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向著光明:父親太宰治與母親太田靜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31883
- 條形碼:9787513331883 ; 978-7-5133-3188-3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向著光明:父親太宰治與母親太田靜子 本書特色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離世七十周年紀念
太宰治遺女揭父親實像
《斜陽》是否真的抄襲情人日記?太宰治為何在靜子懷胎時轉投他人?
"我因無視舊道德和有個好孩子而感到滿足。"--太宰治
2018年是太宰治離世70周年,2019年是太宰治生辰110年。西局書局的紀念紀錄片《三味線》也已剪輯完畢(屆時可與紀錄片一起互動推廣),內有老狼、狗子、唐大年與本書作者太田治子的對談;
被"遺棄"的情人之女如何看待父親太宰?作為太宰與其情人之女,太田治子掌握著大量未披露的一手資料,揭開太宰治生前的經歷面紗。
在本書看來,太田靜子并非《斜陽》主人公的原型,而是與太宰治共同創作《斜陽》的助手。
向著光明:父親太宰治與母親太田靜子 內容簡介
得知太田靜子懷孕后的幾個月后,太宰治與另一位情人山崎富榮殉情玉川上水。那時,太田治子剛剛出生。而此前發表的《斜陽》,與靜子日記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多處甚至一字未改。
作為太宰治的遺女,治子如何看待素未謀面的父親?作為提供《斜陽》素材的靜子之女,治子如何看待“抄襲”母親日記的太宰?幾次自殺未遂的太宰,何以在得知靜子懷孕后轉投他人?又何以在幾個月后自沉?太宰自殺前都經歷了什么,內心又是怎樣的心理活動?
太田治子在《向著光明》中以罕見的冷靜客觀,追述了父親太宰生前與母親靜子的交往,還原父親生前想死又不想死、借靜子日記創作《斜陽》的復雜矛盾心跡,同時講述一個“為小說家充當助手的女性的故事”。書名“向著光明”取自金子美鈴的詩句,全書雖然寫的是孤兒寡母煢煢孑立之凄苦,但回憶時仍舊懷著明朗的心境,并以此將太宰之死視為追求光明之舉。
向著光明:父親太宰治與母親太田靜子 目錄
001下曾我
101斜陽
231萌芽
向著光明:父親太宰治與母親太田靜子 節選
十一月十二日,一個女嬰降生了。通專門到三鷹的工作室走一趟,要來了太宰的證明書。太宰取了名字中的一字,給孩子取名"治子",讓母親感到格外高興。她在日記中寫下了一行躍動的字:"日本**好男人。"著實讓人感到害羞。
"若金錢方面有困難,請隨時告訴我。"
把證明書交給通時,太宰還說過這么一句話。當時正好在場的野原先生記了下來。想必,通也把那句話告訴了母親。因此她才覺得,自己面對大和田的舅舅更有底氣了。
"我要一個人撫養孩子。"
自己主動斷絕親緣的感覺實在太好了,然而那句話并不正確。她只是想,既然不依賴叔父,只要依賴孩子父親太宰就好了。這充其量只是槲寄生的活法。太田靜子絲毫沒有獨自工作養育孩子的決心。在考慮今后以"未婚母親"身份與孩子相依為命的困難方面,母親對現實太過無知了。
《新潮》七月號開始連載的《斜陽》,到十月號和子的信便告完結。
瑪利亞即使生下不是丈夫的兒子,只要瑪利亞滿懷自豪,也會成為圣母和圣子。
生下所愛的人的兒子,養育他成長,這就意味著我道德革命的完成。
信中每一句話都深深觸動了母親內心。直到太宰死后,母親才意識到,在現實面前,"未婚母親"瑪利亞的自豪經不住半點揣測。
十二月,新潮社出版《斜陽》單行本,瞬間成為*暢銷書。而此時,她*擔心的是太宰治的身體。昭和二十三年四月,母親在日記中寫下:"孩子他爸,請您不要死。我任何時候都會跟隨您。"讀到這些文字,我心中滿是惆悵。她這是在說,因為有了治子,我才沒有死。當時我剛出生五個月。如果太宰死了,他的孩子該怎么辦。莫非太宰比孩子更重要嗎。母親雖然決心像《斜陽》和子的信那樣活下去,可一想到太宰,她就把那個決心忘到腦后了。
昭和二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深夜,太宰治與山崎富榮女士在玉川上水投河自盡。母親當時很是感慨,只有山崎女士才能陪他走到這一步,而她絕對做不到。在決意死亡之際,太宰心中活下去的愿望反倒愈發強烈了。他像哈姆雷特那樣,直到*后一刻都無法停止內心動搖。
投水前一天下午,太宰治穿著白襯衫、踩著木屐,獨自跑到大宮去找筑摩書房的古田晁先生。太宰對古田先生信任有加,此次造訪恐怕是為了尋求他的救贖。然而古田先生卻沒在家中。他當時回了家鄉信州,正在為太宰到御坂峠靜養籌備糧食。得知古田先生不在時,太宰心中受到了多大打擊呢?他一定感覺到,一直潛伏在背后的"死"突然露出微笑,來到了他身旁。
投水之后,人們在他工作室桌上找到了太田靜子的日記;蛟S,對無意中摘抄了大量日記內容一事,太宰還是非常害怕的。我想,他在面臨死亡時,強迫性焦慮也愈發強烈,甚至想到了自己可能被起訴。他腦中想到的并非太田靜子,而是正氣凜然的弟弟通。這樣一來,又讓他十分眷戀自己與美知子夫人組成的家庭了。他心里可能會想,自己果然是個異常拘泥古老道德觀的人。他借《斜陽》和子之口說出了"我因無視舊道德和有個好孩子而感到滿足。"這種話,同時卻一直懷抱著與之相反的觀念。盡管如此,太宰治*后還是堅持自己為文學獻身的意志,選擇了死亡。
那個人誠實而正直,從不遮掩真實面孔。
古往今來的歷史中,勇氣如他者寥寥無幾。
連基督都只在被人殺害之際才面對死亡,可見那人面對宿命的從容和坦率,實屬人間稀有。
不知母親何時寫下了這些文字。不久前,這張字跡潦草的便簽從母親的舊手札中滑落下來,彼時我才意識到,如今我也對太宰有著同樣想法。夏末黃昏,我與萬里子走在下曾我蜿蜒的坡道上,心想總有一天,我也要把這種心情告訴女兒。
向著光明:父親太宰治與母親太田靜子 作者簡介
太田治子(おおたはるこ),1947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后畢業于明治學院大學英文科。父親為太宰治,母親是《斜陽》的主人公原型太田靜子。1986年憑借《映心記》獲得坪田讓治文學獎,并入圍第93屆直木文學獎。創作了眾多虛構、非虛構類文學及隨筆作品。近作有《石之花--林芙美子的真實》《當是時》《夢醒后--日本近代洋畫之父:淺井忠》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