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yōu)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yōu)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朵云封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200136302
- 條形碼:9787200136302 ; 978-7-200-1363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朵云封事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裸脊鎖線,北京出版社出版
★ 原“中央博物院”前輩,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中國著名藝術(shù)史家,“東巴文化之父”李霖燦先生之子李在中整理
★ 詳細追述了李霖燦及中央博物館舊人在大陸和遷臺后的生活、學術(shù)情況,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偉大人物的風采
★ 梳理了中央博物館從籌建、避難、還都、遷臺、并入臺北故宮的經(jīng)過,讓我們領(lǐng)略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 收錄了大量圍繞臺北故宮的人事、舊事的回憶,以及文物保護、考古研究的一些記錄
朵云封事 內(nèi)容簡介
在《朵云封事》一書中,作者李在中以其父李霖燦先生“中央博物院的悲劇——記博物院事業(yè)中一項理想的真精神”一文作為出發(fā)點,結(jié)合近70年親歷親聞,通過不斷收集“中央博物院”的一手檔案與圖片、整理父親李霖燦先生的日記和書信、向父執(zhí)輩們請益及、走訪兩岸同輩兄長,用15年的時間寫出30篇文章。以純粹的情感、客觀的論點,將1933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之后到1965年并入臺北故宮博物院間所經(jīng)歷的暫駐李莊、渡海東遷、蟄藏北溝與合符雙溪等各個階段,做了較為完整的還原與講述。 “朵云”和“封事”都有著十分風雅的典故。朵云的講法,來自唐朝的能臣韋陟在信函*后寫得像幾朵云彩的署名,后來演繹成信紙的雅稱;封事的本義,即密封的奏折,后世引申為信封的意思。撕開中國近歷史的信封,蔡元培、董作賓、李濟、傅斯年、曾昭燏、李霖燦……這些文人的學術(shù)堅守與悲歡離合,躍然紙上。而那些早已走遠的往事,就如朵朵美麗的云彩,雖消逝,卻已成為我們共同的民族記憶。 本書是了解當代中國文博早期歷史和事業(yè)的重要文獻。
朵云封事 目錄
目? 錄
前 言 / 1
“中央博物院”的悲劇
——記博物院事業(yè)中一項理想的真精神(李霖燦) / 1
經(jīng)師與人師
——從李霖燦先生日記中的董作賓先生言行來談 / 11
白水臺與阿明洞 / 67
瀘沽湖挽歌 / 88
綠雪齋主李晨嵐 / 97
才高直樸的納西族東巴和才 / 120
奉科學研究為圭臬,開創(chuàng)新學術(shù)的新天地!
——記“中央博物院”在李莊的燦爛歲月 / 151
“中央博物院”的甲骨坑模型 / 164
半山園的兩院聯(lián)展與南薰殿舊藏歷代帝后像 / 173
勝利還都與上海和平博物館 / 184
圓緣下關(guān) / 195
內(nèi)戰(zhàn)與逃難 / 212
來臺初期 / 221
吉峰山下的北溝往事 / 235
文物清點與甲骨書契 / 263
篳路藍縷風雨路,吉峰歲月未蹉跎!
——淺述兩院遷臺后在北溝時期的學術(shù)研究發(fā)展概況及其后續(xù)影響 / 274
憂道不憂貧
——傅斯年的教育理想與棉褲子 / 299
安順牛場 / 308
海外存知己,邊秋一雁聲!
——1961年“中國古藝術(shù)品赴美展覽”的后續(xù)影響 / 322
雜談《中華文物》這本展覽目錄 / 343
蔣復璁與早期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學術(shù)研究 / 359
故宮的小獅子與故宮的大獅子 / 369
臺北故宮博愛鼎的前世今生 / 378
多黍多稌 / 393
風箏飛在藍天上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文人建筑師黃寶瑜先生 / 403
南京中山陵的中山先生雕像與臺北故宮的中山先生銅像 / 430
天地之大,人猶有憾焉! / 450
李莊北京七十年 / 453
“史景感懷”與“實境研究” / 462
蕩胸生層云,一覽眾山小!
——潘天壽先生的天雨流芳 / 480
朵云封事 節(jié)選
朵云封事 作者簡介
李在中,中國藝術(shù)史專家李霖燦之子,長期研究“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發(fā)展歷史,并兼及抗戰(zhàn)時期邊疆文史研究,多年來致力于文化交流活動。
- 主題:評價書的內(nèi)容
《朵云封事》是一部深刻反映當代中國文博早期歷史與事業(yè)的力作,作者李在中以其深厚的家學淵源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通過豐富的史料與細膩的情感,還原了“中央博物院”從籌建到并入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跌宕歷程。書中不僅記錄了老一輩文物工作者的堅守與奉獻,更展現(xiàn)了他們在戰(zhàn)亂與動蕩中保護國家文化瑰寶的非凡勇氣與智慧。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jīng)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