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9241046
- 條形碼:9787109241046 ; 978-7-109-2410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從事高價值農產品生產經營的農戶——西瓜主產區瓜農為對象,利用農戶調查數據,采用計量經濟學等實證分析方法與規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不同經營規模、不同區域、不同種植模式農戶生產經營行為特征及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具體以農戶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作為研究的具體內容:產前的種植決策行為、產中的農戶生產技術效率、產后的銷售行為,以及貫穿產前、產后、產中的風險認知及規避行為。以期為引導農戶提高高價值農產品農戶生產效率和市場適應力與競爭力,提供理論與實證依據。
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 目錄
**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問題
1.1.3 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標與研究的基本思路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 本書組織結構
1.4 研究假設與方法
1.4.1 研究假設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界定
1.5.1 研究對象
1.5.2 數據來源
1.5.3 概念界定
1.6 創新點與不足
1.6.1 創新點
1.6.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關于農戶行為的研究
2.1.1 農戶行為理論與發展
2.1.2 農戶模型的應用與發展
2.1.3 相關主題
2.2 關于西瓜生產經營方面的研究
2.2.1 國外關于西瓜生產經營方面的研究
2.2.2 國內關于西瓜生產經營方面的研究
2.2.3 其他關于農戶高價值農產品生產經營方面的研究
2.3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理論基礎與研究框架
3.1 農戶行為的經濟學理論基礎
3.2 西瓜生產特性的經濟學分析
3.2.1 西瓜生產的資產專用性
3.2.2 西瓜銷售的頻繁性
3.2.3 西瓜銷售的不確定性
3.3 農戶生產經營行為分析框架
3.3.1 農戶高價值農產品生產經營行為的一般特征
3.3.2 農戶技術效率與技術選擇行為
3.3.3 農戶風險行為的一般理論
3.3.4 交易成本與農戶銷售行為
3.4 分析視角:不同經營規模與不同區域
3.4.1 不同經營規模分析視角的理由
3.4.2 不同經營規模劃分的依據
3.4.3 不同區域不同種植模式分析視角的理由
3.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農戶西瓜種植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4.1 樣本和數據
4.2 中國西瓜產業發展現狀
4.2.1 中國西瓜生態區域分布
4.2.2 全國及主產省份西瓜種植業發展情況
4.2.3 調研區域西瓜種植戶生產行為基本情況
4.3 農戶西瓜種植動因及面積調整的描述性分析
4.3.1 農戶西瓜種植初始動因分析
4.3.2 農戶種植面積調整原因分析
4.4 理論框架與實證研究方法
4.4.1 理論框架
4.4.2 實證研究方法
4.5 農戶種植決策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計量結果分析
4.5.1 基本計量檢驗
4.5.2 模型結果與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農戶生產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5.1 理論分析與模型構建
5.1.1 生產技術效率模型與方法
5.1.2 實證模型構建
5.2 數據來源與統計描述
5.3 不同規模農戶生產技術效率估計
5.4 不同規模農戶生產技術效率影響因素估計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農戶銷售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6.1 農戶市場信息獲取行為
6.1.1 農戶銷售信息獲取行為基本特征
6.1.2 農戶特征與銷售信息來源分析
6.2 農戶銷售途徑選擇行為
6.2.1 不同規模農戶銷售渠道選擇行為
6.2.2 不同地區農戶銷售渠道選擇行為
6.3 交易成本對農戶銷售行為的影響
6.3.1 農產品銷售方式的界定
6.3.2 數據、模型與變量選取
6.3.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農戶風險認知及規避行為
7.1 數據來源與農戶基本情況描述
7.2 農戶生產經營風險來源
7.2.1 總體情況
7.2.2 不同規模農戶生產經營風險來源
7.2.3 不同種植模式農戶生產經營風險來源
7.2.4 不同地區農戶生產經營風險來源
7.3 農戶市場信息獲取行為與市場風險
7.4 農戶風險規避對策選擇行為
7.4.1 總體情況
7.4.2 不同經營規模農戶風險規避策略選擇行為
7.4.3 不同地區農戶風險規避策略選擇行為
7.4.4 不同種植模式農戶風險規避策略選擇行為
7.4.5 農戶采用新品種規避行為
7.5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8.1 主要研究結論
8.2 政策建議
8.2.1 重視農戶人力資本投資,多渠道提高農戶素質
8.2.2 連接農戶與市場,培育和完善多層次的農業市場服務組織
8.2.3 加強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和基礎設施投資
8.2.4 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創新農業保險供給
8.2.5 做好產業規劃,引導農戶高價值農產品生產向優勢區域集聚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 節選
