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包郵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時間:2018-07-01
開本: 16開 頁數: 496
本類榜單:教材銷量榜
中 圖 價:¥68.1(8.6折) 定價  ¥7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版權信息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本書特色

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第九輪規劃教材53種的修訂,將全面貫徹落實全國醫學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63號文),加快構建規范化、標準化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醫學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遵循高等教育規律、醫學人才成才規律和中國醫學教材建設規律,打造高質量高水平的醫學精品教材。本套教材為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第九輪規劃教材,是我國醫學教育領域起步*早、歷史*悠久、修訂版次*多的權威、規范、科學、經典的*規劃教材。第八輪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經4年時間,修訂再版是學科知識及醫學教育發展的需要。本次修訂將根據醫學教育發展的需要,注重課程體系的優化改革和教材體系建設的創新,并繼續堅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編寫原則,更新內容,體現繼承與發展。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內容簡介

楊寶峰、陳建國主編的《藥理學》第9版的教材修訂涵蓋紙質教材、數字資源以及平臺功能,采用“融合教材”編寫方式進行。紙質教材繼續保持“精、新”特色,緊跟醫藥學*新理論發展,增加了近5年已確證的新理論及新知識,緊密結合臨床實際,汰除陳舊理論及藥物,隨當前疾病譜改變增加了臨床多發病及高發病的治療藥物,如增加“抗骨質疏松藥”一章;內容涵蓋執業醫師、執業藥師、研究生及繼續教育考試的知識點,教材應用性強;參考我國醫藥典籍法規和國際權威藥理學書籍,在符合我國國情基礎上提升教材的國際性;調整部分章節的邏輯結構,修改第8版教材中存在的錯誤,使教材結構更合理、內容更準確。本版為融合教材,除紙質教材外,充分利用移動網絡資源,將教學課件、本章小結、視頻、動畫、測試等內容通過書內二維碼融入紙質書籍,讀者隨時可以通過移動網絡實現多維知識共享。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目錄

**章 藥理學總論——緒言1 一、藥理學的性質與任務  1二、藥物與藥理學的發展史  1三、新藥開發與研究  2 第二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4 **節 藥物分子的跨膜轉運  4一、藥物通過細胞膜的方式  4二、影響藥物通透細胞膜的因素  5第二節 藥物的體內過程  7一、吸收  7二、分布  8三、代謝  9四、排泄  11第三節 房室模型  13一、一室模型  13二、二室模型  13三、多室模型  13第四節 藥物消除動力學  14一、藥物的血藥濃度時間關系  14二、藥物消除動力學類型  14第五節 藥物代謝動力學重要參數  16一、峰濃度和達峰時間  16二、曲線下面積  16三、生物利用度  17四、表觀分布容積  17五、消除速率常數  18六、消除半衰期  18七、清除率  18第六節 藥物劑量的設計和優化  18一、多次給藥的穩態血漿濃度  18二、靶濃度  20三、維持劑量  20四、負荷劑量  20五、個體化治療  21 第三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22 **節 藥物的基本作用  22一、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22二、治療效果  22三、不良反應  23第二節 藥物劑量與效應關系  23第三節 藥物與受體  25一、受體研究的歷史  25二、受體的概念和特性  26三、受體與藥物的相互作用  26四、作用于受體的藥物分類  27五、受體類型  29六、細胞內信號轉導  30七、受體的調節  31 第四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32 **節 藥物因素  32一、藥物制劑和給藥途徑  32二、藥物相互作用  32第二節 機體因素  33一、年齡  33二、性別  33三、遺傳因素  34四、疾病狀態  36五、心理因素安慰劑效應  36六、長期用藥引起的機體反應性變化  37 第五章 傳出神經系統藥理概論38 **節 概述  38第二節 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和受體  40一、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  40二、傳出神經系統的受體  44第三節 傳出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  48第四節 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基本作用及其分類  49一、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基本作用  49二、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分類  50 第六章 膽堿受體激動藥51 **節 M膽堿受體激動藥  51一、膽堿酯類  51二、生物堿類  53第二節 N膽堿受體激動藥  56 第七章 抗膽堿酯酶藥和膽堿酯酶復活藥57 **節 膽堿酯酶  57第二節 抗膽堿酯酶藥  58一、易逆性抗膽堿酯酶藥  58二、難逆性抗膽堿酯酶藥——有機磷酸酯類  61第三節 膽堿酯酶復活藥  63 第八章 膽堿受體阻斷藥(Ⅰ)——M膽堿受體阻斷藥65 **節 阿托品及其類似生物堿  65第二節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68一、合成擴瞳藥  69二、合成解痙藥  69三、選擇性M受體阻斷藥  70 第九章 膽堿受體阻斷藥(Ⅱ)——N膽堿受體阻斷藥72 **節 神經節阻斷藥  72第二節 骨骼肌松弛藥  73一、除極化型肌松藥  73二、非除極化型肌松藥  74 第十章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77 **節 構效關系及分類  77一、構效關系  77二、分類  78第二節 α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78第三節 α、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81第四節 