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于法較真(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2224
- 條形碼:9787542662224 ; 978-7-5426-622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于法較真(2)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對“醫鬧”入刑能不能寄予厚望 ; 律師做法官會不會是一場秀 ; 從獎勵“線索大媽”看法治的另一面 ; 學者型大法官落馬的反思 ; 試衣間應是“公共場所” ; 擴充地方立法, 難處要考慮在前等。
于法較真(2) 目錄
對“醫鬧”人刑能不能寄予厚望
律師做法官會不會是一場秀
從獎勵“線索大媽”看法治的另一面
學者型大法官落馬的反思
試衣間應是“公共場所”
擴充地方立法,難處要考慮在前
有罪判決不是反腐的終點站
慎給釋永信舉報人扣帽子
警察關警察案不可忽視刑事追責
依法規制污點證人原則以推動法治反腐
康師傅的維權官司未必好打
且看宋城的舉報如何收場
對巡視組拍桌的狠勁從何而來
無聊索賠背后是權利濫用
騙奸仍是個不老的話題
為紀念抗戰勝利特赦的法治價值
貪污受賄依情節處罰考驗公正反腐
“終身監禁”的探索性意義
終身監禁的適用問題
廣西“假助學真色魔”的罪與罰
犯罪嫌疑人的照片何時能曝光
證監會的處罰會不會是以罰代刑
廢除嫖宿幼女罪后涉“幼女賣淫”案咋辦
是法院道歉還是法官道歉
飛來橫禍其實還是人禍
“強拆”致人死亡后該怎么做
證監會的重罰能讓股民得到點什么
抓捕舉報人的理由怎么站得住腳
*高罰單還要是*有效罰單
“扶老人險”能否解決扶老人危險的困境
“窮人共妻”的法律悖論
事故行政問責,為何可信度不高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賠償機制期待突破
搶劫銀行致富后該怎么受罰
給張臺長送錢的演員也當法辦
如何破除明星涉毒的怪圈
教師“虐童”別讓“家規”替代了法律
農婦緝兇,要點贊更要反思
為什么一部分案件久拖不決
運鈔車案的賠償屬于什么性質?
30萬元受賄案何以“攪動”刑事司法界
存錢獲得假存單,銀行該不該賠
大學生售鳥案司法判決為何難服眾
懲治貪官不能“重自由刑輕財產刑”
“挾尸要價”涉嫌觸犯刑律
林森浩案件折射死刑價值觀的變遷
公安局長通過司考不該是稀奇事
官員“吃喝”能否入刑
汪峰敗訴顯現名譽侵權與輿論監督的界限
“鐵窗內嫖娼”絕不是普通違規違紀案件
企業接納退休官員妥不妥
鄭州強拆醫院案,追責不能忘卻刑法
……
后記
展開全部
于法較真(2) 作者簡介
金澤剛,湖北鄂州市人,法學博士(1996—1999年),經濟學博士后(2000—2003年)。2002年通過國家首次統一司法資格考試。曾任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和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現任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財產犯罪、經濟犯罪、青少年犯罪預防與治理、城市犯罪防控,以及刑事司法制度等領域有諸多研究成果。近年來,在《人民法院報》、《法制日報》、《檢察日報》、《東方早報》等報紙及一些網絡媒體撰寫法律隨筆和評論文章二百多篇,系《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的專欄評論員。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