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旅游經濟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908795
- 條形碼:9787568908795 ; 978-7-5689-0879-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旅游經濟學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現代市場經濟理論和西方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 在充分吸收和借鑒旅游學研究*新成果的基礎上, 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與方法, 較為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旅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全書主要內容包括: 旅游經濟的形成與發展、旅游經濟的運行與性質、旅游經濟的地位與作用、旅游產品及開發、旅游需求與供給、旅游市場及開拓、旅游價格及策略、旅游消費及效果、旅游收入與分配、旅游投資與決策、旅游企業與經營、旅游經濟結構及優化、旅游經濟效益與評價、旅游經濟發展戰略等。
旅游經濟學 目錄
1.1 旅游經濟的基本概念
1.2 旅游經濟研究的產生與發展
1.3 旅游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理論體系
1.4 旅游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與意義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旅游產品
2.1 旅游產品概述
2.2 旅游產品結構
2.3 旅游產品生命周期
2.4 旅游產品開發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旅游需求與供給
3.1 旅游需求
3.2 旅游供給
3.3 旅游供求彈性
3.4 旅游供求平衡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旅游產品價格
4.1 旅游產品價格概述
4.2 旅游產品價格的制訂
4.3 旅游產品價格的監管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旅游消費轉型升級
5.1 旅游消費
5.2 旅游消費結構
5.3 旅游消費效果
5.4 旅游消費轉型升級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旅游產業關聯與新業態
6.1 產業關聯
6.2 產業融合
6.3 旅游產業關聯與融合化發展
6.4 旅游新業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旅游項目投融資
7.1 旅游投融資概述
7.2 旅游融資渠道
7.3 旅游投資決策
7.4 旅游投資項目評價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旅游收入與經濟效益
8.1 旅游收入與分配
8.2 旅游乘數效應與旅游收入漏損
8.3 旅游經濟效益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旅游經濟發展戰略及模式
9.1 旅游經濟發展戰略
9.2 旅游經濟發展模式
9.3 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 旅游產業政策
10.1 產業政策的含義與作用
10.2 產業政策的目標與手段
10.3 產業政策的類型和內容
10.4 旅游產業政策概述
本章小結
思考題
附錄
參考文獻
旅游經濟學 節選
《旅游經濟學》: 關于旅游經濟的研究,隨著旅游活動的產生和發展而逐漸開展并不斷深化。 1.2.1 國外旅游經濟研究的發展過程 國外旅游經濟研究的演進與發展過程可大致分為以下4個階段: (1)**階段:旅游經濟研究的萌芽期(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20年代) 19世紀后半葉,開始于歐洲的產業革命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巨大變化,也為旅游經濟活動的產生與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隨著西方國家特別是歐洲旅游業的發展,人們開始關注旅游活動及旅游經濟問題。意大利學者為早期的旅游經濟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1899年,意大利國家統計局局長鮑德奧(Bodio)發表了題為《關于在意大利的外國旅游者的流動及其花費》的論文,這是可見到的*早研究旅游經濟活動的文獻。這類研究一直延續到20世紀20年代,意大利的尼塞福羅(Niceforo)和貝尼尼(Benini)分別于1923年和1926年發表了論文《在意大利的外國人的移動》和《關于游客的移動計算方法的改良》。這些研究文獻利用統計方法,對前來意大利旅游的人進行調查研究,從平衡國際外匯收支角度,評述了旅游對國家經濟的影響及作用。通過上述文獻可知,這一時期關于旅游經濟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活動過程中一些現象的描述和計算方法的探討,如游客人數、逗留時間、消費能力等,對旅游現象的認知目的在于了解旅游活動的運行規律以取得經濟利益的需要,是學術界早期對旅游經濟現象的認知過程,是旅游經濟研究的萌芽期。 (2)第二階段:旅游經濟研究的起步期(20世紀20年代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隨著歐洲經濟的逐步恢復,越來越多的人從北美來到歐洲旅游,日益增長的由北美游客帶來大量美元的旅游活動成為歐洲戰后經濟恢復和走向復興的重要財源,旅游活動被普遍視為一種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活動,這種認識在當時深刻地影響著學術界的思想。1927年,羅馬大學講師馬里奧蒂(A.Mariotti)出版了專著《旅游經濟講義》一書,首次從經濟學角度對旅游現象作了系統的剖析和論證,通過對旅游活動的形態、結構和活動要素的研究,**次提出了旅游活動是屬于經濟性質的一種社會現象的觀點。1928年,馬里奧蒂出版了該書的續編,并在1940年出版了修訂本,*終完成了該書的理論體系。這一時期,從經濟角度研究旅游現象的學者還有許多。1933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歐吉爾維出版著作《旅游活動:一門經濟學科》,該書闡述了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費的理論。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格留克曼(G.Glucksmann)發表了多篇論文,闡述了關于旅游研究的觀點,并于1935年出版了《旅游總論》,該書系統論證了旅游活動的發生、基礎、性質和社會影響。他認為,研究旅游現象是研究旅游活動的基礎、發生的原因、運行的手段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等問題,是一個范圍非常廣泛的領域,除從經濟學角度考察外,還需要從多學科角度去研究旅游現象。在這一階段的旅游經濟研究中,國外學者普遍認識到發展旅游業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因此,重點探討和研究了旅游經濟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從不同角度對旅游經濟的有關內容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成果推進了旅游經濟學的形成,并為現代旅游經濟的發展與研究奠定了基礎。 (3)第三階段:旅游經濟研究的發展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20世紀末)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旅游被普遍看成一種恢復和發展經濟的手段,能夠促進接待地經濟發展,包括旅游業界、政界和學術界都認為旅游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可以為經濟不發達國家和地區以及發達國家和地區帶來顯著的經濟利益。在西方國家,隨著農業和工業的迅速發展,服務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特別是作為服務業的旅游業逐漸發展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產業。旅游活動也由北美、西歐兩個區域擴展到全世界,大眾旅游成為時代潮流。為了適應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歐美許多國家建立了各種類型的旅游經濟管理學院,開設了旅游經濟、旅游管理等學科課程,培養旅游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同時,歐美一些專家、學者對有關旅游經濟的理論及方法進行了更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了國際旅游分工理論與差別化需求、旅游市場、旅游企業管理、區域經濟發展與旅游、旅游資源開發、旅游投資、旅游經濟政策、旅游國際合作、發展中國家旅游經濟等諸多方面,并且在旅游活動的本質和規律性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發表和出版了一批具有較高研究水平的論文和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955年意大利特羅伊西的《旅游及旅游收入的經濟理論》,1969年美國邁克爾·彼德斯的《國際旅游業》,1974年英國伯卡特的《旅游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1975年世界旅游組織出版的《國際旅游業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1976年西班牙旅游研究院出版的《西班牙旅游經濟投入-產出表》,1978年南斯拉夫翁科維奇教授的《旅游經濟學》,1980年美國唐納德·倫德伯格的《旅游業》,1984年美國夏威夷大學朱卓任教授的《旅游業》,等等。這些成果,為促進現代旅游經濟發展起到了指導性作用,為構建旅游經濟學科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