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理論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501396
- 條形碼:9787519501396 ; 978-7-5195-0139-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不局限于創業領域中關于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文獻梳理,而是根據大學生新創企業發展實際,試著分析并回答在大學生創業實踐和創業教育管理中所提出的問題。通過提煉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發展脈絡、確定研究主題的演化,抽象出新的創業環境下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時代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分析是否可以通過教育、實踐的方式將上述穩定性的特質讓更多的人習得及推廣開來,以期給正在創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團隊)、準備創業的創業者們提供可供借鑒的參考。
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理論與實踐 目錄
**章導論
**節“互聯網+”特質與大學生創業的緣起/00
一、新經濟、商業模式與創業企業新形態的誕生/00
二、創業企業新形態與互聯網原住民的網絡互動/00
三、大學校園“場域”內的創業者特質/00
第二節“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可持續發展的近憂與遠慮/00
一、成功創業or創業成功?新創企業能走多遠/00
二、傳統經營or成長為先?創業企業績效選擇的“兩難”/00
三、創業勝任力的習得與培養:大學創業教育形式與效果/00
第三節新創業時代對話創業勝任力經典理論/00
一、創業領域融合式研究范式轉移與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理論創新/00
二、創業是相對的?創業勝任力結構和特性的動態發展與自適應/0
第四節基于“互聯網+”背景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實踐基因/0
一、創業勝任力:新創企業創業成功與創業績效的聚焦點/0
二、從創業者到創業企業家:創業勝任力的分享與傳播/0
三、創業教育回歸初衷:創業企業家誕生于創新的環境氛圍/0
第五節本書的研究設計/0
一、研究對象/0
二、研究的理論框架/0
三、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0
第二章理論框架:“互聯網+”時代與大學生創業勝任力
**節創業勝任力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0
一、勝任力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0
二、創業勝任力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0
三、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0
第二節“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勝任力及其結構特征/0
第三節“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結構與創業績效/0
第三章種子的誕生:初創期創業勝任力與創業績效
**節初創期創業者(團隊)創業勝任力結構特征/0
一、創業者個人創業勝任力關鍵要素:發現和創造機會/0
二、團隊創業勝任力關鍵要素:敢拼敢闖/0
第二節初創期的創業勝任力結構與創業績效/0
第三節初創期的創業實踐:創業勝任力與創業績效“曙光初見”/0
一、創業者學習日記:創業前期積淀/0
二、創業案例1——關鍵詞:知識儲備和學習/0
三、創業案例2——關鍵詞:創業動機的產生/0
四、創業案例3——關鍵詞:市場敏感度/0
五、創業案例4——關鍵詞:堅韌/0
六、創業案例5——關鍵詞:輕松還是嚴格/0
七、創業案例6——關鍵詞:融資對創業企業的意義/0
八、創業伙伴分享:從認同到參與/0
第四章青苗的成長:生存期創業勝任力與創業績效
**節生存期創業者(創業團隊)創業勝任力結構特征/0
一、創業者個人創業勝任力關鍵要素:彌補短板與堅持到底/0
二、團隊創業勝任力關鍵要素:基于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價值觀高度統一/0
第二節生存期的創業勝任力結構與創業績效/0
第三節生存期創業實踐:創業勝任力與創業績效的“互助”效應/0
一、創業者學習日記:置之死地而后生/0
二、創業案例7——關鍵詞:敢于轉型的魄力/0
三、創業案例8——關鍵詞:失敗的滋味不只有苦/0
四、創業案例9——關鍵詞:以真誠贏得認可/
五、創業案例10——關鍵詞:不可替代的品牌優勢/
六、創業案例11——關鍵詞:創業者專業領域勝任力/
七、創業伙伴分享:求變/
第五章果實的收獲:發展期創業勝任力與創業績效
**節發展期創業者(團隊)創業勝任力結構特征/
一、創業者個人創業勝任力關鍵要素:領袖氣質的淬煉與創業者影響力的形成/
二、團隊創業勝任力關鍵要素:聯盟與跨界創新產生的“累積”效應/
第二節發展期的創業勝任力結構與創業績效/
第三節發展期創業實踐:創業勝任力與創業績效的“擴散衍生”效應/
一、創業者學習日記:匯聚成長力量,青年創業者聯盟/
二、創業案例12——關鍵詞:互助與責任/
三、創業案例13——關鍵詞:戰略聯盟/
四、創業伙伴分享:領袖魅力/
第六章新生態雛形:智能時代開啟創業新格局
**節“交互”的市場或許是另一個新的創業藍海/
第二節“深度創業”高勝任力水平者贏得時代/
第三節“創新與演化”重新定義的未來,下一個BAT或許已經誕生/
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理論與實踐 節選
