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美的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475677
- 條形碼:9787553475677 ; 978-7-5534-756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的散文 內容簡介
在參閱了大量國外散文專集、合集的基礎上,惠特曼精心編纂了《*美的散文(世界卷)/全民閱讀·經典小叢書》。 《*美的散文(世界卷)/全民閱讀·經典小叢書》所選篇目均為名家個人風格的典型代表作,始之于“文學感性”,出之于“知識體悟”:或如浪漫主義文豪雨果的氣勢磅礴、鏗鏘有力,或如喬治·桑的淡泊雋永、意境悠遠,或如培根的簡潔凝練、慧語連篇,或如羅曼·羅蘭探索人生意義、詰問心靈,或如屠格涅夫長于寫景、物外設境……
美的散文 目錄
美的散文 節選
《*美的散文(世界卷)/全民閱讀經典小叢書》: 冬日漫步(節選) 我們也睡著了,一覺醒來,正是冬天的早晨。萬籟無聲,雪厚厚地堆著,窗檻上像是鋪了溫暖的棉花;窗格子顯得加寬了,玻璃上結了冰紋,光線暗淡而恬靜,更加強了屋內舒適愉快的感覺。早晨的安靜,似乎靜在骨子里。我們走到窗口,挑了一處沒有冰霜封住的地方,眺望田野的景色;可是我們單是走這幾步路,腳下的地板已經在吱吱地響。窗外一幢幢的房子都是白雪蓋頂;屋檐下、籬笆上都累累地掛滿了雪條;院子里像石筍似的站了很多雪柱,雪里藏的是什么東西,我們卻看不出來。大樹小樹四面八方地伸出白色的手臂,指向天空;本來是墻壁、籬笆的地方,形狀更是奇怪,在昏暗的大地上,它們向左右延伸,如跳如躍,似乎大自然一夜之間,把田野風景重新設計過了,好讓人間的畫師來臨摹。 我們悄悄地拔去了門閂,雪花飄飄,立刻落到屋子里來;走到屋外,寒風迎面撲來,利如刀割。星光已經不那么閃爍光亮,地平線上籠罩著一層昏昏的鉛狀的薄霧。東方露出一種奇幻的古銅色的光彩,表示天快要亮了;可是四面的景物,還是模模糊糊,一片幽暗,鬼影幢幢,疑非人間。耳邊的聲音,也帶一種鬼氣——雞啼狗吠,木柴的砍劈聲,牛群的低鳴聲——這一切都好像是陰陽河彼岸冥王的農場里所發出的聲音;聲音本身并沒有特別凄涼之處,只是天色未明,這種種活動顯得太莊嚴了,太神秘了,不像是人間所有的。院子里雪地上,狐貍和水獺所留下的腳跡猶新,這使我們想起:即使在冬夜*靜寂的時候,自然界生物沒有一個鐘頭不在活動,它們還在雪上留下痕跡。把院門打開,腳步輕快,我們跨上寂寞的鄉村公路。雪干而脆,腳踏上去發出破碎的聲音;早起的農夫,駕了雪橇,到遠處的市場去趕早市;這輛雪橇一夏天都在農夫的門口閑放著,與木屑、稻梗為伍,現在可有了用武之地,它的尖銳、清晰而刺耳的聲音,對于早起趕路之人,也有提神醒腦的作用。農舍窗上雖然積雪很多,但是屋里的農夫已經早把蠟燭點起,燭光孤寂地照射出來,像一顆暗淡的星。樹際和雪堆之間,炊煙也是一處一處地從煙囪里往上飛升。 大地冰凍,遠處雞啼狗吠;從各處農舍門口,也不時地傳來噼啪劈柴的聲音。空氣稀薄干寒,只有比較美妙的聲音才能傳入我們的耳朵,這種聲音聽來都有一種簡短的可是悅耳的顫動;凡是至清至輕的流體,波動總是少發即止,因為里面的粗粒硬塊,早就沉到底下去了。聲音從地平線的遠處傳來,都清越明亮,猶如鐘聲;冬天的空氣清明,不像夏天那樣的多雜質阻礙,因此聲音聽來也不像夏天那樣的毛糙模糊。腳下的土地,鏗鏘有聲,如叩堅硬的古木;一切鄉村間平凡的聲音,此刻聽來都美妙悅耳;樹上的冰條,互相撞擊,其聲玖珞,如流水,似妙樂。大氣里面一點水分都沒有,水蒸氣不是干化,就是凝結成冰霜了;空氣十分稀薄而似有彈性,人呼吸其中,自覺心曠神怡。天似乎是繃緊了的,往后收縮,人從下向上望,很像處身大教堂中,頂上是一塊連一塊弧狀的屋頂;空氣中閃光點點,好像有冰晶浮游其間。據在格陵蘭住過的人告訴我們說,那邊結冰的時候,“海就冒煙,像大火燎原一般;而且有一種霧氣上升,名叫煙霧;這種煙霧有害健康,傷人皮膚,能使人手臉等處生瘡腫脹”。我們這里的寒氣,雖然其冷入骨,然而質地清純,可提神,可清肺;我們不能把它認為是凍結的霧,只能看作是仲夏的霧氣的結晶,經過寒冬的洗滌,越發變得清純了。 太陽*后總算從遠處的林間上升,陽光照處,空中的冰霜都融化,隱隱之中似乎有鐃鈸伴奏,鐃鈸每響一次,陽光的威力逐漸增加;時間很快從黎明變成早晨,早晨也愈來愈老,很快地把西面遠處的山頭,鍍上一層金色。我們匆匆地踏著粉狀的干雪前進,因為思想感情更為激動,內心發出一種熱力,天氣也好像變得像十月小陽春似的溫暖。假如我們能改造我們的生活,和大自然更能配合一致,我們也許就無須畏懼寒暑之侵,我們將同草木走獸一樣,認大自然是我們的保姆和良友,她是永遠照顧著我們的。 大自然在這個季節,顯得特別純潔,這是使我們覺得*為高興的。殘干枯木,苔痕斑斑的石頭和欄桿,秋天的落葉,現在被大雪掩沒,像上面蓋了一塊干凈的手巾。寒風一吹,無孔不入,一切烏煙瘴氣都一掃而空,凡是不能堅貞自守的,都無法抵御;因此凡是在寒冷荒僻的地方(例如在高山之頂),我們所能看得見的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因為它們有一種堅強的淳樸的性格——一種清教徒式的堅韌。別的東西都尋求隱蔽保護去了,凡是能卓然獨立于寒風之中者,一定是天地靈氣之所鐘,是自然界骨氣的表現,它們具有和天神一般的勇敢。空氣經過洗滌,呼吸進去特別有勁。空氣的清明純潔,甚至用眼睛都能看得出來;我們寧可整天處在戶外,不到天黑不回家,我們希望朔風吹過光禿禿的大樹一般吹澈我們的身體,使得我們更能適應寒冬的氣候。我們希望借此能從大自然借來一點純潔堅定的力量,這種力量對于我們是一年四季都有用的。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