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伯格的女兒/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44576
- 條形碼:9787540244576 ; 978-7-5402-445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伯格的女兒/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 本書特色
1. 在世界文壇,納丁·戈迪默是在文學成就和政治影響力都受到推崇的文學大師,也是同時贏得了統治階層和被壓迫階層共同尊重的人道主義作家。她的作品,基于人性,基于正義,基于理性,基于文學,基于理想,書寫歷史而超越時代,書寫現實而照耀未來。
2. 戈迪默的小說屬于那種令人過目不忘、回味不盡的純文學范疇,既有傳統小說突出的主題和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又有嫻熟的現代寫作技巧。讀她的作品,《復活》的厚重、《追憶似水年華》的浩瀚、《霍亂時期的愛情》的千回百轉、政治小說的理想與權力角逐……均能體驗到。
3. 《伯格的女兒》是戈迪默五大里程碑式的作品之一,曾在國際社會引發過巨大震動,也是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關鍵性作品。
4.在苛刻的英語評論界,《伯格的女兒》是令評論者大加贊賞的作品,也是公認的J具閱讀挑戰性的作品。
5.這是一本包含很多人故事的小說,能夠與不同的讀者共情。
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伯格的女兒/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 內容簡介
《伯格的女兒》是一部不同讀者能讀出不同意味的小說。有人說它是一部政治色彩濃厚的作品,是的,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南非反種族隔離斗士,他們為了平等和理想不惜犧牲個人生活,甚至付出生命。評論者說:“產生于Z黑暗的種族隔離時代,以挽歌、崇敬和同情為基調,《伯格的女兒》不僅是南非而且是二十世紀一部偉大的政治小說。”有人說它是一部成長小說。是的,故事寫了主人公羅莎從童年到28歲的成長經歷。她敏感,她聰明,她堅強,她骨子里有做秘密工作的天分,她渴望愛并且經歷過幾次飛蛾撲火般的情愛,她渴望逃離社會責任卻又選擇為之奮斗。她追求什么?她信仰什么?她想要什么?羅莎的成長是每個人的寫照。有人說,它是一部女性主義作品。是的,書中描寫了若干位各具特色的女子,關于她們的青春、她們的理想、她們的愛情、她們的人生。看她們的故事,如同欣賞從春天到秋天的花。戈迪墨自己說:“《伯格的女兒》的主題是人類的沖突:個人在私人生活的欲望和對同胞的社會責任的斗爭之間的沖突。” 而有一位與《伯格的女兒》密切相關的讀者說:“她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
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伯格的女兒/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 目錄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伯格的女兒/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 相關資料
作為一個作家,一個社會個體,納丁·戈迪默以表率性的勇氣及開創性的力量,直面她所在時代的巨大挑戰——無情禁錮南非人民的種族隔離制度。她視十九世紀偉大現實主義作家為典范,并從中汲取養分,用自己的豐碩作品塑造了一個不可磨滅的二十世紀晚期南非的縮影。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庫切
她孜孜不倦地捍衛著人文主義精神——這點在她在小說里所書寫的社會歷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并且這種精神將持續影響未來幾代人。
——美國總統 貝拉克·奧巴馬
洞悉人生、思想成熟、筆法新穎自然、獨具個人風格,堪與弗吉尼亞·伍爾芙的作品媲美。
——《紐約時報》
《伯格的女兒》是戈迪默主題鼎鮮明,同時也是鼎動人的小說。
——《紐約時報》
《伯格的女兒》是一部關于社會和政治價值的長篇小說,又是一部具有強烈個性的散文詩,獨特的語言韻律令讀者入迷。
