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韌性-我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0083
- 條形碼:9787559810083 ; 978-7-5598-1008-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韌性-我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作為澳大利亞首位女總理、不婚女性,朱莉婭·吉拉德充滿話題感。本書中,朱莉婭·吉拉德以驚人的坦率和真摯,講述了坎坷艱辛、充滿爭議的從政之路,展示了外界對她公共生活和私生活表現(xiàn)的要求。她的個性和韌性,體現(xiàn)在她執(zhí)政時期政府制定的那些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法律上。她極具感染力的悲憫,定格在與殘障人士及貧困兒童擁抱的溫暖瞬間。三年零三天,她贏得了世人的認可和尊重。
我花了三年零三天的時間改變這個國家。這三年零三天的總理生活留待你們評價。
——朱莉婭·吉拉德
在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里,我也曾流下許多淚水。但我并不會以總理的形象站在全國人民面前為自己哭泣。我會再一次向世界證明女人的韌性。 ——朱莉婭·吉拉德
韌性-我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 內(nèi)容簡介
2010年6月24日,朱莉婭·吉拉德當選為澳大利亞新任總理,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3年后,吉拉德在新一輪選舉中遭遇滑鐵盧,逐漸淡出政壇。本書以吉拉德特有的幽默、個性化的視角,為讀者展示出吉拉德坎坷艱辛、充滿爭議的從政之路,以大量細節(jié)揭示了她3年總理生涯中內(nèi)政外交與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韌性-我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 目錄
目 錄
關于本書
**部分:我如何做到這一切_01
印象中的片段 _03
1. 當選首位女總理 _05
2. 就職初期 _29
3. 受阻的競選活動 _41
4. 少數(shù)黨政府 _58
5. 內(nèi)部敵人 _85
6. 針對性別的提問 _105
7. 韌 性 _124
第二部分:我為什么這么做_141
印象中的片段 _143
8. 我的目的 _144
9. 打一場戰(zhàn)爭 _153
10. 1961年出生的孩子 _165
11. 亞洲世紀的澳大利亞 _175
12. 得到世界的尊重 _204
13. 我們的女王,我的出生地,我們今天的身份
14. 澳大利亞的原住民 _234
15. 我們的孩子 _249
16. 早做準備 _292
17. 時刻準備 _327
18. 雙重困境:稅收和預算 _350
19. 我們的環(huán)境 _370
20. 我們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 _413
21. 關愛彼此 _427
22. 政黨問題 _454
結語:現(xiàn)在要做些什么?_471
致 謝_477
縮略詞_481
韌性-我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 節(jié)選
當選首位女總理
……在這個國家里,努力工作則必有回報,而且任何工作都能得到尊重;這個國家因其優(yōu)秀的教育系統(tǒng)而自豪,我們的政府行事可靠,長期以來致力向所有的澳大利亞人民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讓澳大利亞在未來能夠實現(xiàn)更偉大的目標。
——我當選總理后首次面向澳大利亞人民的發(fā)言
在我的記憶里,2010年6月24日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我對那一天的印象只剩下零散的片段,一些隨著事態(tài)發(fā)展留在我腦海里的短暫畫面。對于這樣一個重要的日子,兩個小時斷斷續(xù)續(xù)的睡眠并不足以讓我撐過一天。幸運的是,因為緊張而不斷分泌的腎上腺素促使我保持狀態(tài)并進入角色。
沒有哪個日程表會告訴你“某個時刻將會發(fā)生某個事件”。那天,家人沒有陪在我身邊,而我也如同以往參加任何一個議會日一樣,洗完澡后就換上了早已準備好的套裝。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當我走出堪培拉的公寓大門,歷史將把我納入它的篇章。
那天下午,我在澳大利亞**位女總督昆汀·布萊斯(QuentinBryce)的見證下,正式宣誓成為澳大利亞政壇上的首位女總理,有不少照片記錄了這一時刻。當時,我脖子上戴著的項鏈還是在匆忙之中臨時向工作人員莎莉·廷德爾(Sally Tindall)借來的。在就職儀式發(fā)言之
前,我與昆汀進行了短暫的交談,這也是當天唯一一段讓我能夠緩一口氣的插曲,我感覺到自己被她的溫暖所包圍。
我記憶里的其他片段則包括:**次新聞發(fā)布會上目瞪口呆的記者們、征集首次提問期間那可怕的寂靜,以及我的**份工作簡報。
那天結束之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公寓。在家里等候我歸來的,是我的終身伴侶蒂姆·麥澤遜(Tim Mathieson),以及我的室友、同時也是工黨長期職員朱莉·利蓋蒂(Julie Ligeti),還有我很要好的朋友羅賓·麥克勞德(Robyn McLeod)和她的丈夫巴里(Barry),他們從墨爾
