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傳承,是一種偉大的力量—2018總署農家書屋推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052203
- 條形碼:9787548052203 ; 978-7-5480-5220-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承,是一種偉大的力量—2018總署農家書屋推薦 本書特色
限于電視篇幅,許多精彩的文化閃光點和人物故事在紀錄片《傳承(**季)》中無法得以全面的展示,中國中央電視臺編的《傳承》圖書的出版適當填補了知識和故事的空白,讓人們對傳承人背后厚重的文化和精彩的故事有了更多、更全面的理解。無限精彩的故事,無限精深的傳統文化,從書中的影像與文字出發,等待著您去發現、品味,并且融入其中。
傳承,是一種偉大的力量—2018總署農家書屋推薦 內容簡介
《傳承(**季)》是中央電視臺大型人文紀錄片《傳承》的同名圖書,這是一部反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弘揚中華民族傳承力量的紀錄片。圖書精選紀錄片中海峽兩岸近40位民間傳承人的精彩技藝和人生故事,包括涼茶、鉆木取火、呼麥、少林功夫等非遺項目,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文化延伸,深入挖掘,以一個個真切動人的故事。中華傳統文化在海峽兩岸的傳承,也展示了兩岸人民的同宗同源、文化血脈緊密相連。 傳承的根本動力在于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智慧超群、才華在身、技藝高超,他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黃土地上燦爛的文明集萃般地表現在他們身上,并靠他們代代相傳。有的一傳數百年,有的衍續上千年。這些文化傳承人的人生追求、思想境界和生活情趣,集中體現了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風采,弘揚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傳承精神。
傳承,是一種偉大的力量—2018總署農家書屋推薦 目錄
古老而特別的生存方式——飛鎳捕魚
古法鍛制,君子之風——龍泉寶劍
化干戈為利器——金門菜刀
走街串巷,不老“跑鐵——章丘鐵匠習俗
信服勇者,與神靈溝通的特權——苗族絕技上刀梯
第2章 木萬物生命之本
寄托永生長壽——徒手攀巖懸棺絕技
木頭、馬尾、草原、樂聲——馬頭琴
鼓聲如驚雷,一動傳千里——臺灣響仁和鼓
敬樹為神,與樹同生——岜沙苗寨成人禮
片丹心刻汗青——留青竹刻
第3章 水民族的文化品格
遇大浪,走浪尖——黃河上的羊皮筏子
日曬夜露,生態交融——先市醬油
純凈而神圣的洗溶——瑤浴
歷經滄桑,苦澀回甜——王澤邦涼茶
靠天吃水——西北水窖
第4章 火文明與智慧的象征
用純凈的火繁衍生息——鉆木取火
碧綠似猜翠的土堿——堿子
千年不斷的客火——景德鎮瓷窯
仰望夜空,祈福賞燈——臺灣平溪天燈
一燈一世界——青海佛燈
第5章 上生存資源的饋贈
祭拜祖先的盤王儀式——瑤族黃泥鼓舞
進村不見房,遍地是坑道——地坑式洞
原始森林尋”國寶——長白山野山參
釉作畫,滋彩流光——臺灣寶石釉陶畫
純凈無我的匠心旅程——熱貢泥塑
傳承,是一種偉大的力量—2018總署農家書屋推薦 節選
《傳承(**季)》: 漢沽,位于天津東郊,瀕臨渤海灣,古名“小鹽河”,如今是天津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占天時地利、物華天寶之優,自古享鹽魚之利,除熬鹽曬鹽外,還以海洋捕撈為生,因此產生了天津海洋文化的典型藝術形態——“漢沽飛镲”! ★锸且环N金屬響器,聲音洪亮,傳播很遠。根據資料記載,漢沽飛镲產生于清朝光緒初年。漢沽一帶的漁民為了擴大捕攜能力,常常搭伴組船出海,他們在茫茫大海中遇見魚群時,各船紛紛敲镲擊鼓,魚蝦聽到熱鬧的聲響便圍攏過來,漁民就能輕松捕獲更多。發現這個集體協作的秘密之后,漢沽漁民家家船上備有飛镲,漁民們把敲镲擊鼓作為漁情通報、撒網收網及漁船進港后告知家人的信號,把這種方法叫飛镲捕魚,也稱之為“打喜”。 