**章導論在描述“互聯網+”的眾多特質中,關于其引領新經濟范式和帶動創新創業的描述十分突出。新經濟范式必然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言,“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而新的商業模式往往誕生于技術革命,在技術與經濟范式迭代衍生的過程中自然孕育出更多的市場機會。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次創業熱潮均帶動了經濟增長。每次創業熱潮在產生創業先鋒為社會累積大量財富的同時,總能為推進社會進步和企業組織領域貢獻精辟的管理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 -00--00-與以往的自主創業不同,新經濟背景下的自主創業帶來了與創業企業相關的一系列深刻變革。當互聯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密不可分的有機部分,大數據時代的方法論已然對創業者思維產生了深刻影響,并由思維模式引發了一系列的想法和行為變化。對于機會型創業者,在把握互聯網連接世界的屬性和共享經濟的創業模式、積極創新創業的同時,還應理性審視新創業環境產生的新方法論,才能引導創業企業走向持續發展的未來。 “互聯網+”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其引發的創新創業熱潮特征、內在驅動力必然不同于之前,傳統創業領域研究的理論背景和適應性在新的創業時代遭遇挑戰。新的創業環境下,大學生創業者成為機會型創業者的主體,如何引導這群年輕的創業者理性創業,盡可能地減少和規避創業的負面因素影響及風險? 由于創業勝任力相關研究已非常成熟,且國內外學者對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研究也有相當豐碩的成果,本書不局限于創業領域中關于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文獻梳理,而是根據大學生新創企業發展實際,試著分析并回答在大學生創業實踐和創業教育管理中所提出的上述問題。通過提煉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研究的發展脈絡、主題演化,抽象出新的創業環境 (“互聯網+”創業背景)下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時代特征及其發展趨勢,分析是否可以通過教育、實踐的方式將上述穩定性的特質(特征)讓更多的人習得及推廣開來,以期給正在創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團隊)、準備創業的創業者們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 **章導論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理論與實踐書中借鑒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創業企業類型的劃分方式,將新的創業環境下大學生創業企業分為“新興產業互聯網創業企業”和“傳統產業互聯網化轉型企業”兩種(王一濤等,2013);以互聯網創業成功企業(如Google、阿里巴巴等)為參照,將新的創業環境下大學生創業企業分為創立、成長到發展三個階段;以經典創業勝任力理論模型為基礎,對標“互聯網+”大學生創業企業的創業者(團隊)完成創業任務所需的勝任力特征,從經營性績效、成長性績效兩個維度構建大學生創業企業的創業績效內涵,形成針對“互聯網+”這個特定情境下的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的研究理論框架;*后,根據大學生創業企業發展階段,提煉出研究對象表現出的整體勝任力特征,并結合不同階段的創業任務開展案例研究,驗證了基于新創企業生命周期的大學生創業者(團隊)勝任力及創業績效演進式發展的研究結論。 **節“互聯網+”特質與大學生創業的緣起〖1〗一、新經濟、商業模式與創業企業新形態的誕生經濟發展的本質是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產業的不斷升級(林毅夫,2013)。林毅夫:“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4年1期,第4—5頁。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新常態”,對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做出前瞻性的戰略判斷,定位中國經濟發展必須走轉型升級的道路。繼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新經濟”概念后,以創新超越、主動調試為特征的新經濟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白津夫在“以新經濟引領新常態”的主題發言中指出,新經濟是*具成長力和增長力的經濟,能夠彌合地區差異,帶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和協同發展。張瑞杰:“專家聚焦新經濟:只有新經濟才能強中國”,《中國經濟周刊》2015年第13期,第40—45頁。 回顧人類發展的近現代史,以工業革命為序幕拉開的文明進程,依靠資本原始積累和工業化生產聚集了大量社會財富,奠定了供給決定需求的商業模式。步入信息時代,產業鏈與IT技術乃至行業的深度融合,消費者獲取信息來源的渠道和資源路徑多樣化,生產廠家與消費者間的信息壁壘被打通,在市場飽和度極高的情況下,基于網絡“反向定制”的消費者群體力量逐漸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甚至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成為決定性力量(吳軍,2016)。 當互聯網技術特征(開放式、分布式、對等性)映射到組織管理中,顛覆了傳統“科層制”組織結構,組織邊界變得模糊,組織結構形態表現出演化模式下的“自組織”適應特征,阿里研究院:《互聯網+從IT到DT》,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版。正日益被眾多創業企業推崇的“零管理”模式正是這種自組織演化結構的現實運用。在這種組織模式內,沒有上、下層級之分,企業成為由同一價值觀驅動的行為自覺者的集合,每個人都是集合內的“有機元素”,他們與組織的關系不是雇傭者與被雇傭者的關系,而是演變為基于共同成長的“聯盟”關系,聯盟內成員熱衷于尋找工作本身的動力和帶給他們的成長,在個人成長的同時,組織獲得的往往是超出預期的收益。 二、創業企業新形態與互聯網原住民的網絡互動 ……
互聯網+大學生創業勝任力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湯敏女,漢族,四川安岳人,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生,從事戰略管理研究。 李璞男,漢族,四川渠縣人,教授,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院長,成都市教育輔助服務行業協會會長,四川省社科聯理事,從事人才測評、人才職業化和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研究。 余夢銣女,蒙古族,四川西昌人,成都理工大學輔導員、心理咨詢師,主要從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昕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成都理工大學管理科學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講師,成都理工大學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教學創新團隊成員。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