《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 1.1.1.3 農戶經營市場化是理論關注的重要研究課題 我國農戶在農業市場化改革前被限定于農業生產環節。市場化改革后,農戶重新作為獨立的生產經營主體,進入到市場交換體系中。我國農戶生產目標逐漸由滿足自身需求向以滿足市場需求轉變。目前我國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發展現代農業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導向,不斷提高農業經營市場化程度的過程。農戶經營市場化能從根本上改變農產品結構性剩余的狀況。農經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在農業市場化不斷深入背景下,如何更為科學的決策,減少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提高農戶經營的市場化程度,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增強農戶市場風險防范和化解能力。 西瓜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其生產供求早在1984年就開始轉為市場調節,是我國市場化程度*高的農產品之一。據粗略估計,中國西瓜種植的商品率約在95%以上。隨著西瓜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消費升級,西瓜供需總體呈現出供過于求的態勢,并伴隨結構性、季節性短缺,西瓜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西瓜種植的比較收益降低,市場方面的問題更為棘手。新農業時代的農民將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接受考驗,面臨著如何適應市場自由化、經濟全球化深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從多層面、多視角提高農戶經營的市場化程度,是增強農戶微觀經營效率、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需要,是關系到我國宏觀經濟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本研究以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西瓜產業為具體對象,來探討這一問題。 1.1.2 研究的問題 農戶行為研究一直是農經界關注的重點,目前已積累了大量而有益的文獻,但這些關于農戶行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不足,主要關注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戶行為,而對市場化程度高的經濟作物關注不夠;主要關注農戶的生產行為或消費行為,對農戶市場行為關注不多,或是對農戶市場行為有關注,但忽略了市場行為與生產行為是緊密相連的。同時,已有農戶行為的實證研究由于采用的數據及處理方法、模型設定等的不同,研究結論存在較大的分歧。在農業市場化進程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農戶面臨諸多的市場挑戰,如何提高農戶對市場的適應能力,減少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增強農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提高競爭力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得到科學回答。西瓜是我國市場化程度*高的農產品之一,在20世紀80年代初其市場已經放開,供需由市場調節,是研究農戶市場行為較好的依托對象。西瓜作為一種高價值農產品,其生產具有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特征,在目前西瓜市場總體上供過于求,結構性、季節性短缺的背景下,尤其要注意市場方面的變化。基于此,《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將對農戶的生產和市場行為加以系統研究,以尋求系統解決農戶西瓜生產經營及產業發展問題的對策。《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四個方面的研究: **,西瓜作為我國市場化程度*高的農產品之一,其生產者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做出進入或退出的生產決策,其農戶決策行為是否擺脫了“生存倫理**”,表現出市場理性?進一步講,農戶在市場化背景下,其農產品生產決策行為的表現及其關鍵影響因素是什么? 第二,農村市場化改革的關鍵在于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王鈺,2003)。農戶的生產行為主要體現在投入產出的技術關系和技術選擇兩方面。農戶生產效率作為反映農戶生產行為的重要指標,農戶西瓜生產的生產效率如何?不同規模、不同地區、不同種植模式農戶的生產效率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
農戶西瓜生產經營行為研究 作者簡介
文長存,1987年生,湖北巴東人,管理學博士,現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7年畢業于中國農業科學院,獲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農村發展戰略研究、農業經濟理論與政策等。近年來以首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4篇。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業技術進步模式對我國糧食生產能力的影響評估”(71273263)、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CARS-26-2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食品價格波動周期及平抑機制研究”(12BJYl05)等項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