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語法的語義和形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59838
- 條形碼:9787100159838 ; 978-7-100-1598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語法的語義和形式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語言研究者、愛好者
本書考察分析了句法、語義、句式、篇章、語用等多個方面長期以來令海內外學者困惑的漢語問題。
漢語語法的語義和形式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名酷愛漢語的日本研究者以日語母語者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對漢語語法現象所做的觀察和解釋。 漢語屬于缺乏形態變化的典型的孤立語,同時也缺乏能稱其為純粹的語法形式的功能詞,虛靈的語法義大多以非顯性(covert)的形式隱形于詞匯或結構中。本書力圖找尋以往研究所忽視或未準確理解的各種“虛”的語義,闡明漢語各種“虛”的語義和與之對應的詞匯以及結構之間的關系,以重新梳理漢語語法體系為目標而展開一系列描寫性、理論性研究。本書由四部分內容構成:**部、直指(deixis)問題;第二部、體態問題;第三部、語態問題;第四部、句式問題。 本書是描寫漢語語法特征的語言個案研究,但針對語義和形式的對應情況,作者從自然語言的共性和個性的角度進行審視,力求對其特征展開更具普遍性、更有解釋力的描寫。
漢語語法的語義和形式 目錄
漢語語法的語義和形式 作者簡介
木村英樹,1953年生,日本京都人。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榮譽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漢語語義、語法。注重從語言普遍性和多樣性的視角出發,以對比語言學、認知語言學、功能主義的手法,分析漢語語義和形式的關聯及相關機制。 雷桂林,1993年8月至1997年7月,山東大學外文系日語專業。2000年4月至2002年3月,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言語科學情報科學專業碩士課程;2002年4月至2007年3月,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言語科學情報科學專業博士課程,博士(學術)學位。2009年4月至今,日本櫻美林大學言語系專任講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