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175427
- 條形碼:9787214175427 ; 978-7-214-17542-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本書特色
1. 納蘭容若被譽為“清代*詞人”,才至高、情至深。
2. 《納蘭詞》題材廣泛,詞風清麗、幽婉頑艷,頗有南唐后主遺風,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與影響力。
3. 裝幀設計既清新小資,又不失古典雅致,完美呈現了納蘭詞的清雅氣質。
4. 50多幅中國古典傳世畫作,詞畫交相輝映,一代翩翩佳公子筆下的絕美情韻躍然紙上。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內容簡介
《納蘭詞》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所著的詞作合集,主題涉及愛情、友誼、風景等方面,不論是寫景狀物,還是詠史懷古,都傷感雋秀、含思蘊藉,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有著極高的地位和特殊的影響力
本書精選了納蘭詞一百五十四首,對其詞譯、注解、評析,輔以五十七幅唯美古典畫作,詞畫交相輝映,力求為讀者完美呈現一代才子筆下的絕美情韻。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前言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次讀納蘭詞究于何時,已經記不大清楚了。但,**次被納蘭詞深深吸引卻是記得頗清楚的。那是在有些遙遠的日子里:高考已畢,北上入學報到的前夜。在整理行囊之余,無緒之中,拿來一本詞選,信手翻看,無意之中竟看到了納蘭性德的那首《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當時的年歲是頗有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便自忖找到了知音。于是捧著他的詞,在初秋的院子里且行且吟,感覺自己仿佛已經受了幾多山程水驛,來到了北方,再也聽不見故園低低的呼吸了,眼前是一更的風、一更的雪和茫茫的夜。于是一種傷感之情兀自充滿了小小的心靈,至于納蘭性德是誰,這首詞好處在哪,卻無甚心思注意到。
如今想來,這些做法固然有些孩子氣。然而“喜歡”,究竟是難以言說的。恰如納蘭《少年游》中所言:“稱意即相宜。”當然,納蘭這句說的是愛情:深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便常常要問:“你喜歡我什么啊?”答案其實真的頗簡單,愛就愛“稱意”這兩個字啊!看著你,眼睛覺得舒服;聽到你,耳朵覺得舒服;摸到你,手指覺得舒服;聞著你,鼻子覺得舒服……就是稱意。稱意了,便即相宜了。然而以此解釋我們緣何喜歡某一首詩詞,我以為尚不足也。詩詞是有意舍棄了文學和生活的表象的,直指人的心靈和靈魂,與我們的情感*微妙之處相聯,與人類的生命節奏相關。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其實常常都會有一種朦朧的韻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楊柳之依依。當我們讀到某一首詩詞時,內心的這種韻律便會涌出,與詩詞中的節奏、旋律產生共鳴,每逢此時,我們便會被一首詩詞打動了,盡管它們有時并不甚高明。
然而,對于這兩種心靈韻律的契合,我們并不總能詳加體察。詩人本人風花雪月的故事,愛恨情愁的演繹反而更能打動我們。然而,這其實也是一種心靈的共振、情感的牽結、靈魂的交談。我們喜歡某個人,一定是他或他生命的一部分打動了我們。對于納蘭來說,尤是如此。嚴格說來,納蘭的詞是“仿”出來的,若依啟功先生的說法:“唐以前的詩是淌出來的,唐朝的詩是嚷出來的,宋朝的詩是想出來的,宋以后的詩是仿出來的。”然而這并不妨礙三百多年后我們進入納蘭的心靈世界:其“絕域生還吳季子”式的誠,“天上人間情一諾”式的真,“情在不能醒”式的“索性多情”,如斯種種至情至性,撥動了我們內心深處那根“一往情深深幾許” 的琴音,讓我們為
卿癡狂,“共君此夜須沉醉”。
正是在這種有些無來由的“喜歡”中,我買來了中華書局出的《飲水詞箋校》,開始逐字逐句地閱讀。然而有一點辛苦、一點不習慣,大概是文字是豎排的緣故吧。兩個多月過去了,稿子也寫得差不多了,可是心中的納蘭反而模糊起來:這位公子竟在何處呢?是在淅瀝的風雨中,寂寂的金井旁,為伊人葬落花?還是在月明星稀的淥水亭畔,清風徐徐的合歡樹下,與朋友賞花觀荷?抑或在深秋的黃昏,蕭瑟的西風中,懷揣一卷詩詞,按劍垂鞭,慢慢地走進那半透明的深深的藍里……然而不管在何處,就是“喜歡”,誠如一位網友所說:想去為他傷,為他悲,為他癡,為他狂,“愛”上他,是頗容易的事情,一如清澈見底的溪水,照出每一個人的靈魂。譬如“人生若只如初見”,譬如“當時只道是尋常”,譬如“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
相遇總是太美。至情如納蘭者,傾其一生,苦苦訴說,卻不脫離殤二字。《楚辭》中云:“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人的生命存在,從未永恒,總也無法超越這
個平常的字眼。然而我們還有相知,一如三百年后,我們與納蘭結緣,聽他,懂他……
是為序。
子艮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目錄
002.赤棗子
003.遐方怨
004.如夢令
005.如夢令
006.如夢令
007.天仙子
008.天仙子
009.天仙子
010.長相思
011.相見歡
012.昭君怨
013.昭君怨
014.酒泉子
015.生查子
016.生查子
017.生查子
