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戛納-戛納電影節掌門人福茂日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1296
- 條形碼:9787020141296 ; 978-7-02-014129-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與戛納-戛納電影節掌門人福茂日記 本書特色
2015年5月25日,戛納電影節閉幕翌日,蒂耶里·福茂寫下本書的*篇日記。接下來的每一天,直至下一屆戛納電影節閉幕,他用363天完成了這部首次由國際A類電影節掌門人執筆的編年史、斷代史日記,帶領讀者進入戛納電影節的中樞系統:從核心團隊運作到評審團組建,從媒體大戰到商業談判,從私人選片到影展競逐,更重要的是,要維護與全球電影創作者的友善關系,從當年報名的1869部電影中完成官方年度選片。這是冒險的旅程,也是電影的盛宴,堪稱向第七藝術和心懷信仰者致敬的杰作。這部史詩般的日記出自一位精力旺盛的創作者,呈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文風極具辨識度。隨著閱讀的深入,讀者將深切地體認:電影所引發的激情,既充滿感性的魅力又充滿理性的智慧,這種激情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共存,共賞。
2015年5月25日,戛納電影節閉幕翌日,蒂耶里·福茂寫下本書的*篇日記。接下來的每一天,直至下一屆戛納電影節閉幕,他用363天完成了這部首次由國際A類電影節掌門人執筆的編年史、斷代史日記,帶領讀者進入戛納電影節的中樞系統:從核心團隊運作到評審團組建,從媒體大戰到商業談判,從私人選片到影展競逐,更重要的是,要維護與全球電影創作者的友善關系,從當年報名的1869部電影中完成官方年度選片。這是冒險的旅程,也是電影的盛宴,堪稱向第七藝術和心懷信仰者致敬的杰作。這部史詩般的日記出自一位精力旺盛的創作者,呈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文風極具辨識度。隨著閱讀的深入,讀者將深切地體認:電影所引發的激情,既充滿感性的魅力又充滿理性的智慧,這種激情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在與世界的對話中共存,共賞。
從一個閉幕式到另一個閉幕式,十二個月的電影人生,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從戛納、巴黎到里昂,從生活方式到日常瑣事……我對發生過的一切毫無隱瞞。雖然這本書記錄了一整屆電影節,從上一屆閉幕時開始記錄,但并非事無巨細的長篇累牘!就像評論家安德烈·巴贊出版自己的文字時引用的帕斯卡爾《第十六封寫給外省朋友的信》:“我沒時間寫得言簡意賅。”我想清晰地描述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我想介紹一支與其他領域不同卻又相似的專業團隊表現出來的凝聚力、承受力、信念感和才華。我想榮幸地引用羅貝托·羅西里尼的話:“我來這里不是為了掠奪或評判,我來這里是為了給予。”……我希望本書就像電影《猛虎過山》里的那句臺詞:“這趟旅程是值得的。”
——蒂耶里·福茂
我與戛納-戛納電影節掌門人福茂日記 內容簡介
1. 戛納電影節掌門人蒂耶里·福茂首部年度日記,年度選片實錄。
2. 首次由國際A類電影節掌門人執筆的編年史、斷代史日記。
3.12天評審背后是363天的籌備、71年戛納史和122年影史。
4. 永葆強烈的好奇心,獨具辨識度的個性文風,感性魅力與理性智慧交織。
5. 這也是全世界*有特權的影迷樸實而個人的,幾乎私密的日記。
6. 來自掌舵者的*手的戛納電影節歷史檔案,講述當我們熱愛電影時是怎樣的狀態,如何生活。
我與戛納-戛納電影節掌門人福茂日記 目錄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6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后記
譯后記
譯名對照
我與戛納-戛納電影節掌門人福茂日記 節選
《我與戛納:戛納電影節掌門人 福茂日記》:
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本身就是一種勝利,不管*終結果如何,出席閉幕典禮都會是一個引人矚目的舉動。但是在電影界,從天堂到地獄,只有區區一條路——約翰·褒曼曾說過,在*終獲得奧斯卡提名的五位候選人中,只有贏的那個才適得其所,其余四名陪跑者在電視轉播過程中受盡屈辱,而第六名開外的那些人則始終不被矚目。
即使知道自己將空手而歸,帕布羅·查比羅和羅伯特·羅德里格茲也都曾大方地出席了頒獎禮,我們對此記憶猶新。但在2008年,因為其媒體專員的誤傳,阿里·福爾曼全程參加了典禮,并堅信自己會獲獎。鑒于金棕櫚獎是*后才頒發的大獎,所以隨著典禮漸進尾聲,他越發確定自己會獲得*高獎項。當然,他*后的失望是巨大的。
相反的例子是在2009年,克里斯托弗·瓦爾茲在《無恥混蛋》中貢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他獲得*佳男演員是板上釘釘的事。為了讓所有焦點都集中在克里斯托弗身上,塔倫蒂諾自愿放棄參加頒獎典禮。他并未離開戛納,而且是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在卡爾頓酒店大堂的屏幕前坦然觀看了頒獎禮。他毫不掩飾對克里斯托弗獲獎的喜悅之情。我們都知道,雀躍的塔倫蒂諾意味著怎樣的胸懷。
去年,昆汀回歸戛納,為努里·比格·錫蘭頒發金棕櫚獎,并慶賀《低俗小說》上映20周年。就在我寫下這段話時,他在懷俄明州山區完成了《八惡人》的拍攝,出演該片的蒂姆·羅斯得以脫身,隨同由墨西哥人米歇爾·弗蘭克導演的影片來到戛納——該片入圍了主競賽單元。我很喜歡這樣想:每當戛納電影節結束時,那些遍布世界各地的電影人正在為我們來年也許將會看到的電影辛勤工作著。雖然對于塔倫蒂諾來說,帶著這部影片來到十字大道完全不現實,因為它將在12月上映。5月29日 周五
持續兩周的電影節會讓人產生時差錯覺,好在只要幾天時問便足以讓我復原。早上8點,我從酣睡中醒來。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的記者朋友攝影怪杰伊芙·彭高頌和我的副手戛納電影節電影部總監克里斯蒂安·熱那的生日。我們會爭做**個祝賀對方的人,然后高唱雷諾的歌:“該死的白頭發……”我對此類事情從不上心,2015年更是如此。但今天,我55歲了。時間著實過得飛快,直到*近,這才被我當回事兒。當雷蒙德·卡佛說起“那令人驚駭的、飛逝的過往”時,我著實被觸動了。如往年一樣,貝特朗·塔維涅會給我發來祝賀短信,里昂盧米埃爾中心的團隊則會給我制作驚喜蛋糕。我會再次與這些從未向我索求、從未責難過我的人歡聚。
法國百代公司(Pathe)的主席杰拉姆·賽杜告訴我:“你的電話留言箱已經滿了,它拒絕接收更多的情誼。”大量的短信、感謝、道別和訴衷情的話朝我涌來,其中還有不少安慰的話:好些朋友會提及某些我選擇無視的報道來聲援我。我知道,有些報道對本屆電影節作出了負面評價。
呂克·達內從布魯塞爾給我寫信:“剛剛看完《昂首挺胸》,戲中的演員們實在質樸得很美麗。”
……
我與戛納-戛納電影節掌門人福茂日記 作者簡介
蒂耶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1960- )
法國演員、導演、制片人、電影評論家,成長于法國里昂市郊的韋尼雪曼蓋特區,畢業于里昂第三大學電影社會學史專業。1990年,擔任盧米埃爾電影資料館管理工作,后創建盧米埃爾電影博物館。現任里昂盧米埃爾中心總負責人兼戛納電影節藝術總監。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