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回顧叢書曾國藩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5077150
- 條形碼:9787205077150 ; 978-7-205-077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顧叢書曾國藩傳 本書特色
本書詳細介紹了曾國藩的生平經歷和主要事跡,重點記述其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運動、捻軍起義和處理天津教案、發起洋務運動的過程;深刻透徹地分析了曾國藩政治和學術思想的形成、發展、演變及對后世的影響;深入歸納了曾國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國藩及其幕府為核心的政治集團的形成、發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時,歷史地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總結評價了曾國藩的歷史功過和歷史作用。觀點鮮明精當,資料豐贍翔實,分析雄辯有力,觀念新穎,視野開闊,是中國近代史研究和歷史人物傳記創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回顧叢書曾國藩傳 內容簡介
中國文明史,包括了50個百年,在每一個百年中,都曾留下過雄霸天下、爭議紛飛的人物。曾國藩,命逢風云詭譎的動蕩中國,從一個秀才,*后成為晚清重臣、湘軍之父,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曾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亦說其“足為吾人之師資”。可也有人說其是“漢奸劊子手”“吾祖民賊”。其實,贊也好,毀也罷,對曾國藩本人已毫無意義。而*的好和*的壞是無趣的,所以我們選擇榮辱參半、毀譽皆有的曾國藩,看他在荊棘遍地的、無法逃避的歷史環境中如何權衡、如何抉擇、如何失敗或走向成功,甚至他的無奈、失望與希冀,對今人面對現實皆有啟發與思考的價值。我們之所以選擇朱東安先生的《曾國藩傳》作為“回顧叢書”一本,實因除去研究語言表述的歷史特征,此書堪稱曾國藩傳記研究中zui扎實、功力zui深之作。想了解更多關于曾國藩的故事,請關注《曾國藩集團與晚清政局》《曾國藩幕府》
回顧叢書曾國藩傳 目錄
關于“回顧叢書”
前言
一 躋身六曹(嘉慶十六年至咸豐二年 1811—1852)
時代與故鄉
家風與影響
讀書與科第
治學與交往
穆彰阿的得意門生
除弊政的嘗試
二 創建湘軍(咸豐三年至咸豐四年 1853—1854)
應命出山
辦團練勇
改革軍制
編練成軍
三 坐困江西(咸豐四年至咸豐七年 1854—1857)
初戰敗績
攻占武昌
湖口慘敗
羅走塔滅
委軍奔喪
四 決戰安慶(咸豐八年至咸豐十一年 1858—1861)
再次山
援浙之行
進圍安慶
總督兩江
拒不北援
困守祁門
攻陷安慶
五 攻陷天京(同治元年至同治三年 1862—1864)
督辦四省軍務與三路進兵之勢
進退之爭
孤城難下
獨占頭功
天京浩劫
大功不賞
裁湘留淮
六 剿捻失敗(同治四年至同治六年 1865—1867)
坐觀成敗
剿捻無功
被劾回任
七 郁悒而死(同治七年至同治十一年 1868—1872)
中興幻想的破滅
忍辱求和
千夫所指 郁悒而死
八 知人慎用 幕府稱盛
幕府概論
幕府辦事機構
幕僚與人才
九 承往古衰朽之續 開近代風氣之先
從理學家到洋務派
近代軍閥的開山鼻祖
地主買辦階級的精神偶像
附錄一 曾國藩生平經歷年表
附錄二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回顧叢書曾國藩傳 作者簡介
朱東安,1939年生。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晚清史,著有《曾國藩幕府研究》《曾國藩集團與晚清政局》《晚清政治與傳統文化》等學術專著及相關論文數十篇。《曾國藩傳》是朱東安教授的第一部學術著作,也是他多年來從事晚清史研究的基礎。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