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唐賢三昧集匯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623316
- 條形碼:9787550623316 ; 978-7-5506-233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唐賢三昧集匯評 本書特色
★32開精裝,鳳凰出版社出版。
★王士禛,號漁洋山人,倡導神韻說風靡百余年,影響遍及海內外,號稱一代詩宗。
★周興陸,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教學與研究。兼任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副會長。
★本書由王士禛編選,周興陸輯著,共選43人400余首詩,其中選入王維110首,孟浩然48首,王昌齡30首,李頎36首,高適18首,岑參37首。
★本選本未收錄李白、杜甫的作品。王士禛自道,不選李杜是仿王安石《唐百家詩選》之例,因為他們作品太多,且選本又夥。
《唐賢三昧集》成書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刊行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是表現王士禛晚年詩學主張的一部盛唐詩選本。
王士禛對此選本頗為看重,據其門人俞兆晟《漁洋詩話序》記述,王士禛自陳平生論詩旨趣的變化,從少年時期“博綜該洽,以求兼長”,到“中歲越三唐而事兩宋”,再到晚年“以太音希聲,藥淫洼錮習,《唐賢三昧》之選,所謂乃造平淡之時也,然而境亦從茲老矣”。《唐賢三昧集》是王士禛出唐入宋,又回歸唐音的重要成果,可以說是其平生論詩的晚年定論。
《唐賢三昧集匯評》為王士禛編選的一部詩歌選本,分為三卷,共選43人詩400余首,其中選入王維110首,孟浩然48首,王昌齡30首,李頎36首,高適18首,岑參37首。
本書鮮明地體現了編選者的“神韻”詩學觀念。以康熙年間刻本為底本,參考吳煊、胡棠注本作簡要注釋,匯集各家評語,并從其他唐詩別集、總集中摘錄若干批語。
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唐賢三昧集匯評 內容簡介
《唐賢三昧集》為王士禛編選的一部詩歌選本,分為三卷,共選43人詩400余首,其中選入王維110首,孟浩然48首,王昌齡30首,李頎36首,高適18首,岑參37首。該集鮮明地體現了編選者的“神韻”詩學觀念! 短瀑t三昧集匯評/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的編撰以康熙年間刻本為底本,參考吳煊、胡棠注本作簡要注釋,匯集各家評語,并從其他唐詩別集、總集中摘錄若干批語。
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唐賢三昧集匯評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唐賢三昧集匯評 前言
新城先生既集古五、七言詩各如干卷,復有《唐賢三昧》之選。蓋選五七言者,所以別古詩于唐詩也。然詩至唐極盛矣,開、寶以還,盛之盛者也。選《唐詩三昧》者,所以別唐詩于宋元以后之詩,尤所以別盛唐于三唐之詩也。昔夫子刪《詩》,不斥鄭衛,而《三百篇》中有淫辭,無俚辭。俚之病,至于無所不盡,既無蘊藉淳蓄之意于中,則其于言也,求其依永而和聲,必不得矣。夫鄭聲之宜放,以其淫也,然其聲故在也。詩至于無所不盡而俚,將并其聲而亡之,而《風》《雅》委地矣。然今人之厭苦唐律者,必曰宋詩,且以新城先生嘗為之。此知其跡而不知其所以跡也。近藤元粹:論詩亦入三昧。先生自序此選,謂別有會于司空表圣、嚴滄浪之旨,錄盛唐詩尤雋永者,自王右丞而下得四十二人,以為此集。近虞山錢受之極論嚴“以禪喻詩”之非,而于高廷禮之分“四唐”,則案以當時作詩之歲月而駁之,曰燕公、曲江亦初亦盛,孟浩然亦盛亦初,錢起、皇甫冉亦中亦盛。夫詩不可以若是論也。余以《毛詩》考之,作誦之家父,見于桓公八年來聘,十五年來求車,為東遷以后之人矣,其于詩也,不害其為《小雅》!妒螂x》行役之大夫,及見西京之喪亂,嘗為東遷以前之人矣,其于詩也,不害其為王降而風。