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悠然歲時遷-尋常人家的節氣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048498
- 條形碼:9787547048498 ; 978-7-5470-484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悠然歲時遷-尋常人家的節氣故事 本書特色
24幅精美全彩國畫插圖 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 讓人手不釋卷的鄉村人文故事 環環相扣、渾然天成的全書基調
悠然歲時遷-尋常人家的節氣故事 內容簡介
二十四節氣是傳統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詩意呈現,體現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哲學思想。本書作者將節氣等自然時節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相結合,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以及處事哲學。 全書共分為春、夏、秋、冬四輯,每一輯下分六節,分別是每個季節的六個節氣,每個節氣一段闡述自然,一段講述故事。這樣將節氣與民俗故事結合的敘述方式,充分展現了節氣對于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 其中的鄉村故事極富鄉土氣息,情節絲絲入扣,讓人欲罷不能。 圖書配有分別對應二十四節氣的24幅精美國畫插圖,與內容環環相扣,相得益彰,既突出了富有鄉土氣息的中國文化之美,又引人入勝,圖文交織,惹人遐想。
悠然歲時遷-尋常人家的節氣故事 目錄
悠然歲時遷-尋常人家的節氣故事 節選
立春: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立春為農歷正月節,陽歷在2月上旬,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個節氣。正者,止于一。立為始建,草木之氣始至。立春有三候: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意為立春之日東風送暖,大地解凍;五日后冬藏之蟲蘇醒;再五日水上冰融,魚浮游,沒有完全消融的碎冰如同被魚背負般浮在水面。 立春萬物蘇 春天是從哪里開始的?雖然說春到人間草木知,但是草木沒有嘴巴,草木不說話,你一時半會兒還真搞不清楚這些草木揣著什么心思。明明心里綠油油地返青了,卻冷著臉憋著。立春,看上去還是冬天江南的灰綠色,可是這灰綠色哪里有點兒不一樣,有股子往外冒的悶騷勁兒。 古人說三十而立,鄉下人理解三十歲就該成家立業,不靠天地爺娘,自己掙一份家私。在鄉下,男子不結婚,不自己頂門樓子,50歲人都能隨手摸你頭,80歲胡子拖腳面,說話都是飄著,落不了地。立春呢,也是這個意思。立春之前,睡到日上三竿也沒有人閑話,但是一立春,就不能頭插在被窩里,要立起來。要是你立不起來,那就不客氣了,所以立春又叫打春,這個打字用得傳神,像平地突然一聲春雷炸響在天際,將沉睡的山川草木、還有人驚醒。山眨巴眨巴眼睛,抖掉枯黃;水眨巴眨巴眼睛,慢慢流動;田邊一株草眨巴眨巴眼睛,水汪汪一抹新綠染了麥地,染了油菜地,染了塘邊枯掉半個身子的老柳樹;還有一群迎春雞,小雞雛不上色,只染了層嫩黃。冷,還是冷,冷得有點兒缺少底氣,雖然水缸里還是要結冰;泥巴地上被牛踩出一窩一窩牛蹄印,一夜過后,早晨也薄薄地汪了一層冰;晚間忘了關窗戶,灶頭上一瓶香油,黃通通凍住了;梳妝臺上,一碗泡了刨花柴的水,泡久了析出刨花油,是女人們的梳頭油,這會子也凍住了;火桶和手爐還得燒得熱乎乎,老人孩子身上飄著煙烘氣。不過鄉下人說打了春,能冷到哪里去?能冷多久?地氣動了嘛。這樣一想,再冷也就有了盼頭。立春,其實也就是個盼頭,真離春暖花開,且有一段天寒地凍的時光要走呢。 爆竹噼里啪啦響起來,只要有一家響起來,后面就斷斷續續連綿不絕。這是接春,把離開了一個夏、一個秋、一個冬的春接回家來。大門四開,八仙桌抬到門前,供上米飯,一棵飽滿的青菜攔腰系根紅頭繩,一只光身子雞系根紅頭繩,還有幾只白胖的豬蹄,也要系上紅頭繩,不僅祈愿五谷豐登,還要六畜興旺。燃一炷香,放一掛鞭炮,在蒲草墩上規規矩矩磕三個頭。什么時候打春,老皇歷早就安好日子,連幾點幾分都安排下,有時候立春是中午十二點,有時候是夜里兩三點,你要是記不住,或者怕冷起不來,那你可不算個莊稼人,真該打了。人人都想**個把春接到自己家來,但是又不能接早了,接早了爆竹炸完了,春還沒到門口,這事兒也不妥當。挨著時候,正要點爆竹,有人家搶先一步點著了,于是你見我慌,我見你忙,噼里啪啦響成一片。 唱春歌的人立在門口,臉上掛著一層灰灰的寒氣,他已經走了好幾個村子,背在身上的口袋裝了小半口袋米。唱一家,也只得一兩把米的報酬。