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荷風清韻-徐荷新聞作品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52907
- 條形碼:9787511552907 ; 978-7-5115-529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荷風清韻-徐荷新聞作品集 內容簡介
《荷風新韻 徐荷新聞作品集》系中國組織人事報原總編輯徐荷從業以來的新聞作品集,分為隴上萍蹤和京城歲月上下兩輯,按照新聞體裁分為消息、人物專訪、深度報道等。30余年的黨報時政記者生涯和理論編輯工作經歷,練就了作者對新聞的敏銳性和扎實的理論文字功底、豐富的報紙采編經驗;7年的人事部法規司工作經歷,使她熟悉了人事人才政策和新聞管理業務。作者堅持辦好報紙,人才先行,重視采編隊伍建設。
荷風清韻-徐荷新聞作品集 目錄
序二:聞香識人說徐荷
上輯 隴上萍蹤
《隴上萍蹤》原序言
通訊
胡耀邦田紀云視察甘肅散記
當家就要給群眾解決問題
出河再看兩腿泥——陳沛當隊長的故事之一
誰聽說過路上播種——陳沛當隊長的故事之二
手巧還得家什妙——陳沛當隊長的故事之三
一錘子買賣咱干不得——陳沛當隊長的故事之四
人望幸福樹望春——陳沛當隊長的故事之五
從“頂牛”到“牽牛”
種子的風波
歡騰的抓喜秀龍草原
為了讓患者邁出剛健的步伐——記祖師麻膏藥的研制者蒲大才
老顧問寫調查
鮮奶飄香農家樂
伏“虎”記
播種春天的人——記助理研究員呂福海
反彈琵琶奏凱歌隴原處處添新綠
水泉之路
他們都有值得自豪的少壯時期
九州深情綠隴原——全國青少年采種支甘活動片段
老代表三下黃泥堡
理想在田野里閃光
燒雞帶活了養雞業——記靜寧縣燒雞專業戶王貴生
大有可為的甘肅——甘肅省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展覽館巡禮
希望在這里前途在這里——記全國大學生“絲綢之路”夏令營活動
給移民拜年去
……
專訪
記者來信
評論
消息
下輯 京城歲月
深度報道
專訪
評論
消息
附輯學術思考
學術思考
編輯手記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后記新聞40年
荷風清韻-徐荷新聞作品集 作者簡介
徐荷,筆名一禾。在職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高級記者。中國人事報刊社、中國組織人事報社原總編輯(正局級),現任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大公國際傳媒學院執行院長。 1976年從甘肅省廣河縣官坊公社插隊知識青年選調甘肅日報社。先后在甘肅日報理論部、農村部、武威記者站、要聞部、記者部當記者、編輯。 1989年初調國家人事部,歷任中國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培訓處、教研處助理研究員、副處長;1997年任國家人事部政策法規司新聞宣傳處處長;2003年起先后任中國人事報刊社副總編輯、中國人事出版報刊社副社長、中國人事報社副總編輯(主持工作);2009年任中國人事報刊社總編輯、中國組織人事報總編輯。 2013年初調香港任《大公報》副總編輯;2016年任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大公國際傳媒學院執行院長。 甘肅日報12年,采寫新聞作品800多篇,其中《從“頂牛”到“牽牛”》獲1981年全國好通訊獎、甘肅省好新聞一等獎;系列報道《河州在改革中崛起》獲1987年全國好新聞三等獎、甘肅省好新聞一等獎;《社員喜獲超產糧》《種子的風波》等獲80年代甘肅省好新聞獎。 在中國人事報、中國組織人事報10年,采寫新聞報道和評論近百篇,作品多次獲中國產經新聞獎;撰寫的《肩負新使命,邁向新征程》被評為***2011年“組工宣傳好作品”獎。 2007年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國家人事部“巾幗建功”標兵稱號;2008年榮獲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從事新聞工作30年榮譽證書”;2009年榮獲中國產業報協會“總編輯金筆獎”。系全國黨建研究會第五屆理事會特邀研究員;第七屆、第八屆中國記協理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