本聞訊而來。我們聚在公寓里,叫了中式快餐外賣當晚餐,說起來還真是簡陋的一頓。
在過去的幾個小時里,我一直沉浸在激動和興奮中,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不真實的感覺,對即將來臨和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感到異常期待。然而,當意識到自己擔任總理之后將要履行的責任,我迅速脫離了這些情緒,開始為第二天做規(guī)劃。我腦海中并沒有重播我如何得到現(xiàn)在這個職位的過往畫面。在和朋友享受美食時,我們也沒有談論澳大利亞工黨替換其領袖并選舉我擔任總理的原因。
其中一些原因,在我擔任總理之后舉辦的**次新聞發(fā)布會上,面對澳大利亞人民時我沒有辦法告訴他們。我現(xiàn)在能夠成為國家的領導者,皆因我們優(yōu)秀的政府暫時迷失了方向。
曾幾何時,我和前總理陸克文被標榜為“夢之隊”。2006年,我們的合作關系以極為出色的表現(xiàn)開啟了新的篇章,但這或許是錯誤的。當時,工黨正在為來年的選舉進行準備,這是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如果工黨此時不能撼動當時澳大利亞總理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11年來的地位——他所提出的勞資關系政策《工作選擇法》已備受民眾詬病——那便是錯過了*好的時機。我深信,澳大利亞人民期待改變,但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安全可靠的變革。人民對霍華德所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并非憤怒,但大家卻準備跨過他的時期走向一段新的旅途。如果工黨有任何表現(xiàn)讓民眾感到不安,或者剝奪了人們對安全變革的期望,那么在*后時刻,澳大利亞人民或許仍然會選擇霍華德。一旦如此,自由黨將能夠有序地過渡到“后霍華德政府”時期,且很可能借此機會鞏固其政府系統(tǒng),從而得到更長的執(zhí)政時期。每一天,我都擔心即使政治風向*終
利于工黨,但我們的領袖金·比茲利(Kim Beazley)卻無法很好地帶領我們走向成功,實現(xiàn)我們向澳大利亞人民所做出的承諾——按照他們的需要改進我們的政府系統(tǒng)。政府工作消磨了意念,反對黨的職責挫平了斗志——金長期以來同時受制于這兩個方面的阻力,再加上他一直身體不適,常常因疾病折磨需要幾個星期的臥床休息,這讓他的精力漸漸枯竭。
作為工黨在反對黨事務方面的負責人,我負責為議會的提問階段整理一系列問題。于是,每天我都會在議會上看見金。議會的提問階段是反對黨的命脈,所以領袖需要為其做好準備,從而在當天做出*重要的策略判斷。但是,我從未見金為這個關鍵階段做準備、設計問題,或是提出自己的思路。看到他的這些表現(xiàn),我擔心他內(nèi)心深處并沒有為了獲得成功而燃燒起熊熊烈火。我更擔心的是,*終在裝有澳大利亞人民選票的投票箱里,金不是票數(shù)*高的那個。
正是出于這一點考慮,我與陸克文進行了一場討論,打算與他聯(lián)盟,并在工黨內(nèi)建立新的領導層。陸克文是典型的穩(wěn)妥型改革派。本質上,他就像是一個年輕版本的霍華德,一個顧家的男性,也是一名基督徒。他來自昆士蘭州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精力充沛,隨時準備施以援手。如果工黨需要新的領袖,那么*適合的人選一定是像他這種類型的。但在2006年,陸克文在工黨的同僚當中顯然缺乏足夠多的支持率來力助他成為領袖。而在聯(lián)盟關系的支持下,他和我則有機會成功。
在我們的聯(lián)盟陣營里,陸克文必須成為領導者,因為我深知自己并非工黨此時所需要的角色:我是一名女性,未婚而且是無神論者。我不會被公眾視為穩(wěn)妥型改革的代表人物。與陸克文合作期間,我接受了自己可能永遠都無法領導工黨的結局。我不是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野心而進入議會。當工黨2003至2005年度的領袖馬克·萊瑟姆(Mark Latham)從工黨辭職,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后,我參加了其后新一輪領袖的競選活動,但這僅僅是為了有機會闡述自己對工黨的文化和價值觀的看法,并不帶有任何獲勝的期望。
但在2006年,我開始另有企圖:在下一屆工黨政府的領袖層里,我希望能夠擔任一個關鍵角色。我對圍繞在金身邊那緊密而又排他的圈子感到失望,同時覺得自己如果能夠成為領袖,必定可以滿足而且超越該職位既定的職責。
另一方面,決定與陸克文組建所謂的“夢之隊”并不容易。我非常害怕他的暴脾氣:曾經(jīng)有一次,我在議會的策略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惹惱了他,結果散會后,他來勢洶洶地走向我,沖著我破口大罵。我的長期雇員米歇爾·菲茨杰拉德(Michelle Fitzgerald)在一旁聽見了,正準備過來勸導,陸克文已經(jīng)憤然離去。其實,米歇爾沒有必要保護我。陸克文除了說氣話并不會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盡管如此,這樣的暴脾氣也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他這樣的人會成為什么樣的領袖?
