進退退的,是個戴一把白胡子的老漁翁,一撒網就撒進蚌殼里去,被蚌殼子牢牢鉗住,也是挺棒兒硬地跟著反反復復前走走、后退退那么耍著。看似一對安上機括的木頭人,前走后退,沒有了結的日子;沒見過有這樣子黏纏得教人喪氣的把戲,沒頭沒肚兒取樂子。 盡管這樣沒完沒了的反復,也還是里三層,外三層圍上那么多閑人;一個個看得傻張著嘴巴喝風。有個賣風車的擠到騾車旁,麥秸靶子上,插滿了紛紛亂轉的紙風車。麥秸靶子沒有知覺地老是挨到她臉上來。 風車吵吵鬧鬧把人眼睛轉花了。早已不是玩風車的小年紀,也從沒玩過風車。尖著嘴湊近去,沖一只桃紅風車使勁兒吹一口,再故意拿捏地翹起蘭花指,一個換一個地擋住風車的翅子不要它溜溜轉。騾車走不動,蛤蚌精又教人看著生膩,正巧這樣一個風車又一個風車地數著忍忍躁兒。這樣子數著,數著,便替自己從小沒玩過的小玩意叫屈起來。從小就是供人玩的小玩意,讓爹用鞭桿兒挑著練空心筋斗,敲敲打打的練弓腰、練撇叉,也念四書,也打小九九。還有彈腿、小紅拳什么的。辮子綰緊了咬在嘴里,苦練硬練的,口干得仿佛喉嚨拽掉了,舌根子木木的,沒膏過油的車軸一樣。爹不是親爹,就是再疼她,也隔著一層,鞭桿兒底下,敢是有打罵,也有恩情,拿當小玩意總是沒錯的。 把風車拿當小玩意,輕輕地,拔下一只桃紅的。風車桿兒上那一撮雞毛是用洋紫、洋綠染的。 賣風車的傻佬可一點沒覺得。恐怕人家把他上百只風車全都拔光,只剩個光禿禿麥秸靶子扛著走,也還不覺得呢。都怪那個蛤蚌精把人迷住了。 桃紅風車順手丟進背后的車篷里,想都沒有想想要這個做什么。偷眼看看蓮花姐,又看看皮二大爺,傻長春兒更是傻里瓜嘰的,下巴頦掉下來都忘掉撿起。一個個都跟賣風車的一個樣子,都被那個倒胃的蛤蚌精把魂兒給迷走了。 正高興沒給人看到,冒冒失失忽一聲笑,那么近,比剛才那一掛不如她辮子長的鞭炮炸起來還要響亮,嚇了人一大跳。 一聽那笑聲就是假笑。 “人生得俏,偷也偷得悄。” 故意把笑聲捏成了夜貓子叫,又故意把嗓子捏扁,說出這樣的話來。 一回頭,一張臉好沒人色!比他那一聲冒冒失失夜貓子叫還要使人吃驚。 那是什么樣刺耳的聲音?人也會生出那樣破啞的嗓子嗎?或許是相書上說的什么“豺狼之聲”,也是主兇死。 后來,他那個人回頭了,慢慢地嗓子也柔潤了許多——或許只因聽慣了也說不定。好像也放了點兒心。那總是不由人的,甩不掉地藏在心里一個不大不小疙瘩—豺狼之聲。
旱魃 作者簡介
朱西甯(1926-1998),臺灣小說家,作家朱天文、朱天心之父。 生于江蘇宿遷,祖籍山東臨朐。本名朱青海,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肄業。一九四九年隨軍赴臺,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一生專注寫作,以小說創作為主,兼及散文、評論。著有短篇小說集《狼》《鐵漿》《破曉時分》《冶金者》《現在幾點鐘》《蛇》等;長篇小說《貓》《旱魃》《畫夢記》《八二三注》《獵狐記》《華太平家傳》;散文集《微言篇》《曲理篇》《日月長新花長生》等。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