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5113039
- 條形碼:9787215113039 ; 978-7-215-1130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合作社的定義、價值和原則出發, 揭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的來源, 闡述了其特點和價值。在此基礎上, 借鑒已有文獻, 依據合作社宗旨、價值和原則, 將合作社綜合功能從農業生產經營層次、合作社自身經營層次、社會發展層次進行分解, 分為替代功能、經濟功能和拓展功能, 分析了“替代功能”“經濟功能”和“拓展功能”的內涵和相互關系。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與創新
第二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分析理論基礎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定義、價值、原則與特點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存在的合理性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的內容
四、本章小結
第三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實現機理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實現分析框架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濟功能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替代功能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拓展功能
五、本章小結
第四章 調查設計與數據說明
一、調查設計
二、數據采集說明
三、本章小結
第五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發揮現實描述性分析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環境分析
二、河南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發揮現實
三、影響功能發揮的障礙因素
四、本章小結
第六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效果評價模型構建及方法選擇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效果評價的內涵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效果評價模型
三、評價指標體系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評價方法
五、本章小結
第七章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實現程度的具體評價
一、經濟功能實現程度評價
二、替代功能實現程度評價
三、拓展功能實現程度評價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實現程度總體評價
五、本章小結
第八章 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實現的路徑分析
一、內部路徑:加強合作社自身建設
二、外部條件:優化政策環境
三、本章小結
附錄
附錄一 農戶調查問卷
附錄二 農民專業合作社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后記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 節選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2017年輯)/河南社會科學文庫》: 二、研究思路與研究內容 (一)研究思路 作為特殊的產業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種有別于其他組織的功能載體,它不但是建立在家庭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服務性自助經濟組織,也是現階段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載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是解決農業層面經濟社會問題的。農業具有公共產品的特性。因此,農業不但具有商品功能,同時“還具有其他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面的非商品功能”(李文偉,2009),所以其研究范疇理應比產業組織經濟研究要寬廣許多。李克強指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解決好農業和糧食問題,要放在發展的全局中來統籌”。正是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的特殊性,不能用SCP范式中“市場結構”這個單一指標描述政策背景。基于此,本文借鑒SCP范式,提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的BCP范式。 (二)研究內容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2017年輯)/河南社會科學文庫》分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作用機理、實現機制,考察了合作社功能發揮現狀和影響因素,構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實現程度的評價模型,進一步對其功能實現程度進行了詳細評價,定量研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國新農村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功能,提出有利于功能實現的有效措施,以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完善。 鑒于我國合作社功能研究比較薄弱,既落后于我國的農業實踐,更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2017年輯)/河南社會科學文庫》開篇就從世界農業合作社的蓬勃發展和成長中的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出發,介紹了研究背景,導出主要問題,對研究意義進行說明。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內容,*后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創新點進行簡單的說明。《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2017年輯)/河南社會科學文庫》的主要框架如下: 第二章分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的理論基礎。從合作社的定義、價值和原則出發,揭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的來源,闡述其特點和價值,分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提供的行為決策。解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存在的合理性。 在承認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合理存在的基礎上,借鑒已有文獻,依據合作社宗旨、價值和原則,將合作社綜合功能從農業生產經營層次、合作社自身經營層次、社會發展層次進行分解,分為替代功能、經濟功能和拓展功能,分析了“替代功能”“經濟功能”和“拓展功能”的內涵和相互關系,為進一步探討當前背景下三種功能的實現機理奠定了基礎。 第三章分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實現機理。本章詳細論述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的作用機理和實現機制。經濟功能是合作社的核心功能、“顯性功能”,是指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所帶來的收益的增加。其作用機理在于資源整合、產業強化與升級、價值提升,良好的運行機制能夠使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強化與升級,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進而保證合作社經濟功能的實現。 許多學者認為,農業經營方式是以“經營組織形態為尺度反映農業經營組織特點的”,馬克思也曾說過,農業經營方式“不在于種植什么,而在于使用什么,怎樣種植。它是劃分時代的尺度”。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充分發揮“統一經營”的作用,轉換了農業經營理念和增長模型,是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替代,是合作社與生俱來的組織功能,也是合作社其他功能存在和實現的基礎。其作用機理在于降低交易費用、解決現實矛盾、獲取政策支持、推進農業現代化。不管內生型還是外生型合作社都是通過轉換農業經營理念和增長模型,完成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替代。 拓展功能是指合作社在社會保障、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穩定、引領文化方向等方面的輔助功能。與經濟功能相比,拓展功能是輔助功能、“隱性功能”。經濟功能的發揮實現了資源在市場上的聚集,為輔助功能的發揮提供了經濟基礎和機制保障,進而作用于政治、社會、生態、文化領域,促成拓展功能的實現。 ……
農民專業合作社功能研究 作者簡介
彭青秀,博士,鄭州輕工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是農業經濟、低碳經濟。主持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文章20多篇,并有數篇文章獲獎。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