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早期思想與他的新文學創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1035
- 條形碼:9787559811035 ; 978-7-5598-1103-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早期思想與他的新文學創作 本書特色
本書將魯迅早期思想與其新文學創作的關系系統地展現出來,克服了相關研究碎片化的現狀; 通過魯迅早期思想與其新文學創作關系的系統研究,探索了魯迅思想和創作的特殊性與規律性; 在方法上把比較文學文化元素共生和相互影響的本體論視野與史料實證和文本細讀結合起來,推進了魯迅研究方法論的綜合和更新。
魯迅早期思想與他的新文學創作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魯迅早期思想與他的新文學創作的關系展開,主要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通過考察魯迅在紹興時期和南京時期中西文化的奠基,*后在文化接受的邏輯過程中闡明魯迅在留日時期形成的早期思想,對其早期思想的知識譜系及核心內容進行了歸納整理。下篇以魯迅早期思想為軸心,追索了早期思想中的文化批評視角、“個”思想、純白人及烏托邦觀念在魯迅新文學創作中的繼承與變異。這一探索意在抓住魯迅一生的變與不變,充分理解魯迅新文學創作的延續性與新變,同時也為我們探索中國文化和社會現代化的出路提供啟示。
魯迅早期思想與他的新文學創作 目錄
導 論 1
上篇 魯迅早期思想的形成
**章 紹興時期:早期思想的中國文化奠基 15
**節 感性認同越文化 15
第二節 情感偏好神話英雄和繪畫 33
第三節 現代國族意識生發的基點 41
第二章 南京時期:早期思想的西方文化奠基 58
**節 初步認可西方自然科學基礎和進化論 58
第二節 接觸西方政治啟蒙思想 67
第三節 繼續關注傳統文化書籍 80
第三章 留日時期:早期思想的形成 86
**節 文化批評的三種視角 87
第二節 接受進化論的落腳點 93
第三節 認可尼采的“溫和”個人主義 97
第四節 “立人”思想的系統建構及新的“人”觀念 101
下篇 魯迅早期思想與他的新文學創作
第四章 早期文化批評視角的延續和變異 121
**節 早期文化批評視角在新文學創作中的表現 121
第二節 批判視角的轉向 145
第五章 “個”思想與魯迅小說人物形象 164
**節 “個”思想在《吶喊》中的文學化 165
第二節 “個”思想在《彷徨》中的彷徨 178
第三節 “個”思想在《故事新編》中的民族新生 201
第六章 “純白人”與魯迅的新文學創作 221
**節 “純白人”與魯迅小說 222
第二節 “純白人”與《朝花夕拾》 239
第三節 “純白人”與魯迅雜文 254
第七章 烏托邦與魯迅 271
**節 烏托邦的概念還原及魯迅與烏托邦的事實接觸 271
第二節 魯迅對烏托邦的運用及對其看法的思想史考察 276
第三節 魯迅新文學創作的烏托邦維度 290
結 論 306
主要參考文獻 311
后 記 323
魯迅早期思想與他的新文學創作 作者簡介
蔣永國,男,漢族,1974年生,陜西紫陽人。文學博士,2013—2015年在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任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比較文學、日本中國學、歐美文學、東方文學和魯迅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ji、省級、廳級、校級項目共7項;已出版專著《魯迅小說形象流變新論》(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與人合著《比較文學視域下的湖湘女性文學研究》(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在《文學評論》《中國比較文學》《魯迅研究月刊》《漢學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曾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北京語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等獎勵和榮譽。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