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2171
- 條形碼:9787519502171 ; 978-7-5195-021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 本書特色
柳思思著的《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的研究目標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分析歐盟氣候話語權中,“話語”與“權力”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二是從話語權博弈視角分析國際氣候談判爭端。話語是具體語言的運用,包括話語文本本身,話語文本的產生與影響,以及對話語文本的理解。三是闡釋歐盟氣候話語權產生及運作機理,剖析其中的影響因素與動力機制。四是在深入分析歐盟氣候話語權建構過程的基礎上,對中國在氣候領域提升話語權的路徑選擇建言獻策。在上述四個目標的指引下,筆者希冀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推動國際話語權理論研究的發展,同時探討如何增強話語影響力的分析框架與注意事項,為中國提出具有較高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 內容簡介
冷戰后的氣候議題領域成為行為體爭奪國際話語權的角斗場,建立對己有利的全球氣候話語規則和制度成為權力的重要來源。行為體在氣候話語爭奪戰中占據強勢地位恰恰是自身軟實力的*佳標簽。由此觀之,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京都進程”到2016年正式簽署的《巴黎協定》,歐盟通過輸出自身的氣候治理標準,憑借其獨特的氣候話語建構能力,占據了全球氣候話語權領域的引領地位。《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作者柳思思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闡述了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歷程,解讀其獨特的氣候話語權建構與傳播之路,在此基礎上,作者分析了中國建構氣候話語權的戰略設計,并為中國究竟如何增強氣候話語權提出了具體建議。
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 目錄
歐盟氣候話語權的建構及對中國的啟示研究 作者簡介
柳思思,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政黨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北京市屬高校青年拔尖人才(編號:CIT&TCD201804063)。柳思思作為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等級別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14項,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1項。柳思思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科研立項2項、市級科研立項4項。在國內一級出版社出版著作多本,在《世界經濟與政治》《外交評論》《現代國際關系》《當代亞太》《國際論壇》《德國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數十篇,其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人大復印資料》《紅旗文摘》等全文轉載,2015年其政策報告被國務院相關處室采納,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獲得北京市科研成果獎勵和榮譽多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