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84 第十一章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87 **節 α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87一、非選擇性α受體阻斷藥  88二、選擇性α1受體阻斷藥  89三、選擇性α2受體阻斷藥  90第二節 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90一、非選擇性β受體阻斷藥  93二、選擇性β1受體阻斷藥  94第三節 α、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94 第十二章 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97 **節 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學基礎  97一、神經元  97二、神經膠質細胞  97三、神經環路  98四、突觸與信息傳遞  98第二節 中樞神經遞質及其受體  99一、乙酰膽堿  99二、γ氨基丁酸  100三、興奮性氨基酸  101四、去甲腎上腺素  102五、多巴胺  102六、5羥色胺  103七、組胺  104八、神經肽  104第三節 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特點  105 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藥107 **節 吸入性麻醉藥  107第二節 靜脈麻醉藥  109第三節 復合麻醉  110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藥112 第十五章 鎮靜催眠藥117 **節 苯二氮類  117第二節 巴比妥類  119第三節 新型非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  120第四節 其他鎮靜催眠藥  121 第十六章 抗癲癇藥和抗驚厥藥123 **節 癲癇及臨床分類  123第二節 抗癲癇藥  124一、抗癲癇藥作用機制  124二、常用抗癲癇藥  124三、抗癲癇藥的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130第三節 抗驚厥藥  130 第十七章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藥132 **節 抗帕金森病藥  132一、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簡介  132二、擬多巴胺類藥  134三、抗膽堿藥  137第二節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  138一、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  138二、膽堿酯酶抑制藥  139三、NMDA受體非競爭性拮抗藥  140四、AD治療藥物的新進展  140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藥142 **節 抗精神分裂癥藥  142一、經典抗精神分裂癥藥  143二、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癥藥  147第二節 抗躁狂癥藥  149第三節 抗抑郁藥  149一、三環類抗抑郁藥  150二、NA攝取抑制藥  151三、5HT再攝取抑制藥  152四、其他抗抑郁藥  153 第十九章 鎮痛藥156 **節 概述  156第二節 阿片受體和內源性阿片肽  157第三節 嗎啡及其相關阿片受體激動藥  158第四節 阿片受體部分激動藥和激動拮抗藥  164第五節 其他鎮痛藥  165第六節 阿片受體拮抗藥  166 第二十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168 **節 概述  168一、藥理作用與機制  168二、常見不良反應  170第二節 非選擇性環氧化酶抑制藥  172一、水楊酸類  172二、苯胺類  174三、吲哚類  174四、芳基乙酸類  175五、芳基丙酸類  176六、烯醇酸類  176七、吡唑酮類  177八、烷酮類  177九、異丁芬酸類  178第三節 選擇性環氧化酶2抑制藥  178 第二十一章 離子通道概論及鈣通道阻滯藥182 **節 離子通道概論  182一、離子通道研究簡史  182二、離子通道的特性  182三、離子通道的分類  182四、離子通道的生理功能  185五、離子通道的調控  185第二節 作用于鈉通道和鉀通道的藥物  186一、作用于鈉通道的藥物  186二、作用于鉀通道的藥物  186第三節 鈣通道阻滯藥  186一、鈣通道阻滯藥分類  187二、鈣通道阻滯藥的藥動學特性  187三、鈣通道阻滯藥的作用機制  187四、鈣通道阻滯藥的藥理作用  188五、鈣通道阻滯藥的臨床應用  189六、鈣通道阻滯藥的不良反應及相互作用  190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藥191 **節 心律失常的電生理學基礎  191一、正常心臟電生理特性  191二、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192第二節 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作用機制和分類  193一、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作用機制  193二、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  194第三節 常用抗心律失常藥  195一、Ⅰ類鈉通道阻滯藥  195二、Ⅱ類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197三、Ⅲ類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  198四、Ⅳ類鈣通道阻滯藥  199五、其他類  199 第二十三章 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藥物201 **節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  201第二節 腎素抑制藥  202第三節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03一、化學結構與分類  203二、藥理作用與應用  203三、不良反應  204四、常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05第四節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受體)阻斷藥  206一、基本藥理作用與應用  206二、常用AT1受體阻斷藥  206 第二十四章 利尿藥209 **節 利尿藥作用的生理學基礎  209第二節 常用利尿藥  212一、袢利尿藥  212二、噻嗪類及類噻嗪類  