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離婚 本書特色
據1933年初版本校訂,新序 + 全本無刪減 +《我怎樣寫〈離婚〉》版本精良 注釋簡明。 中年危機 處世哲學 京味小說, 老舍本人*滿意的一部作品。 《離婚》這本小說,高出于作者先前的一切作品。 ——李長之 賣點:1.幽默大師老舍京味小說的成熟之作:《離婚》是老舍的長篇小說創作走向成熟的標志性作品,老舍也曾表示這是自己*滿意的一部小說。 2. 豆瓣9.0高分,備受現代讀者歡迎的老舍小說經典:小說在小說結構、幽默藝術、語言風格上俱臻成熟,作者對老北京人的處世哲學的深刻洞察歷來為人稱道,而其中所表現的現代人的苦悶感動了萬千讀者,曾多次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 3.依據權威版本校訂,小精裝單行本,適于收藏:本書依據1933年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初版本校訂,保留了老舍小說的原汁原味。本次出版《離婚》的小精裝單行本,除完整收錄無刪減的小說全文,還收入《新序》和作者關于這部小說的創作經驗談,非常適合收藏。
離婚 內容簡介
一個舊衙門里的小職員老李,有能力、做事認真,對社會有著隱隱的批判精神,但是性格懦弱。他不滿意自己的婚姻,可是卻沒有勇氣擺脫;心中的那份“詩意”在擾動著他,讓他有一絲渴望、一點幻想。一位“圣人”張大哥,圓滑世故老道精明,是所有人的大哥。他管所有人的閑事,但唯獨管不了自己的家事——兒子被抓進監獄,女兒被同事拐走,張大哥無計可施,一病不起。為了張大哥,老李把自己押給了小趙——老李眼中很壞的人,他玩弄權術,媚上欺下,買賣婦女。很終,老李通過一個落魄食客解救了張大哥一家。張大哥恢復了以往的神采,而看透世情和自身的老李辭掉了科員職務,離開北平回到鄉下。
離婚 目錄
新 序 / 01
離 婚 / 001
附 錄
我怎樣寫《離婚》 / 277
離婚 節選
(以下摘自《離婚》**章**節) 張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總以為他的父親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兒就這么足。 張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對離婚。在他的眼中,凡為姑娘者必有個相當的丈夫,凡為小伙子者必有個合適的夫人。這相當的人物都在哪里呢?張大哥的全身整個兒是顯微鏡兼天平。在顯微鏡下發現了一位姑娘,臉上有幾個麻子;他立刻就會在人海之中找到一位男人,說話有點結巴,或是眼睛有點近視。在天平上,麻子與近視眼恰好兩相抵銷,上等婚姻。近視眼容易忽略了麻子,而麻小姐當然不肯催促丈夫去配眼鏡,馬上進行雙方——假如有必要——交換相片,只許成功,不準失敗。 自然張大哥的天平不能就這么簡單。年齡,長相,家道,性格,八字,也都須細細測量過的;終身大事豈可馬馬虎虎!因此,親友間有不經張大哥為媒而結婚者,他只派張大嫂去道喜,他自己決不去參觀婚禮——看著傷心。這決不是出于嫉妒,而是善意的覺得這樣的結婚,即使過得去,也不是上等婚姻;在張大哥的天平上是沒有半點將就湊合的。 離婚,據張大哥看,沒有別的原因,完全因為媒人的天平不準。經他介紹而成家的還沒有一個鬧過離婚的,連提過這個意思的也沒有。小兩口打架吵嘴什么的是另一回事。一夜夫妻百日恩,不打不愛,抓破了鼻子打青了眼,和離婚還差著一萬多里地,遠得很呢。 至于自由結婚,哼,和離婚是一件事的兩端——根本沒有上過天平。這類的喜事,連張大嫂也不去致賀,只派人去送一對喜聯——雖然寫的與挽聯不同,也差不很多。 介紹婚姻是創造,消滅離婚是藝術批評。張大哥雖然沒這么明說,可是確有這番意思。媒人的天平不準是離婚的主因,所以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必須從新用他的天平估量一回,細細加以分析,然后設法把雙方重量不等之處加上些砝碼,便能一天云霧散,沒事一大堆,家庭免于離散,律師只得干瞪眼——張大哥的朋友中沒有掛律師牌子的。只有創造家配批評藝術,只有真正的媒人會消滅離婚。張大哥往往是打倒原來的媒人,進而為要到法廳去的夫婦的調停者;及至言歸于好之后,夫妻便否認**次的介紹人,而以張大哥為地道的大媒,一輩子感謝不盡。這樣,他由批評者的地位仍回到創造家的寶座上去。 大叔和大哥*適宜作媒人。張大哥與媒人是同一意義。“張大哥來了。”這一聲出去,無論在哪個家庭里,姑娘們便紅著臉躲到僻靜地方去聽自己的心跳。沒兒沒女的家庭——除了有喪事——見不著他的足跡。他來過一次,而在十天之內沒有再來,那一家里必會有一半個枕頭被哭濕了的。他的勢力是操縱著人們的心靈。就是家中有四五十歲老姑娘的也歡迎他來,即使婚事無望,可是每來一次,總有人把已發灰的生命略加上些玫瑰色兒。
離婚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正紅旗人。現代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生于北京城中的一個貧民家庭,熟悉社會底層的市民生活。20世紀30年代,成為現代文壇*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創作的“京味小說”在現代作家中獨具一格。他的小說通過對市民階層日常生活的描寫,表現了現代變革中小市民的人生困境。他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對國民性的審視,對現代文明困境的探討,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具有獨創性。老舍一生著作頗豐,大約留下了七八百萬字的作品。著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說《斷魂槍》等。老舍還是一位語言大師,在北京話的基礎上,提煉出一種俗白、純凈的語言,真正燒出了白話的香味。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