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畫報出版社尋根桃花源:從藝術地理到中國畫的精神源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426913
- 條形碼:9787547426913 ; 978-7-5474-269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東畫報出版社尋根桃花源:從藝術地理到中國畫的精神源流 本書特色
本書從王維、荊浩、范寬、梁楷、黃公望、倪瓚、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濤等十位中國畫巨匠的藝術圖式、墓地、故居、繪畫原型地出發,以現實的旅程關照其藝術精神,足跡貫穿十位畫家的墓地、故居,以及洪谷山、終南山、富春山等山水原型地,不僅用藝術地理的線索重構了中國山水的現實變遷,且以當代視角對中國畫的生成、創新機制進行梳理、探索,重構中國人精神的桃花源。
山東畫報出版社尋根桃花源:從藝術地理到中國畫的精神源流 內容簡介
本書從王維、荊浩、范寬、梁楷、黃公望、倪瓚、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濤等十位中國畫巨匠的藝術圖式、墓地、故居、繪畫原型地出發,以現實的旅程關照其藝術精神,足跡貫穿十位畫家的墓地、故居,以及洪谷山、終南山、富春山等山水原型地,不僅用藝術地理的線索重構了中國山水的現實變遷,且以當代視角對中國畫的生成、創新機制進行梳理、探索,重構中國人精神的桃花源。在優選化日益深刻的今天,中日關系的復雜多變有目共睹。一衣帶水的兩個國家之間,歷史與文化的交接不勝枚舉,但盡管兩國之間交流頻繁,卻依然存在著巨大的文化鴻溝。文學具有映射作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閱讀外國文學的同時,也在了解那個國家的“人”。因為人創造了文學藝術,人也借助文學成為一個“人”。作為外國人,我們首先必須要認同一種文化的獨立性,才能真正了解它。同樣,只有打破自己視野的局限,才夠能真正了解“人”。作為昔日“東亞文化圈”核心的中國,如今對日本文學的探緣也很好有意義。本書所提供的從“日本人”的角度探索日本文學,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地理地域限制,放下“東亞文化圈”核心地位的姿態,更加深刻地了解日本文學的發展,進而了解這個國家的“人”。國界是人為創造的,文化只有多樣性和獨特性,這是作者給予我的啟發。作者不僅在中日文化之間架起了一座通向彼此心靈的橋梁,也打開了一扇通向日本文學藝術的大門。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跨越國界,了解那塊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的歷史;用日本民族的身份,親歷日本文學發展的前世今生,發現那些人類文學藝術的美妙創造。
山東畫報出版社尋根桃花源:從藝術地理到中國畫的精神源流 目錄
山東畫報出版社尋根桃花源:從藝術地理到中國畫的精神源流 作者簡介
張榮東,生于山東沂源,長于北大荒。畢業于山東大學,現于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從事藝術研究。《愛尚美術》雜志主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藝委會副主任。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