213三、保鉀利尿藥  215四、碳酸酐酶抑制藥  216五、滲透性利尿藥  217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壓藥219 **節 抗高血壓藥物分類  219第二節 常用抗高血壓藥物  220一、利尿藥  220二、鈣通道阻滯藥  220三、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221四、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22五、AT1受體阻斷藥  222第三節 其他抗高血壓藥物  223一、中樞性降壓藥  223二、血管平滑肌擴張藥  224三、神經節阻斷藥  225四、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225五、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  225六、鉀通道開放藥  226七、腎素抑制藥  226八、其他  226第四節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概念  227 第二十六章 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229 **節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學及治療心力衰竭藥物的分類  229一、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學  229二、治療心力衰竭藥物的分類  231第二節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藥  231一、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31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阻斷藥  232三、抗醛固酮藥  232第三節 利尿藥  232第四節 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233第五節 正性肌力藥物  234一、強心苷類  234二、非苷類正性肌力藥  237第六節 擴血管藥  238第七節 鈣增敏藥及鈣通道阻滯藥  239一、鈣增敏藥  239二、鈣通道阻滯藥  240 第二十七章 調血脂藥與抗動脈粥樣硬化藥241 **節 調血脂藥  241一、主要降低TC和LDL的藥物  242二、主要降低TG及VLDL的藥物  246三、降低Lp(a)的藥物  248第二節 抗氧化劑  248第三節 多烯脂肪酸  249一、n3型多烯脂肪酸  249二、n6型多烯脂肪酸  250第四節 黏多糖和多糖類  250 第二十八章 抗心絞痛藥252 **節 常用的抗心絞痛藥物  253一、硝酸酯類  253二、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256三、鈣通道阻滯藥  257第二節 其他抗心絞痛藥物  258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統的藥物260 **節 抗凝血藥  260一、凝血酶間接抑制藥  260二、凝血酶抑制藥  264第二節 抗血小板藥  265一、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謝的藥物  266二、增加血小板內cAMP的藥物  267三、抑制ADP活化血小板的藥物  267四、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體阻斷藥  268第三節 纖維蛋白溶解藥  268第四節 促凝血藥  270第五節 抗貧血藥及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271一、抗貧血藥  271二、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274第六節 血容量擴充藥  275 第三十章 影響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278 **節 膜磷脂代謝產物類藥物及拮抗藥  278一、花生四烯酸的生物合成與轉化  278二、前列腺素和血栓素  279三、白三烯及拮抗藥  280四、血小板活化因子及拮抗藥  281第二節 5羥色胺類藥物及拮抗藥  281一、5羥色胺及受體激動藥  281二、5羥色胺受體拮抗藥  282第三節 組胺和抗組胺藥  282一、組胺及組胺受體激動藥  282二、組胺受體阻斷藥  283第四節 多肽類  285一、P物質  285二、激肽類  285三、內皮素  286四、利尿鈉肽  286五、血管緊張素  286六、其他  287第五節 一氧化氮及其供體與抑制劑  287一、NO的合成與生物學作用  287二、一氧化氮供體  287三、一氧化氮抑制劑  288第六節 腺苷類  288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呼吸系統的藥物290 **節 平喘藥  290一、抗炎平喘藥  290二、支氣管擴張藥  291三、抗過敏平喘藥  294第二節 鎮咳與祛痰藥  295一、鎮咳藥  295二、祛痰藥  296第三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藥  297一、磷酸二酯酶4抑制藥  297二、抗膽堿藥  298 第三十二章 作用于消化系統的藥物300 **節 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  300一、抗酸藥  300二、抑制胃酸分泌藥  301三、胃黏膜保護藥  303四、抗幽門螺桿菌藥  305第二節 消化系統功能調節藥  305一、助消化藥  305二、止吐藥  305三、胃腸動力藥  306四、止瀉藥與吸附藥  307五、瀉藥  307六、利膽藥  308 第三十三章 子宮平滑肌興奮藥和抑制藥311 **節 子宮平滑肌興奮藥  311一、縮宮素  311二、垂體后葉素  312三、麥角生物堿  313四、前列腺素類  314第二節 子宮平滑肌抑制藥  314 第三十四章 性激素類藥及避孕藥316 **節 雌激素類藥及抗雌激素類藥  317一、雌激素類藥  317二、抗雌激素類藥  319第二節 孕激素類藥及抗孕激素類藥  320一、孕激素類藥  320二、抗孕激素類藥  321第三節 雄激素類藥和抗雄激素類藥  321一、雄激素類藥  321二、抗雄激素類藥  322第四節 避孕藥  323一、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藥  323二、其他避孕藥  325 第三十五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327 **節 糖皮質激素  328第二節 鹽皮質激素  334第三節 促皮質素及皮質激素抑制藥  335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335二、皮質激素抑制藥  335 第三十六章 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337 **節 甲狀腺激素  337一、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及調節  337二、甲狀腺激素  338第二節 抗甲狀腺藥  339一、硫脲類  339二、碘及碘化物  341三、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341四、放射性碘  342 第三十七章 胰島素及其他降血糖藥344 **節 胰島素  344第二節 口服降血糖藥  346一、磺酰脲類  346二、雙胍類  348三、胰島素增敏劑  348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與餐時血糖調節劑  349第三節 其他降血糖藥  350一、胰高血糖素樣肽1  350二、胰淀粉樣多肽類似物  350 第三十八章 抗骨質疏松藥352 **節 骨質疏松癥的病理生理機制  352第二節 抗骨質疏松癥的藥物  353一、骨吸收抑制藥  353二、骨形成促進藥  357三、骨礦化促進藥  357四、其他藥物  358第三節 骨質疏松癥藥物的合理應用  359 第三十九章 抗菌藥物概論361 **節 抗菌藥物的常用術語  361第二節 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  362第三節 細菌耐藥性  363第四節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原則  367 第四十章 β內酰胺類抗生素369 **節 分類、抗菌作用機制和耐藥機制  369一、β內酰胺類抗生素分類  369二、抗菌作用機制  369三、耐藥機制  370第二節 青霉素類抗生素  371一、窄譜青霉素類  371二、耐酶青霉素類  373三、廣譜青霉素類  374四、抗銅綠假單胞菌廣譜青霉素類  374五、抗革蘭陰性桿菌青霉素類  375第三節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375第四節 其他β內酰胺類抗生素  376一、碳青霉烯類  376二、頭霉素類  377三、氧頭孢烯類  377四、單環β內酰胺類  377第五節 β內酰胺酶抑制藥及其復方制劑  377一、β內酰胺酶抑制藥  377二、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復方制劑  378 第四十一章 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381 **節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381一、抗菌作用及機制  381二、耐藥機制  382三、藥動學  382第二節 林可霉素類抗生素  384第三節 多肽類抗生素  385一、萬古霉素類  385二、多黏菌素類  385三、桿菌肽類  386 第四十二章 氨基苷類抗生素388 一、抗菌作用和機制  388二、耐藥機制  388三、體內過程  389四、臨床應用  389五、不良反應  389六、常用氨基苷類抗生素  390 第四十三章 四環素類及氯霉素類393 **節 四環素類  393第二節 氯霉素類  396 第四十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399 **節 喹諾酮類抗菌藥  399一、概述  399二、常用氟喹諾酮類藥物  402第二節 磺胺類抗菌藥  404一、概述  404二、常用磺胺類藥物  406第三節 其他合成類抗菌藥  407 第四十五章 抗病毒藥和抗真菌藥409 **節 抗病毒藥  409一、廣譜抗病毒藥  410二、抗HIV藥  411三、抗皰疹病毒藥  414四、抗流感病毒藥  416五、抗肝炎病毒藥  416第二節 抗真菌藥  419一、抗生素類抗真菌藥  419二、唑類抗真菌藥  420三、丙烯胺類抗真菌藥  422四、嘧啶類抗真菌藥  422 第四十六章 抗結核藥及抗麻風病藥424 **節 抗結核藥  424一、一線抗結核藥  424二、二線抗結核藥  427三、新一代抗結核藥  428四、抗結核藥的應用原則  428第二節 抗麻風病藥  429 第四十七章 抗寄生蟲藥431 **節 抗瘧藥  431一、瘧原蟲的生活史及瘧疾的發病機制  431二、抗瘧藥的分類  432三、常見的抗瘧藥  432第二節 抗阿米巴病藥及抗滴蟲藥  436一、抗阿米巴病藥  436二、抗滴蟲藥  437第三節 抗血吸蟲病藥和抗絲蟲病藥  437一、抗血吸蟲病藥  437二、抗絲蟲病藥  438第四節 抗腸蠕蟲藥  439 第四十八章 抗惡性腫瘤藥443 **節 抗惡性腫瘤藥的藥理學基礎  443一、抗腫瘤藥的分類  443二、抗腫瘤藥的藥理作用和耐藥機制  443第二節 細胞毒類抗腫瘤藥  445一、影響核酸生物合成的藥物  445二、影響DNA結構與功能的藥物  446三、干擾轉錄過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藥物  449四、抑制蛋白質合成與功能的藥物  449第三節 非細胞毒類抗腫瘤藥  450一、調節體內激素平衡藥物  450二、分子靶向藥物  452三、腫瘤免疫治療藥物  456第四節 細胞毒抗腫瘤藥應用的藥理學原則和毒性反應  457一、藥理學應用原則  457二、毒性反應  458 第四十九章 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462 **節 免疫應答和免疫病理反應  462一、免疫應答  462二、免疫病理反應  462第二節 免疫抑制藥  463一、環孢素  464二、他克莫司  464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  465四、抗代謝類藥  465五、烷化劑  465六、嗎替麥考酚酯  466七、單克隆抗體  466八、抗淋巴細胞球蛋白  466九、來氟米特  467十、雷公藤總苷  467第三節 免疫增強藥  467一、免疫佐劑  467二、干擾素  468三、白細胞介素2  468四、左旋咪唑  468五、依他西脫  469六、轉移因子  469七、胸腺素  469八、異丙肌苷  469九、免疫核糖核酸  469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471 英中文名詞對照索引484 本書測試卷 **章 藥理學總論——緒言1 一、藥理學的性質與任務  1二、藥物與藥理學的發展史  1三、新藥開發與研究  2 第二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4 **節 藥物分子的跨膜轉運  4一、藥物通過細胞膜的方式  4二、影響藥物通透細胞膜的因素  5 第二節 藥物的體內過程  7一、吸收  7二、分布  8三、代謝  9四、排泄  11第三節 房室模型  13一、一室模型  13二、二室模型  13三、多室模型  13第四節 藥物消除動力學  14一、藥物的血藥濃度時間關系  14二、藥物消除動力學類型  14第五節 藥物代謝動力學重要參數  16一、峰濃度和達峰時間  16二、曲線下面積  16三、生物利用度  17四、表觀分布容積  17五、消除速率常數  18六、消除半衰期  18七、清除率  18第六節 藥物劑量的設計和優化  18一、多次給藥的穩態血漿濃度  18二、靶濃度  20三、維持劑量  