民國年間,漢沽高家堡村村民經常遭到海搶子(海匪)的搶掠,進入冬月休船季節后,村民請來形意拳術大師唐維祿傳授形意拳武藝,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形意拳文化的融人為漢沽飛镲注人了新的文化活力,隨后,從1934年開始,他們開始把镲、鐃、鈸、鼓相融匯為一體。這其中有一次獨特的機緣,漢沽高家堡村村民高振嵐、高振先、高振軒、高振奎四兄弟到遵化景忠山朝圣碧霞元君娘娘,見廟中老方丈到碧霞宮前祭祀時揮舞銅鈸,做擊打翻飛多種動作,四人隨即拜師學藝;卮搴,他們將“打喜”搬上陸地,開始應用于宗教儀式或慶典活動,并與漢沽地區家喻戶曉的形意拳武術動作相融合,在不斷實踐中衍編成了獨具海洋特色的“漢沽飛镲”。 漢沽飛镲歷經100多年的歷史,如今已遍及漢沽轄區大街小巷和田間地頭,早已超出沿海漁村的范圍,但仍保留著沿海漁村的風采。特別是漢沽地區的長蘆鹽場、楊家泊鎮、河西街、蔡家堡等群眾自發的飛镲隊,在繼承傳統表演技藝的基礎上,將大鼓、大鐃有機結合,邊演奏邊耍镲,做出各種優美的動作。原本并不復雜的打擊樂器,在這里已經發展為集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武術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傳統民俗藝術。2006年,漢沽飛镲成為天津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8年人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w滿宗,今年66歲,是漢沽有名的船把頭,打了一輩子魚的他另外一個身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漢沽飛镲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在茫茫海上,漢沽漁民仍沿用飛镲這種古老而特別的方式捕魚,表現出漁民劈波斬浪、奮勇向前、勇敢無畏的氣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大海的深情! r值2月,渤海的休漁期結束了。天津漢沽的漁民們進人新一年的工作季節。凌晨4點,趙滿宗準備出發,他必須趕在潮水漲起來之前到達碼頭。 “走吧,哥幾個,上船了,上船了!壁w滿宗招呼著一起出海的漁民兄弟。每次出海打魚,趙滿宗十分掛念家人。他說,總是出遠海,一般都得個把月才能返航回家。漁船上的日子,平時要是好天氣就沒事兒,一旦遇到刮風下雨、 雷電交加的時候,海水呼嘯終日,伴隨著耳邊的狂風,心眼都不由得揪在一塊。漢沽流行著一句民間諒語:姑娘不嫁打漁郎。說的就是海上充滿風險,艱苦的生活讓姑娘們望而卻步。 離開海岸線,是對人的一大考驗,但對于老趙來說,機遇和誘惑恰恰就在深海之中。漁民外出打魚,一是看氣候,二看水面。趙滿宗打魚經驗非常豐富,根據不同形態的水面,可以比較精確地判斷魚群位置。緊接著,他便行船奔著魚群方向開去! 〔澈J屈S渤海漁業的搖籃,是多種魚、蝦、蟹、貝類繁殖、棲息、生長的良好場所,故有“聚寶盆”之稱。渤海,古稱滄海,又因地處北方,也有北海之稱。它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遼東半島南端老鐵三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遙相對峙,像一雙巨臂把渤海環抱起來,岸線所圍的形態好似一個葫蘆。渤海面積較小,有77000多平方公里,海峽口寬59海里,有30多個島嶼。其間構成8條寬狹不等的水道,扼渤海的咽喉,地勢極為險要,是京津地區的海上門戶。 . 渤海沿岸河口淺水區營養鹽豐富,餌料生物繁多,是經濟魚、蝦、蟹類的產卵場、育幼場和索餌場,而中部深水區既是黃渤海經濟魚、蝦、蟹類洄游的集散地,又是渤海地方性魚、蝦、蟹類的越冬場。在這里,浮游植物年生產量1.4億噸,魚類年生產量49萬噸,對蝦、毛蝦、小黃魚、帶魚是*重要的經濟種類! ≮w滿宗17歲隨父親上船捕魚,到現在已有49年,他熟悉渤海的每一片海域。經過8個多小時的航行,今天的捕魚開始了。 如何獲取海洋的魚類資源,漢沽漁民有自己的秘訣,他們用飛镲捕魚這種古老而特別的方式!扒玫糜旨睖,越響,越快,這樣才能促使魚蝦奔向咱們來。”趙滿宗在遇見魚群的**時間,帶領各船敲镲擊鼓。漁民們打的鼓點是漢沽海上自古以來傳下來打的鼓點,名叫“吵子”。魚蝦聽到熱鬧的聲響,就會圍攏到一起,趙滿宗他們就能輕松捕獲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