018.點絳唇
019.點絳唇
020.點絳唇
021.浣溪沙
022.浣溪沙
023.浣溪沙
024.浣溪沙
025.浣溪沙
026.浣溪沙
027.浣溪沙
028.浣溪沙
029.浣溪沙
030.浣溪沙
031.浣溪沙
032.浣溪沙
033.浣溪沙
034.浣溪沙
035.浣溪沙
036.浣溪沙
037.浣溪沙
038.浣溪沙
039.浣溪沙
040.浣溪沙
041.霜天曉角
042.菩薩蠻
043.菩薩蠻
044.菩薩蠻
045.菩薩蠻
046.菩薩蠻
047.菩薩蠻
048.菩薩蠻
049.菩薩蠻
050.菩薩蠻
051.菩薩蠻
052.菩薩蠻
053.菩薩蠻
054.菩薩蠻
055.菩薩蠻
056.菩薩蠻
057.減字木蘭花
058.減字木蘭花
059.減字木蘭花
060.減字木蘭花
061.減字木蘭花
062.卜算子
063.采桑子
064.采桑子
065.采桑子
066.采桑子
067.采桑子
068.采桑子
069.采桑子
070.采桑子
071.采桑子
072.好事近
073.好事近
074.一絡索
075.一絡索
076.清平樂
077.雨中花
078.清平樂
079.清平樂
080.清平樂
081.謁金門
082.清平樂
083.清平樂
084.憶秦娥
085.醉桃源
086.畫堂春
087.眼兒媚
088.朝中措
089.攤破浣溪沙
090.攤破浣溪沙
091.攤破浣溪沙
092.攤破浣溪沙
093.落花時
094.錦堂春
095.河瀆神
096.四和香
097.添字采桑子
098.荷葉杯
099.荷葉杯
100.尋芳草
101.南歌子
102.南歌子
103.秋千索
104.憶江南
105.浪淘沙
106.浪淘沙
107.浪淘沙
108.浪淘沙
109.浪淘沙
110.于中好
111.鷓鴣天
112.于中好
113.于中好
114.河傳
115.木蘭花令
116.虞美人
117.虞美人
118.虞美人
119.虞美人
120.虞美人
121.虞美人
122.鵲橋仙
123.鵲橋仙
124.南鄉子
125.南鄉子
126.南鄉子
127.紅窗月
128.踏莎行
129.踏莎行
130.臨江仙
131.臨江仙
132.臨江仙
133.臨江仙
134.臨江仙
135.蝶戀花
136.蝶戀花
137.唐多令
138.踏莎美人
139.鬢云松令
140.調笑令
141.點絳唇
142.憶王孫
143.憶王孫
144.菩薩蠻
145.菩薩蠻
146.菩薩蠻
147.采桑子
148.采桑子
149.采桑子
150.采桑子
151.清平樂
152.眼兒媚
153.少年游
154.浪淘沙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節選
關何處是?魂夢依稀時。
評 析
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風雪一更愁。納蘭性德在隨扈東巡、去往山海關途中,寫下了這首思鄉之曲,成就千古名篇。
“山一程,水一程”描寫的是一路上的風景,仿佛是一個趕路的行者騎于馬上,回頭看看身后走過的路而發出的感嘆;又仿佛是親人送了詞人一程又一程,山上水邊都有親人送別的身影。
如果說“山一程,水一程”寫的是身后走過的路,那么“身向榆關那畔行”寫的就是詞人往前瞻望的目的地,也激蕩出一種“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蕭蕭豪邁情懷。而“夜深千帳燈”,寫出了皇上遠行時候的壯觀。且想象一下那幅豪壯的場景,風雪之中,夜空之下,一個個帳篷里透出的暖色調的黃色油燈,在群山里,一路綿延過去。多么壯觀的景象!難怪王國維會將此與“澄江靜如練”“落日照大旗”“大漠孤煙直”相提并論。
“夜深千帳燈”既是上闋感情醞釀的高潮,也是上、下闋之間的自然轉換。夜深人靜的時候,正是想家的時候,更何況“風一更,雪一更”。這里的“一更”是指時間,和上面的一程所指的路程,兩相映照,又暗示出詞人對風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體驗。風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數著更數,感慨萬千,又開始思鄉了。不是故園無此聲,而是故園有家有親人,有天倫之樂,有畫眉之趣,讓自己沒有心思細聽這風起雪落,沒有機會思忖這溫暖家門之外還有侵入骨髓的寒冷。而此時此地,遠離家鄉,才分外地感覺到了風雪夜異鄉旅客的情懷。
總的來說,此詞寫的傳神動情,既有韻律優美、民歌風味濃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純真清麗;又有含蓄深沉、感情豐富的一面,如夜來風潮回蕩激烈。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相關資料
飲水詞哀感頑艷,得南唐二主之遺。
——陳維嵩
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
容若承平少年,烏衣公子,天分絕高。……其所為詞,純任性靈,纖塵不染,甘受和,白受采,進于沉著渾至何難矣。
——況周頤
納蘭詞:深情才子的淺吟低唱 作者簡介
(清)納蘭容若(1655—1685)
名性德,字容若,葉赫納拉氏,康熙朝重臣納蘭明珠之子,被譽為“清代第一詞人”。自幼修文習武,曉經史,精書畫,善騎射。酷愛讀書藏書,曾建藏書樓“珊瑚閣”“通志堂”,擁古書萬卷。
出身名門,文武雙全,卻性情淡泊,為人率真,厭惡官場的虛偽。王國維曾評價其“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其詞作多寫相思、思鄉之情,詞風清麗柔婉,細膩飄逸,頗有南唐李后主遺風。可惜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一歲,令人扼腕。
子艮
80年代生于皖西古城六安,好讀書,不求甚解;好器樂,五音不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