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徒然草 本書特色
★與《枕草子》并稱為日本隨筆文學雙壁;周作人/郁達夫/席慕容/北村季吟鐘愛的輕經典; 一部深刻影響中國、日本現代文人的智慧之作 ★一位日本法師的處世智慧,一部影響日本文學600多年的經典之作。 于徒然之時,行無用之事。 心境宜淡泊,愛人宜曲折。 不饑、不渴、不曝于風雨,即別無所求。 ★“惜身、解愁、不煩他人。” “人心之花,未待風吹已自落。” “何以惜光陰?止于該止處,修于當修時。” “人生在世,得能長存久住,則生有何歡?正因變幻無常、命運難測,方顯人生百味無窮。” ★《徒然草》的價值可以說是在于他的趣味性。我們讀過去,時時覺得六百年前老法師的話有如昨日朋友的對談,是件很愉快的事。 ——周作人 ★〔精裝彩插典藏版〕 內文插圖精選自日本近代風景版畫巨匠——吉田博畫作。
徒然草 內容簡介
《徒然草》書名依日文原意為“無聊賴”,也可譯為“排憂遣悶錄”,寫于日本南北朝時期。全書共243段,既有處事警語、經驗感悟,又不乏奇聞逸事、四時風物。以其淡泊文字間所透露出的遁世真理而聞名于世,成為日本古典文學史上一顆璀璨明珠,是日本文學的入門經典,對包括周作人在內的后世作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徒然草 節選
序段 百無聊賴,終日于硯前枯坐,心中諸事紛繁,遂信手而書,其中或有常理難度、不可名狀事,目為狂言可也。 **段 生于此世之人,欲求實多。御門之御位固已尊崇至極,竹園生之末葉,亦非人間凡種,皆高貴無比。如攝政、關白者,列位群臣之首,自是不敢奢求;即便是躋身內廷、稱為“舍人”之尋常臣子,亦不可小覷。其子孫縱然沒落,而高姿雅韻不減。與之相較,稍稍逢時得志,便自大驕矜、目中無人者,由旁人冷眼觀之,實不值一哂也。 世上罕有不慕法師者。然清少納言卻言:“出家者受人視若木屑”,此話確實有理。升座說法,鼓噪喧赫,仿佛炙手可熱,然究其本體,又有何可取?誠如增賀圣所言,囿于沽名,有違佛祖圣教。不過虔心舍世、皈依修行者,卻頗有可欣羨處。 人之所望,皆盼容顏俊美。此等人但有所言,左右俱樂聞而不厭。因其有愛敬而不多言,故使人相對終日亦無乏味之感。至于相貌堂堂、卻無才德相輔者,低劣本性一朝被人識破,便是痛惋恨事了。 人品姿容本系天生,而心性卻可精益求精于賢之更賢。容顏、心性俱佳者,若不學無術,又與貌丑品劣者為伍,甚至于反不如此輩而為其所制,則著實遺憾也! 男子之*可貴事,在于經書實學、善作文、通和歌、曉管弦之道,諳熟典章制度及朝廷禮儀,足以為他人楷模表率,方稱上品。書法工整,筆走龍蛇而揮灑自如;音聲出眾,善歌精韻而切中節拍。逢人勸酒,若固辭不免,亦能推杯換盞,盡力應酬。似此等,方為好男子。 第二段 忘卻上古圣代之善政,不解民間愁苦、國家凋敝,只知窮奢極欲,妄自尊大者,凡事必暗昧不明。 九條殿遺誡有云:“始自衣冠及于車馬,隨有用之,勿求美麗。”順德院亦曾記禁中諸事,云:“天皇著衣,以疏簡為美。” 第三段 萬事皆能,獨不涉風流之男子,正如玉卮無當,雖寶非用。 霜露侵衣、漂泊無定,心懷雙親訓誡、憂心世人譏謗,忐忑不安、片刻無寧,以致獨寢孤枕、夜不成寐。如此度日,方有趣致。 然,亦不可一味沉溺女色。須令女子知曉,己身非輕易茍合之輩,斯為上佳。 第四段 來世不可忘于心,佛道不可疏于常。吾心念此深以為然。 第五段 人逢不幸而愁悶苦惱,以致落發出家、遁入空門,實乃草率之舉。何不閉門獨處,似在非在,于心無雜念中安然度日,更為適宜。 顯基中納言曾云:“愿得無罪而賞配所之月。”此語吾深有同感。
徒然草 作者簡介
作者: 吉田兼好,1282—1350年,日本南北朝時期(1332-1392)的歌人、隨筆家。本姓卜部,居于京都之吉田,故通稱吉田兼好。初事后宇多院上皇,為左兵衛尉,1324年上皇崩后在修學院出家,后行腳各處,死于伊賀,年69歲。因精通儒、佛、道學與老莊思想,文學造詣深厚,又被后世稱為“兼好法師”。 譯者: 王新禧,日本文化愛好以及研究者,寫作十余年。翻譯有日本小說《平家物語》、《雨月物語》、《春雨物語》等。 內文插畫: 吉田博(1876—1950),日本近現代版畫巨匠。作為日本“新版畫運動”的領軍人物,對日本乃至世界的版畫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吉田家族”在版畫界享有極高聲譽,創造了日本版畫的傳奇。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