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社區災害韌彈性建設-公私合作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49641
- 條形碼:9787502849641 ; 978-7-5028-496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區災害韌彈性建設-公私合作模式 內容簡介
《社區災害韌彈性建設:公私合作模式》闡述了描述了聚焦韌彈性的協作且獲取更多知識收益的領域,調查了對有效的公私合作的認識以及如何增強社區災害韌彈性,并制定了一個全面的研究議程。面對快速的的社會變革和技術進步,我們對聚焦韌彈性的公私部門合作的理解只是萌芽! 渡鐓^災害韌彈性建設:公私合作模式》所述內容應被視作為一個正在發展的主題的初步探索,而不是*終確定的論述。
社區災害韌彈性建設-公私合作模式 目錄
譯者的話
序
致謝
概述
第1章 引言
1.1 任務陳述
1.2 什么是韌彈性
1.3 社區管轄權
1.4 我們必須有什么樣的韌彈性
1.5 災害管理政策
1.6 韌彈性合作
1.7 委員會完成任務的方法
1.8 報告結構
第2章 聚焦韌彈性公私合作網絡的概念框架
2.1 形成概念框架的基本原則
2.2 成功聚焦韌彈性合作的原則
2.3 概念模型
第3章 基于社區的公私合作指導原則
3.1 社區一級的參與
3.2 韌彈性相關活動的結構和流程
3.3 建立和運營合作伙伴關系:概念模型的實際應用
3.4 創造變革環境
第4章 可持續的聚焦韌彈性合作的挑戰
4.1 增加弱勢群體的能力和機會
4.2 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認知
4.3 合作規模
4.4 利益分歧
4.5 合作者的信任
4.6 信息共享
4.7 跨越邊界
4.8 碎片化、不一致以及缺乏協調
4.9 發展指標
第5章 研究機會
5.1 業務部門動機
5.2 整合非政府組織
5.3 改變應急管理文化
5.4 建設社會資本
5.5 通過合作支持學習
5.6 信息存儲庫
5.7 *后的思考
附錄
附錄A 委員會傳記
附錄B 委員會會議議程
美國國家研究院——國家科學、工程和醫學顧問
社區災害韌彈性建設-公私合作模式 節選
《社區災害韌彈性建設:公私合作模式》: 首先,在達到社區目標的過程中,如果合作價值得到證明和參與者獲得激勵,那么合作就成功了。對商業企業底線和投資回報的影響是重要的激勵因素,但建立可信網絡的能力也是如此,以確保與其他社區利益相關者更好地協調,并獲得信息,從而實現準確的風險和收益分析和更有效的業務連續性規劃。參與可以成為組織良好的公共關系,從而贏得更多人認可該組織在社區所起的領導作用。正如經濟學家ManCLU‘Olson(1965)45年前強調的,如果合作活動旨在提供公共服務,比如環境設施、總體環境質量、公眾健康和安全、災害防御,那么提供激勵的合作是特別具有挑戰性的。這些都是將來可以享受的利益,即使是那些沒有努力實現或維護這些利益的人。獎勵措施是克服人民“坐等”的趨勢所必需的! 摻ê献鞯呐ν性谔峁┕伯a品上,并為那些同意合作的人為提供“選擇性激勵”。降低參與合作關系成本的激勵措施可以有效地克服“搭便車”,但委員會注意到,激勵小企業主參與的動機可能并不構成對基于信仰的組織或一個大公司分公司的成功激勵。需要制定不同的戰略,鼓勵社區各界的參與,包括潛在的非災害相關利益! *終,許多參與者將受到切身利益、業務連續性的關注和為公愈服務愿望的驅動。鼓勵利益相關者自問,比如:如果我們不為災害規劃將會怎么樣?還有我們能否承擔不具有韌彈性投資的“保險”?這或許幫助指導他們考慮切身利益,參與到聚焦韌彈性的公私合作中。 采取合適的規劃視角 由于社區優先事項、脆弱性、文化和資源的不同,合作的目標必然會因社區而異。因此,不可能設計出一種應用于所有社區都成功的合作模式。如果社區韌彈性目標認可在災害周期每個階段提前確定需求的重要性,合作將很可能成功。聚焦韌彈性合作的成功取決于災害響應和恢復的提前規劃。采用合適的規劃觀點需要資源和戰略的系統確認,用于考慮土地利用規劃、公共備災教育以及可能發生短期和長期災害恢復。規劃的靈活性至關重要,因為災難不按規劃發生。將靈活性納入合作努力還將使社區能夠應付突發的災害,因為網絡和資源準備就位。雖然靈活性是成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通常意義的韌彈性一合作關系創建如果不是流于形式,那么災難發生時將更有效和可持續。流于形式的合作并不能從系統規劃和規劃產生的信任紐帶中獲益。 討論分散和集中決策 社區建設災害韌彈性的能力與社區所有成員(個人和組織)如何參與合作并從結果中受益相關。在合作的形成階段,制訂不同參與者角色和職責的決策。形成、保持和維護有效的跨部門關系和執行集體決定的活動是艱巨但并非不可能的挑戰。集中和分散的災害韌彈性組織化合作具有不同的優點! ΜF實世界伙伴活動的研究提供了一些關于如何組織合作的認識,但目前還沒有關于聚焦災害韌彈性合作的研究。對涉及“項目影響(ProjectImpact)”的社區評價(見專欄1.2)提供了關于聚焦災害韌彈性合作的有效組織模式的相關信息。例如,德拉瓦大學災害研究中心(DRC)評估了七個“項目影響”試點社區及其網絡,重點強調組織化和決策的結構(例如,wachtendorfeta1.,2002)。評估發現,地方試點項目擁有不同的集中和分散決策結構以及各式各樣的組織結構,從橫向到層級的。DRC還研究了非試點的“項目影響”社區。 ……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