20四、負荷劑量  20五、個體化治療  21 第三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22 **節 藥物的基本作用  22一、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  22二、治療效果  22三、不良反應  23第二節 藥物劑量與效應關系  23第三節 藥物與受體  25一、受體研究的歷史  25二、受體的概念和特性  26三、受體與藥物的相互作用  26四、作用于受體的藥物分類  27五、受體類型  29六、細胞內信號轉導  30七、受體的調節  31 第四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32 **節 藥物因素  32一、藥物制劑和給藥途徑  32二、藥物相互作用  32第二節 機體因素  33一、年齡  33二、性別  33三、遺傳因素  34四、疾病狀態  36五、心理因素安慰劑效應  36六、長期用藥引起的機體反應性變化  37 第五章 傳出神經系統藥理概論38 **節 概述  38第二節 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和受體  40一、傳出神經系統的遞質  40二、傳出神經系統的受體  44第三節 傳出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  48第四節 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基本作用及其分類  49一、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基本作用  49二、傳出神經系統藥物分類  50 第六章 膽堿受體激動藥51 **節 M膽堿受體激動藥  51一、膽堿酯類  51二、生物堿類  53第二節 N膽堿受體激動藥  56 第七章 抗膽堿酯酶藥和膽堿酯酶復活藥57 **節 膽堿酯酶  57第二節 抗膽堿酯酶藥  58一、易逆性抗膽堿酯酶藥  58二、難逆性抗膽堿酯酶藥——有機磷酸酯類  61第三節 膽堿酯酶復活藥  63 第八章 膽堿受體阻斷藥(Ⅰ)——M膽堿受體阻斷藥65 **節 阿托品及其類似生物堿  65第二節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68一、合成擴瞳藥  69二、合成解痙藥  69三、選擇性M受體阻斷藥  70 第九章 膽堿受體阻斷藥(Ⅱ)——N膽堿受體阻斷藥72 **節 神經節阻斷藥  72第二節 骨骼肌松弛藥  73一、除極化型肌松藥  73二、非除極化型肌松藥  74 第十章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77 **節 構效關系及分類  77一、構效關系  77二、分類  78第二節 α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78第三節 α、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81第四節 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  84 第十一章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87 **節 α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87一、非選擇性α受體阻斷藥  88二、選擇性α1受體阻斷藥  89三、選擇性α2受體阻斷藥  90第二節 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90一、非選擇性β受體阻斷藥  93二、選擇性β1受體阻斷藥  94第三節 α、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94 第十二章 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97 **節 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學基礎  97一、神經元  97二、神經膠質細胞  97三、神經環路  98四、突觸與信息傳遞  98第二節 中樞神經遞質及其受體  99一、乙酰膽堿  99二、γ氨基丁酸  100三、興奮性氨基酸  101四、去甲腎上腺素  102五、多巴胺  102六、5羥色胺  103七、組胺  104八、神經肽  104第三節 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特點  105 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藥107 **節 吸入性麻醉藥  107第二節 靜脈麻醉藥  109第三節 復合麻醉  110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藥112 第十五章 鎮靜催眠藥117 **節 苯二氮類  117第二節 巴比妥類  119第三節 新型非苯二氮類鎮靜催眠藥  120第四節 其他鎮靜催眠藥  121 第十六章 抗癲癇藥和抗驚厥藥123 **節 癲癇及臨床分類  123第二節 抗癲癇藥  124一、抗癲癇藥作用機制  124二、常用抗癲癇藥  124三、抗癲癇藥的用藥原則及注意事項  130第三節 抗驚厥藥  130 第十七章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藥132 **節 抗帕金森病藥  132一、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簡介  132二、擬多巴胺類藥  134三、抗膽堿藥  137第二節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藥  138一、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  138二、膽堿酯酶抑制藥  139三、NMDA受體非競爭性拮抗藥  140四、AD治療藥物的新進展  140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藥142 **節 抗精神分裂癥藥  142一、經典抗精神分裂癥藥  143二、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癥藥  147第二節 抗躁狂癥藥  149第三節 抗抑郁藥  149一、三環類抗抑郁藥  150二、NA攝取抑制藥  151三、5HT再攝取抑制藥  152四、其他抗抑郁藥  153 第十九章 鎮痛藥156 **節 概述  156第二節 阿片受體和內源性阿片肽  157第三節 嗎啡及其相關阿片受體激動藥  158第四節 阿片受體部分激動藥和激動拮抗藥  164第五節 其他鎮痛藥  165第六節 阿片受體拮抗藥  166 第二十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168 **節 概述  168一、藥理作用與機制  168二、常見不良反應  170第二節 非選擇性環氧化酶抑制藥  172一、水楊酸類  172二、苯胺類  174三、吲哚類  174四、芳基乙酸類  175五、芳基丙酸類  