經(jīng)過深刻的思考,我的結論是,陸克文的性格缺陷源自他渴望得到支持和認同。艱難的童年生活將他塑造為一個渴望獲得關注和掌聲的男人。似乎在他內(nèi)心深處有這么一個空洞,只能用成功來填充,而且對他來說,政治膜拜能夠替代人性里*真摯的情感。
*終,我得出了一個肯定的結論:成為工黨領袖進而當選國家總理對陸克文來說肯定足夠了,他內(nèi)心對認同的渴望將會逐漸消失,而他身上的很多優(yōu)點也會漸漸顯露出來。畢竟,他是一個經(jīng)驗老到的政治家,有著成熟的世界觀,足以應付任何復雜的政策討論,他知道如何與媒體打交道,無愧于一個杰出的戰(zhàn)術家。他還經(jīng)常有一些出人意料的、體貼入微的行為。我的朋友奧伯恩(Michelle O’Byrne)曾經(jīng)告訴我,當她在2004年選舉中失去了巴斯選區(qū)的席位之后,陸克文不辭辛苦地設法前去拜訪并且安慰她。陸克文自己也曾在1996年的選舉中經(jīng)歷過類似的失敗,他曾如此解釋道:那種感覺很糟糕,當你接不到任何工作來電,當所有人都已經(jīng)遺忘了你的失敗,而你卻仍然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那么我在2006年對金的判斷是否錯了?恐怕是的。我曾經(jīng)認為他對反對黨的工作缺乏熱情,但事實上,或許是他對于選舉政治的考慮比當時我所能體會的更為細致周到。當時,我對未來失敗的可能性反復揣測,且極度擔憂,這種擔憂占據(jù)了我的內(nèi)心,讓我焦躁不安。金或許已經(jīng)判斷出我們即將贏得競選,深信我們的領先局勢會堅持到競選當日,所以特意以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出現(xiàn),而沒采取高強度的政治宣傳活動。
在政治領域,你沒有機會嘗試對照實驗。我們無法在當時得知,如果霍華德與金·比茲利兩人參選誰將勝出,或者比茲利政府將會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政績,而金又能夠在領袖的位子上堅持多久,誰將成為他的繼任者。
我能夠確認的是,我所做出的選擇將帶來變化。陸克文在反對黨任職期間曾極力拉攏各派系的領袖,尤其是新南威爾士州工黨右翼和眾多媒體巨頭。盡管如此,如果沒有我的介入,他所積累的這些工作也無法幫助他奪得工黨領袖的位置。我的責任便是把他推上領袖的位置。
2007年,陸克文成為工黨主要的選舉候選人。我之前對他的競選能力和全體選民對他的接受程度的判斷是正確的。但我對他擔任領袖職位之后的行事作風的評估,或者說,我對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的看法,卻被證實為大錯特錯。那些掌聲、贊同和愛無法填滿他的欲望。他不知滿足地渴望能在下一桿里擊打出更漂亮的一球。
2007年大選之前的籌備階段,我們并沒有輸?shù)羧魏位I碼。事實上,陸克文為提高聲望所付出的努力,為我們爭取了更多的人氣。所有人都參與了這場爭奪選票的狩獵。陸克文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旁人看來,這是令人震撼而又鼓舞人心的。在這方面,他顯示出了強大的戰(zhàn)術靈活性,堪稱得心應手。
陸克文通過政治營銷為他個人建立起“Kevin 07”的品牌,實屬布局巧妙的一步。這為我們的成功帶來了共鳴和能量,也帶來了一些不可能被實現(xiàn)的期望——畢竟陸克文只是一個普通人,而“Kevin 07”是他的宣傳外衣。對任何被品牌化了的人物來說,在真實和虛擬形象之間有著一條危險的鴻溝。
2007年11月24日大選的成功是甜蜜的。不可避免的是,現(xiàn)代競選活動對領導人風格的強調讓關注點從我與陸克文的“夢之隊”轉變?yōu)椤癒evin 07”。當然,我、韋恩·斯萬(Wayne Swan)和林賽·坦納(Lindsay Tanner)在競選活動中以工黨和聯(lián)邦政府的主要領導角色出
