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25761
- 條形碼:9787122325761 ; 978-7-122-3257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 本書特色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教材是與“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guī)劃教材《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第三版)(趙由才等編)相互配套的,共有41個實驗,主要內容包括生活垃圾、危險廢物、一般工業(yè)廢物、建筑廢物、城市污泥等的單項或組合處理技術。絕大部分實驗是由學生自行操作的,也有一些難度較大的實驗是模擬性質的。《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可作為高等院校環(huán)境工程、市政工程專業(yè)學生的實驗用書,也可供從事固體廢物處理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 內容簡介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與主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 家 級規(guī)劃教材《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第三版)》(趙由才等編)相互配套,為配合我國環(huán)境工程、市政工程的專業(yè)認證課程編寫。教材編寫人員將自己多年科研實踐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與時俱進的固體廢物實驗教材。《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中大部分實驗是單項處理技術或者其組合,可以由學生自行操作;極少數難度較大的實驗采用模擬形式出現(xiàn),可以作為教材理論知識的延伸參考。通過對學習《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 目錄
實驗二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10
實驗三生活垃圾熱值測定15
實驗四生活垃圾收集線路推演20
實驗五生活垃圾滾筒篩分選22
實驗六生活垃圾風力分選26
實驗七生活垃圾制復合板材31
實驗八有機垃圾堆肥過程模擬裝置操作34
實驗九有機肥腐熟度表征(發(fā)芽率、外觀檢驗等)37
實驗十有機垃圾厭氧發(fā)酵產甲烷42
實驗十一厭氧發(fā)酵沼液和沼渣生物毒性判斷45
實驗十二生活垃圾爐排焚燒爐模擬裝置操作48
實驗十三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爐模擬裝置操作50
實驗十四布袋除塵器性能測定52
實驗十五垃圾焚燒爐渣的利用(制磚)57
實驗十六污泥的熱解60
實驗十七污泥厭氧發(fā)酵產氫63
實驗十八污泥的脫水67
實驗十九污泥的干燥70
實驗二十危險廢物重金屬浸出毒性鑒別實驗74
實驗二十一危險廢物飛灰的藥劑穩(wěn)定化實驗76
實驗二十二危險廢物飛灰的水泥固化78
實驗二十三危險廢物回轉窯焚燒過程模擬裝置操作81
實驗二十四危險廢物配伍與以廢治廢83
實驗二十五固體廢物填埋場防滲層的鋪設85
實驗二十六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防滲層滲透性能測試87
實驗二十七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防滲層滲漏測試及地下環(huán)境污染動態(tài)監(jiān)測93
實驗二十八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封場設置97
實驗二十九礦化垃圾的表征101
實驗三十礦化垃圾反應床處理垃圾滲濾液實驗112
實驗三十一礦化垃圾固定床穿透曲線的測定115
實驗三十二礦化垃圾中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119
實驗三十三建筑垃圾表征與利用(制磚等)123
實驗三十四煤矸石燃燒性能測定125
實驗三十五粉煤灰作為路基材料配制127
實驗三十六煉鋼廠含鋅煙塵的處理及鋅資源回收132
實驗三十七廢酸渣和廢堿渣的中和處理135
實驗三十八鋼渣用作印染廢水處理的吸附劑139
實驗三十九粉末固體廢物自然堆積密度測試實驗142
實驗四十粉末類危險廢物壓縮密度實驗145
實驗四十一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玻璃化熔融實驗147
參考文獻149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實驗-第二版 作者簡介
趙由才,同濟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 博導, 1996 年 1 月起任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 同濟大學 , 南京大學 ) 副主任,教授, 1999 年 6 月起被聘為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博士生導師。 1984 年從四川大學化學系畢業(yè)后到北京中關村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1989 年 12 月起在復旦大學化學系作博士后研究, 1991 年 10 月到同濟大學工作至今。在生活垃圾填埋場穩(wěn)定化、填埋場中礦化垃圾利用原理與技術、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泥填埋技術、危險廢物固化和氧化鋅礦清潔生產與資源利用方面作了創(chuàng)新性研究工作。 1993 - 1999 年期間,趙由才教授先后在瑞士 Paul Scherrer 研究院(瑞士國家實驗室)、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工與環(huán)境工程系、美國新奧爾良杜蘭大學環(huán)境衛(wèi)生科學系和希臘阿里斯多德大學無機化工實驗室作近 4 年的訪問學者和訪問教授。 趙由才 1995 年獲歐盟 Marie-Curie (瑪麗 - 居里)獎學金,入選國家教育部 ( 教委 ) 跨世紀優(yōu) 秀人才、上海市科技 ” 啟明星 ” 人才計劃和 “ 啟明星后 ” 人才跟蹤計劃,被評為上海市優(yōu) 秀青年教師。 擔任《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環(huán)境化學》、《環(huán)境工程》、《過程工程學報》、《同濟大學學報 - 自然科學版》雜志編委、《蘇州科技學院學報》顧問,華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和博導、江蘇工業(yè)學院、南京化工大學、石油大學(北京)兼職教授,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城市垃圾處理專家委員會專家和中國建設部市政公用行業(yè)專家委員會環(huán)境衛(wèi)生專家組專家、上海市 “ 十五 ” 期間科技發(fā)展重點領域技術預見專家,上海市環(huán)衛(wèi)局科技顧問。 主持的《大型灘涂型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與運營關鍵技術研究》、《大型垃圾填埋場土地綜合利用研究》和《上海市老港填埋場垃圾穩(wěn)定化工程研究》分別獲上海市 2004 年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 2000 年和 2003 年科技進步三等獎。 作為專家參加了全國各地 100 多座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危險廢物填埋場、生活垃圾焚燒廠的預可、工可和初步設計審查工作和多座城市的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規(guī)劃、城市環(huán)境規(guī)劃審查工作以及一些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設置與評估審查工作。 他目前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城市生活垃圾與危險廢物處理與資源化以及貧鋅礦的清潔生產工藝。多年來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國家 “863” 專題項目 “ 生活垃圾填埋場中礦化垃圾的綜合利用技術 ” ,教育部 “ 跨世紀優(yōu) 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 ” 項目 “ 大型垃圾填埋場封場后垃圾和土地的利用研究 ” , 4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多項國際合作項目,如中國 - 瑞士國際合作項目 “ 生活垃圾焚燒過程中重金屬的分布與控制技術研究 ” 和 “ 中國(上海) - 瑞士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技術交流與合作研究 ” ,中國 - 希臘國際合作項目 “ 兩國固體廢物和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交流與合作 ” 和 “ 重金屬廢水處理新技術研究 ” ,中國 - 新加坡合作項目 “ 煉鋼廠煙塵處理技術研究 ” 等,上海市科委 “ 啟明星 ” 和 “ 啟明星后 ” 人才計劃項目 “ 垃圾焚燒所產生的有害氣體的治理及利用研究 ” 和 “ 填埋場中垃圾的綜合利用研究 ” ;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 “ 礦化垃圾資源化再生循環(huán)利用成套技術與工程示范 ” 、 “ 泔腳厭氧發(fā)酵綜合利用成套設備與技術研究 ” 以及 “ 污泥作為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覆蓋材料的工程應用研究 ” ,多項上海市環(huán)衛(wèi)局項目如 “ 上海市老港填埋場垃圾穩(wěn)定化工程研究 ” 、 “ 老港垃圾填埋場滲濾水的封閉化處理技術研究 ” 、 “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殘渣處理 ” 和 “ 上海市容環(huán)衛(wèi)管理和行業(yè)發(fā)展與發(fā)達國家城市的比較研究 ” 等。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