——美國作家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
《伯格的女兒》可以說是戈迪默Z好的作品。“微妙、抒情的寫作”將讀者帶入角色的思想中,“一個充滿活力但不舒服的地方”。
——英國評論家 苔絲·萊蒙
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伯格的女兒/天下大師.戈迪默作品 作者簡介
納丁·戈迪默(1923—2014)
南非作家,非洲第1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
戈迪默,一位擁有明星般美麗面孔和非凡文學才華的大師級作家。她以短篇小說蜚聲英語文壇,以長篇創作聞名世界文壇。
戈迪默,成長于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嚴酷時期、致力于創作反映這一主題的文學作品,卻不太認同別人對她“政治作家”的評價:“我的書被認為非常政治,因為我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里,這里充滿由政治沖突帶來的改變,當然,實際上也是人性的沖突。”“我的確是一名反種族歧視的活動分子,但不是一個鼓動家,我從來都沒有利用作家身份專門著書立說來宣傳或鼓動什么。”
戈迪默,“女作家”是她非常鮮明的身份標簽,她卻非常抗拒強調“女性”。1998年,她拒絕入選女性文學獎——奧蘭治文學獎(即橘子獎)的短名單。她說:“我反對一切人為分類的所謂獎項……我還真不知道是不是專門有為男作家而設的什么文學獎項,我認為男女應該完全平等。”在戈迪默的作品中,很難看到溫柔、細膩、浪漫的女性特質,一貫風格是簡潔、冷峻、理性、犀利,即使語帶嘲諷、刻薄,也是男性的味道。納丁·戈迪默(1923—2014)
南非作家,非洲第1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
戈迪默,一位擁有明星般美麗面孔和非凡文學才華的大師級作家。她以短篇小說蜚聲英語文壇,以長篇創作聞名世界文壇。
戈迪默,成長于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嚴酷時期、致力于創作反映這一主題的文學作品,卻不太認同別人對她“政治作家”的評價:“我的書被認為非常政治,因為我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里,這里充滿由政治沖突帶來的改變,當然,實際上也是人性的沖突。”
“我的確是一名反種族歧視的活動分子,但不是一個鼓動家,我從來都沒有利用作家身份專門著書立說來宣傳或鼓動什么。”
戈迪默,“女作家”是她非常鮮明的身份標簽,她卻非常抗拒強調“女性”。1998年,她拒絕入選女性文學獎——奧蘭治文學獎(即橘子獎)的短名單。她說:“我反對一切人為分類的所謂獎項……我還真不知道是不是專門有為男作家而設的什么文學獎項,我認為男女應該完全平等。”在戈迪默的作品中,很難看到溫柔、細膩、浪漫的女性特質,一貫風格是簡潔、冷峻、理性、犀利,即使語帶嘲諷、刻薄,也是男性的味道。
戈迪默成名較早,是世界文壇出名的高產、高壽作家,與很多名人不同,她很少展示和談論自己。1976年,世界上的700名作家被請求畫自畫像,戈迪默畫了兩只貓,她說:“我不會作畫,也畫不了自己,我那時養了兩只小貓,很喜歡它們,所以干脆就畫了貓。”戈迪默也從未寫過自傳。她說:“自傳不能到老了才寫,不能傷害任何人的感情,不能讓你落到因為毀謗被起訴,更糟糕的是還不能自相矛盾。”
與其說種族隔離制度是戈迪默人生和創作的重要內容,不如說正義、公平、人道和博愛是她的特質。這一點在她的作品和社會活動中體現Z突出。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經濟并不富裕,但是她將一部分獎金用于資助南非的作家。1990年代以后,戈迪默致力于南非的公益事業。2004年,戈迪默邀集馬爾克斯、蘇珊?桑塔格、魯西迪、厄普代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阿契貝、奧茲、大江健三郎、伍迪?艾倫、阿瑟?米勒等文壇大腕共同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說集Telling Tales。此書出版后的所有的收入都捐獻給了南非的抗艾滋病組織。2013年,戈迪默參加南非廣播公司 “南非標志性人物”(1996—2001)系列短片的拍攝,這次節目拍攝的照片均拍賣,拍賣所得都捐贈給了南非的兒童醫院。
2014年,享年91歲的戈迪默安然去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