故初、盛、中、晚,亦舉其大概耳,而盛唐之詩,實有不同于中晚者。近藤元粹:議論圓活。非獨中晚而已,自漢魏及今,有過之者乎?蓋論詩之氣運,則為中天極盛之運,而在作者心思所注,則常有不極其盛之意,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詮”、“言有盡而意無窮”,辟之于禪,則正所謂“透徹之悟”也。不求之此,而但規模于浮響慢句以為氣象,而托之盛唐,此明嘉、隆以來稱詩者之過也,于前人乎何尤?或曰:然則唐文之與詩何如?曰:論詩于唐以后與文不同。古文自韓、柳始變而未盡,其徒從之者亦寡。歷五代之亂,幾沒不傳。宋初柳、穆闡明之于前,尹、歐諸人繼之于后,然后其學大行。蓋唐與宋相賡續而成者也。詩至中晚已小變,王元之輩名為以杜詩變西昆之體,而歐、蘇各自成家,西江別為宗派,至南渡而六義道喪,朱元晦至比之村劇。其間能以唐自名其家者,十無一二。論者謂反不如西昆之浮艷,其聲存也。近藤元粹:回顧起首。然則是集成而復唐已墜之響于千有數百年之后,庸詎非承學者之甚幸哉!余聞先生里居,著文溢百篇,嘗謂今之學唐宋為古文者,逐貌而失神,余文所以矯其敝。意者論文于今日,亦其當變之會乎?乃余數請而秘不以出也。故今所論列,止于此。慈溪姜宸英序。
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唐賢三昧集匯評 目錄
前言
唐賢三昧集序
唐賢三昧集序
卷上
王維
贈劉藍田
贈祖三詠
戲贈張五弟謹
奉寄韋太守陟
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思歸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送別
濟州送祖三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藍田山石門精舍
青溪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
丁寓田家有贈
渭川田家
春中田園作
過李揖宅
宿鄭州
西施詠
夷門歌
隴頭吟
老將行
桃源行
故人張謹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
聊獲酬之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寄荊州張丞相
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別業不見留之作
酬張少府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送李判官赴江東
送岐州源長史歸
同崔興宗送衡岳瑗公南歸
送丘為往唐州
送元中丞轉運江淮
……
王縉
裴迪
崔興宗
儲光羲
丘為
祖詠
盧象
卷中
孟浩然
王昌齡
劉音虛
常建
李頎
綦毋潛
王之渙
張子容
閻防
卷下
高適
岑參
崔顥
崔國輔
陶翰
王灣
薛據
崔曙
賈至
張謂
張旭
李嶷
萬楚
丁仙芝
沈千運
孟雲卿
元結
兀融
蕭穎士
李華
梁鏜
李收
古代文學名著匯評叢刊:唐賢三昧集匯評 節選
- 主題:
轉摘對《唐賢三昧集》的評價 - 正面評價 - 體現神韻:門人王立極跋文稱此書選詩“大要得其神而遺其形,留其韻而忘其跡,非聲色臭味之可尋,語言文字之可求也”,高度肯定了其對“神韻”的展現。 - 重申詩論:《四庫總目提要》認為王士禛等重申嚴羽之說,獨主神韻以矯時弊,是救弊補偏,各明一義,肯定了其在詩學理論上的價值。 - 負面評價 - 地理知識錯誤:閻若璩在《潛邱札記》中批評王士禛全不講地理之學,指出如張旭四絕句誤收為宋蔡襄詩,祖詠詩中誤以京水為涇水等多處錯誤。 - 濫改作品:趙執信在《談龍錄》中批評《唐賢三昧集》濫改“夸炫權勢”“淫詞”等作品,并駁斥王士禛“詩家惟論興會,道里遠近,不必盡合”的觀點,認為其不夠虛心。 - 價值意義:該書為研究《唐賢三昧集》以及王士禛的“神韻說”提供了豐富的資料,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該選集在歷史上的評價和地位,也為研究唐詩以及古代詩學理論的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參考。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