176六、烯醇酸類  176七、吡唑酮類  177八、烷酮類  177九、異丁芬酸類  178第三節 選擇性環氧化酶2抑制藥  178 第二十一章 離子通道概論及鈣通道阻滯藥182 **節 離子通道概論  182一、離子通道研究簡史  182二、離子通道的特性  182三、離子通道的分類  182四、離子通道的生理功能  185五、離子通道的調控  185第二節 作用于鈉通道和鉀通道的藥物  186一、作用于鈉通道的藥物  186二、作用于鉀通道的藥物  186第三節 鈣通道阻滯藥  186一、鈣通道阻滯藥分類  187二、鈣通道阻滯藥的藥動學特性  187三、鈣通道阻滯藥的作用機制  187四、鈣通道阻滯藥的藥理作用  188五、鈣通道阻滯藥的臨床應用  189六、鈣通道阻滯藥的不良反應及相互作用  190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藥191 **節 心律失常的電生理學基礎  191一、正常心臟電生理特性  191二、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192第二節 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作用機制和分類  193一、抗心律失常藥的基本作用機制  193二、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  194第三節 常用抗心律失常藥  195一、Ⅰ類鈉通道阻滯藥  195二、Ⅱ類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197三、Ⅲ類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  198四、Ⅳ類鈣通道阻滯藥  199五、其他類  199 第二十三章 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藥物201 **節 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  201第二節 腎素抑制藥  202第三節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03一、化學結構與分類  203二、藥理作用與應用  203三、不良反應  204四、常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05第四節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受體)阻斷藥  206一、基本藥理作用與應用  206二、常用AT1受體阻斷藥  206 第二十四章 利尿藥209 **節 利尿藥作用的生理學基礎  209第二節 常用利尿藥  212一、袢利尿藥  212二、噻嗪類及類噻嗪類  213三、保鉀利尿藥  215四、碳酸酐酶抑制藥  216五、滲透性利尿藥  217 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壓藥219 **節 抗高血壓藥物分類  219第二節 常用抗高血壓藥物  220一、利尿藥  220二、鈣通道阻滯藥  220三、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221四、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22五、AT1受體阻斷藥  222第三節 其他抗高血壓藥物  223一、中樞性降壓藥  223二、血管平滑肌擴張藥  224三、神經節阻斷藥  225四、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225五、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  225六、鉀通道開放藥  226七、腎素抑制藥  226八、其他  226第四節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新概念  227 第二十六章 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229 **節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學及治療心力衰竭藥物的分類  229一、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學  229二、治療心力衰竭藥物的分類  231第二節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抑制藥  231一、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  231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阻斷藥  232
展開全部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相關資料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沒有合格醫療人才,就沒有全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把培養好醫藥衛生人才作為重要基礎工程。我們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十九大報告要求,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培養大批優秀的醫藥衛生人才。 著眼于面向2030年醫學教育改革與健康中國建設,2017年7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召開了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之后,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63號)。這次改革聚焦健康中國戰略,突出問題導向,系統謀劃發展,醫教協同推進,以“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為核心,確定了“兩更加、一基本”的改革目標,即:到2030年,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化、規范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健全,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完善,醫學人才隊伍基本滿足健康中國建設需要,繪就了今后一個時期醫學教育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引領性的重大改革部署。 教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的重要載體,直接關系到黨的教育方針的有效落實和教育目標的全面實現。要培養高素質的優秀醫藥衛生人才,必須出版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精品教材。