現(xiàn)。我成了澳大利亞史上**位女副總理。隨后的幾個月里,因在議會和黨政機關的表現(xiàn),我不可避免地成為政府內(nèi)第二重要的角色。
我的工作量是一般內(nèi)閣部長的兩倍,一人身兼教育部部長、就業(yè)和勞資關系部部長,以及新成立的社會接納部(旨在將政府所有的工作成果聯(lián)系起來以克服弊端)部長等多個職務。在那時,這可以說是個繁重的負荷,又是個值得終生引以為榮的機會。自1998年起,我一直為反對黨工作。經(jīng)過了漫長的9年,我不會錯過這次改革的機會。為反對黨工作的日子里,就像是坐在一艘政治快艇上。你能轉向、回退或者逼近任何具有新的政治利益的地方。陸克文非常擅長做這類事情。比如,某個清晨,當他在悉尼醒來后,讀報紙時突然發(fā)現(xiàn)在澳大利
亞霍巴特有一個絕佳的政治優(yōu)勢機會,他會立即跳上一架飛機趕過去。但運行政府更像是乘坐在“瑪麗皇后”號郵輪上——它龐大、強勁,卻不靈活。治國的藝術,就像是在描繪一張戰(zhàn)略路線圖,運用政府這艘巨輪的強大力量,來突破前路上波濤洶涌且困難重重的洋流。政府決策需要長期的思考、運作和方案規(guī)劃,其中也需要做出一些調整,不過我能夠感覺到政府真正的力量,并決定利用它來傳達工黨的政策方針和價值觀,尤其是用一個更公平的勞資關系系統(tǒng)來取代“工作選擇”法案,并且為我們的工作者提供更多新的接受教育的機會。
不幸的是,陸克文依然只想駕駛他的政治快艇。他擅長的是戰(zhàn)術,而不是策略。他享受著來自選民的“喜愛”和那些圍繞著自己的“心腹”的保護,卻沒有為自己所領導的政府決定一個前進的目標。
······
韌性-我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 相關資料
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朱莉婭•吉拉德頑強和富有張力的一面。
——《喧嘩》(Hoopla)
吉拉德的回憶錄以自己為中心,站在完全獨特和充滿優(yōu)勢的角度,用真實、詳盡、善辯和客觀的洞察力帶著我們了解政府生活。
——《衛(wèi)報》(The Guardian)
年輕的朱莉婭•吉拉德忙個不停:在學校學習,在父親工作的精神病院做作業(yè),或是在母親工作的養(yǎng)老院幫忙擺放桌子。她在這些方面的部分收獲,都體現(xiàn)在她執(zhí)政時期政府制定的那些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法律上。作為運作少數(shù)派政府的總理,作為澳大利亞的首位女總理,她應該被銘記。”
——《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
這本回憶錄極其坦率,它讓外界開始恰當?shù)卦u估朱莉亞•吉拉德的總理生涯以及她走到那個位置的過程,讓人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她在澳大利亞政治歷史中的地位。
——《安妮·薩默斯報道》(Anne Summers Reports)
韌性-我擔任國家總理的歲月 作者簡介
朱莉婭·吉拉德(Julia Gillard)
澳大利亞史上首位女總理,工黨成員。1961年生于英國威爾士,4歲時遷居澳大利亞。1989年取得墨爾本大學法律和文學雙學士學位。1998年當選為議會議員,先后擔任副總理、教育部部長、就業(yè)與勞資關系部部長等。卸任總理后熱心教育方面的公益慈善,并于2014年出任全球教育合作組織(Global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主席。2017年獲頒澳大利亞勛章,以表彰她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領域所做出的貢獻。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jīng)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