他也著實唱不了什么,只是車轱轆地重復著發大財萬兩黃金滾進來,這樣連他自己都無動于衷的話。在鄉下,唱春歌不過是比乞討好一些而已,好歹找個帽子遮了臉。 立春這一日在鄉下人心里的分量,比過年更為重要,也更為息息相關。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火腿;春打六九頭,家家賣耕牛。打春打在什么點上,跟一年的收成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所以這一個打字,是蛇打七寸,還是拿著和尚當禿子打,里面大有文章。不過無論五九尾六九頭,立春總在過年前后,并不礙著過年,因為一時半會沒有農活要做。若是臘月里打春,男人切記得要滿滿挑一缸臘水,立春前的水是冬水,靜,用來點豆腐、熬糖稀,豆腐嫩、糖稀甜,不要不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若是用了立春后的春水,過年你家的豆腐是酸的、糖稀不甜落得好大抱怨,那可怪不得你女人。 如果立春是在過年后,過了三連年,一切原還原,立春是起頭,農活跟著一個磕巴不打一樣鋪陳下去,要送肥,要翻地,一年開始了。時間拉開了一年的幕布,立春,是**筆,“立春一年端,家家早盤算”,這個頭,家家都想起好。不盤算不行,但是盤算來盤算去,有時候也是人算不如天算。 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從菜窖里掏出來的山芋,壞的越來越多,邊切邊扔。煮粥,吃著吃著,就吃到變了味的。舊年收了成捆甘蔗,挖個池子,淺淺蓄上水,將甘蔗頭裹著泥巴連著根浸泡在水里,可以藏到深冬,越冷越甜。但是一打春就撐不住了,一根甘蔗削掉一多半壞的。這些東西得了春消息,像動了心思的閨女,按捺不住飄上眼角眉端,即使媒婆不上門,父母也開始暗暗張羅。打春之后的田野,即使看上去還不動聲色,心已經開始野了。 喜鵲正月十五一早挑了一擔豬糞送到田里,晚上就不見了,這一年才交十六歲。喜鵲是從園子外墻根撿來的,田家庵一般不說茅房或者廁所,說園子,喜鵲包在一塊爛棉絮里,靠園子的半截土基墻放著,把一早到園子的男人驚得夾著一泡屎回家。養父母留她下來打的算盤是給小兒子做媳婦,小兒子五六歲上得了場腦膜炎,如今十歲了兩只眼睛從來都瞄不準一個方向。喜鵲長到十二歲,養父母怕抓不住這個眼睛咕嚕嚕轉的小姑娘,動了心思要將兩人推到一起。要不是養父夏天下田被土公蛇咬了,無論如何是拖不到長成十六歲的大姑娘。翻年頭搭尾,養父去世三年,孝戴滿了,喜鵲就跟五里溝一個男人跑了,她過年看戲的時候搭上的。男人沒房子沒錢,抽煙喝酒外加賭錢,人喊他二先生,做田的人喊先生有嘲諷的意思。但是喜鵲吃了秤砣鐵了心。正月十五在養母家飽飽吃了一大碗元宵,喜鵲此后很久沒有吃上飽飯。第二年年前,男人因為臘月坐席吃酒打架傷了人,自己嚇跑了。在四面透風的草屋里苦熬了幾天,喜鵲挽了兩件舊衣裳挺著大肚子回養母家。門口一地爆竹屑,不到正月十五不能動掃帚,所以雞屎鴨屎也到處都是,一座盤香在門口氣昂昂地冒著煙,門卻是關著的,門上還是舊年喜鵲貼的黃孝聯,斑斑駁駁,也沒有換新的。養母不肯見,喜鵲扶著門框,又不走又不哭,就這么杵著。隔壁鄰居來勸,喜鵲也不肯去人家坐,就這么干站著。一時半會都僵在那里,喜鵲的羊水突然破了,棉褲襠濕淋淋,喜鵲順勢一屁股坐到了墻根底下,再也拉不起來。 門吱吱呀呀拉開,年年養母都說要給門軸上點香油,年年都沒有上,進進出出門都響得刺撓人心。養母要傻兒子將喜鵲抱到床上,一家也就這個傻兒子人高馬大有把傻力氣。勸和的鄰居有的小跑著去找接生婆,有的說家里媳婦坐月子還剩著紅糖,討來給喜鵲。養母給喜鵲蓋上被子,這是傻兒子的床,被子里頭一股熏人的老油味,過年被子又沒有洗。養母要傻兒子燒開水,自己去翻炒米桶,要給喜鵲泡碗紅糖炒米,吃了肚子里有氣力。她背對著喜鵲說,生小人是個力氣活。 喜鵲看著窗外,所謂的窗戶只是從土墻上掏出的一個洞,插了幾根木條,糊的塑料布早被風吹裂,拖一片掛一片地在風中飄,可以看到桐梓樹的幾根枝條。種在門口的是喜鵲看了十幾年的桐梓樹,到了秋天葉子會變紅,現在葉子落光了,枝條上干干凈凈,卻在末梢開著青黃色的花,從暗綠灰黃中明亮地跳出來,明明是熱鬧地開著的喇叭一樣的穗狀花,也是安靜的。桐梓樹的花不香,在冷寒中開出來的花,像臘梅,像春梅,都是越冷越香,桐梓的花只是一味地苦寒。眼淚順著喜鵲的眼角淌下來,喜鵲伸手揪住枕頭擦眼角,枕頭里塞了粗粗的稻殼子,略動一動就沙沙響。 喜鵲生了個兒子,因為這一天立春,就叫春生。在鄉下,叫喜鵲的女孩子很多,叫春生的男孩子也很多。春生萬物,可是個好意思。喜鵲說,若是哥這一輩子不結親,春生得給哥養老。
悠然歲時遷-尋常人家的節氣故事 作者簡介
唐玉霞,女,1971年生,出版有歷史隨筆集《她們謀生更謀愛》《陌上芙蓉開正好》;隨筆集《回味:美食思故鄉》《回味:低頭思故鄉》;合作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情斷南宋》;隨筆集《民國女子》《舌尖上的江南》等。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