一直以來,教育部高度重視醫學教材編制工作,要求以教材建設為抓手,大力推動醫學課程和教學方法改革。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規劃教材經歷了九輪傳承、創新和發展。在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共同推動下,以裘法祖、吳階平、吳孟超、陳灝珠等院士為代表的我國幾代著名院士、專家、醫學家、教育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參與了本套教材的創建和每一輪教材的修訂工作。教材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精,不斷豐富、完善與創新,逐步形成了課程門類齊全、學科系統優化、內容銜接合理、結構體系科學的立體化優秀精品教材格局,創建了中國特色醫學教育教材建設模式,推動了我國高等醫學本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醫學教育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實際的中國特色醫藥學教材建設發展道路。 在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時代要求與背景下,我們啟動了第九輪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規劃教材的修訂工作。教材修訂過程中,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戰略部署要求,更加突出醫德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將醫德教育貫穿于醫學教育全過程,同時強調“多臨床、早臨床、反復臨床”的理念,強化臨床實踐教學,著力培養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臨床醫生。 我們高興地看到,這套教材在編寫宗旨上,不忘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的初心,堅持質量*、立德樹人;在編寫內容上,牢牢把握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新形勢和新要求,堅持與時俱進、力求創新;在編寫形式上,聚力“互聯網 ”醫學教育的數字化創新發展,充分運用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傳統紙質教材的基礎上融合實操性更強的數字內容,推動傳統課堂教學邁向數字教學與移動學習的新時代。為進一步加強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整套教材還配有相應的實踐指導教材,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踐指導價值。 我們希望,這套教材的修訂出版,能夠進一步啟發和指導高校不斷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推進醫教協同,為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服務人民群眾健康乃至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藥理學-第9版-供基礎.臨床.預防.口腔醫學類專業用 作者簡介

主 編 簡 介
男,中國工程院院士,1957年11月生于吉林省松源市。現任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田納西大學、密蘇里堪薩斯城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第一醫科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及日本醫科大學等國際著名院校客座教授或榮譽博士,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方主席;中華醫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藥理學會心血管藥理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國家重大心臟疾病研究973計劃項目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首席科學家,藥理學國家重點學科及藥理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
執教三十余載,主編原衛生部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規劃教材《藥理學》(第6~8版),并獲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一等獎。培養大批人才,指導學生獲長江學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等。從事心臟疾病的發病機制及新藥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申報發明專利60余項,多項新藥成功轉化并取得較大經濟效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是首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及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及重點項目等重大課題20余項。主 編 簡 介 楊寶峰
男,中國工程院院士,1957年11月生于吉林省松源市。現任英國皇家生物學會院士,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田納西大學、密蘇里堪薩斯城大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第一醫科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及日本醫科大學等國際著名院校客座教授或榮譽博士,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方主席;中華醫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藥理學會心血管藥理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國家重大心臟疾病研究973計劃項目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首席科學家,藥理學國家重點學科及藥理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
