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文字的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01699
- 條形碼:9787520501699 ; 978-7-5205-016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字的源流 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各個領域都熠熠閃光,文史著述燦若星辰。遺憾的是,“五四”以降,中華傳統文化被棄之如敝屣,西風一度壓倒東風!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我們在激蕩的世界文化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因此,國人需要文化自覺的意識與文化自尊的態度,更需要文化精神的自強與文化自信的彰顯。有鑒于此,我社以第五編輯室為班底,在社領導的統籌安排下,在兄弟編輯室的通力合作下,在文化大家與學術巨擘的傾力襄助下,耗時十三個月,在浩如煙海的近代經典文史著述中,將這些文史大家的代表作、經典等遴選結集出版,取名《文史存典系列叢書》(擬10卷),每卷成立編委會,特邀該領域具有標志性、旗幟性的學術文化名家為主編! 〗浀洳皇浅橄蟮姆枺且黄黄唧w的文章,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更有學術傳承的崇高價值。此次推出**輯五卷,包括文物卷、考古卷、文化卷、建筑卷、史學卷。文物卷特請謝辰生先生為主編,透過王國維、傅增湘、朱家溍等諸位先生的筆端,擷取時光中的吉光片羽,欣賞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考古卷特請劉慶柱先生為主編,選取梁思永、董作賓、曾昭燏先生等諸位考古學家的作品,將歷史與當下凝在筆端,化作一條紐帶,讓我們可以觸摸時空的溫度;文化卷特請馮驥才先生為主編,胡適、陳夢家、林語堂等諸位先生的筆鋒所指之處,讓內心深處發出自我叩問,于夜闌人靜處回響;建筑卷特請吳良鏞先生為主編,選取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等諸位哲匠的作品,遍覽亭臺、樓榭、古城墻,感嘆傳統建筑工藝的“尺蠖規矩”;史學卷特請李學勤先生為主編,跟隨梁啟超、陳寅恪、傅斯年等諸位史學大家的筆尖游走在歷史的長河中,來一番對悠悠歲月的探源! ⌒枰f明的是,限于我們編輯的學識,加之時間緊促等緣故,遴選的文章未必盡如人意,編選體例未必盡符規律,編校質量未必毫無差錯,但是謹慎、認真、細致與用心是我們編輯恪守的宗旨,故此敬請方家不吝指謬。
文字的源流 目錄
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
說玨朋
說俎
釋昱
釋旬
釋西
釋物
金文
兩周金石文韻讀
觀堂古金文考釋
鐘鼎叢考
釋史
釋由
釋辭
諸字釋義
戰國古文
戰國古文諸篇
簡牘帛書
簡牘檢署考
《齊魯封泥集存》序
《流沙墜簡》序
漢晉簡牘研究
石刻
魏石經殘石考
魏石經考及后代石刻考
文字的源流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1927),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浙江海寧人。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研究數十載,是近代中國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與梁啟超、陳寅恪和趙元任合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是著名的“甲骨四堂”(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郭沫若字鼎、董作賓字彥堂)之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