執教三十余載,主編原衛生部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規劃教材《藥理學》(第6~8版),并獲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一等獎。培養大批人才,指導學生獲長江學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光華工程科技青年獎等。從事心臟疾病的發病機制及新藥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申報發明專利60余項,多項新藥成功轉化并取得較大經濟效益。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是首屆“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及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及重點項目等重大課題20余項。 陳建國
男,1963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赤壁市,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德國海德堡大學博士,美國愛荷華大學博士后。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院長,中國藥理學會副理事長、神經精神藥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國際期刊Current Medical Science主編,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編委。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負責人,教育部創新團隊負責人。
從事教學工作至今20余年,是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藥理學”負責人,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主要從事神經精神藥理學研究,先后承擔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973計劃項目等重大重點項目,在Natur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Biological Psychiatry等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文章100多篇,他引3000余次。獲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等。
副主編簡介

臧偉進
女,1958年4月生于陜西省西安市,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日本京都大學、英國利茲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做訪問學者、博士后及客座教授等。現任職于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和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負責人。陜西省教學名師、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從教三十余年,主要從事迷走神經調控對心血管及代謝相關疾病的機制及防治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發表SCI收錄論文90余篇,主編和參編教材及參考書20余部。曾獲陜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魏敏杰
女,1963年6月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女王大學榮譽教授。現任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遼寧省藥理學重點實驗室及創新團隊帶頭人,中央組織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教學名師,“藥理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負責人。
從事藥理學教學三十年。主編國家規劃教材10部;主持國家和省級教學改革課題18項。主要從事腫瘤藥理學研究,在Cancer Cell等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8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3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課題15項。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h小视频在线 |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一级毛片免费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 97碰碰碰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 色综合欧美综合天天综合 | 国产美女自拍 |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 把插八插露脸对白内射 |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 狠操视频| 欧美成人禁片在线观看俄罗斯 |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 亚洲欧美精品suv |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黄 | 艳妇臀荡乳欲伦69调教视频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 欧美成人性色大片在线观看 | 福利在线一区 |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 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少妇乳大丰满高潮喷水 |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国产女人和拘做受视频免费 | 欧美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 久久久精品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不卡海量 |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亚洲熟妇丰满大屁股熟妇 |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a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