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55981
- 條形碼:9787532755981 ; 978-7-5327-559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本書特色
★實際上,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就是公共經濟學研究的始作俑者之一。奧斯特羅姆教授的貢獻在于綜合政治學和經濟學的同時又超過了政治學和經濟學。針對市場失敗的政治解決方案遠遠多于簡單的新霍布斯福利經濟學的觀念。 ——肯尼斯.J.阿羅(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斯特羅姆夫婦的研究成果,在中國早就非常著名了。政治學、行政學和經濟學,乃至社會學的學者和學生,他們的著作都是必讀的,引用率很高。*近中央****讀書,還把他們的著作列為閱讀書目。說明他們的著作,對于中國的政策實踐,也是有現實意義的。 ——毛壽龍(政治學教授、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公共池塘資源和公共財產制度的研究,對于當代中國的學者、官員和公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內容簡介
為什么瑞士和日本的山林公地能維持幾個世紀的經濟增長和生態穩定,而土耳其的近海漁場卻屢屢因過度捕撈而發生沖突? 為什么菲律賓桑赫拉的農民能建立起長期有效的公共灌溉系統,而美國加州政府卻遲遲無法解決地下水的過度使用問題? 面對哈丁的“公地悲劇”,一些人建議由“國家”對絕大多數自然資源實行控制,以防止它們的毀滅;另一些入則建議把這些自然資源私有化就能解決問題。但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看到的是:無論國家還是市場,都未能成功地解決“公地悲劇”;反而是許多地方和社群中的人們,借助既不同于國家也不同于市場的制度安排,對某些資源系統成功地實行了適度治理。 那么,對于一個地方和社群中互相依賴的公民而言,如何才能實現真正有效的自我組織和治理,從而在所有人都面對搭便車、規避責任或其他機會主義行為誘惑的情況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 對此,《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講》通過對各種成敗案例的實證考察,首次系統地總結了人們用以分析公共事物解決之道的理論模型,并從博奔的角度探索了政府與市場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資源的可能。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目錄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節選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講》: 復雜而不確定情境中的理性占用者公共池塘資源占用者占用和提供公共池塘資源的決策和行動,是廣義理性人在意識到自己處于復雜和不確定環境后的決策和行動。一個人在任何特定情形中的行為選擇取決于他如何了解、看待和評價行為的收益和成本及其與結果的聯系,而這些結果也同樣有著復雜的收益與成本的關系。①組織占用者就公共池塘資源問題采取集體行動往往是一個不確定的、復雜的事情。不確定性有許多外部來源:降水量和時間,日照量和溫度,帶菌體的存在與否,各種投入或*終產品的市場價格。不確定性還有內部淵源。其中一個主要淵源是缺乏知識。資源系統結構本身確 切的結構——它的邊界和內部特征——是必須搞清楚的。確定資源系統的結構可以是大量使用資源和認真觀察的副產品,就像在占用漁場和占用牧場的案例中那樣。并且,這種民間的知識一定得保留著,由一代傳給另一代。而要搞清地下水流域的內部結構,則要求對地質學家和工程人員的研究給予大量的投資。 占用者的行為如何影響資源系統、資源單位的產出和各占用者的所得也必須搞清楚。②例如,一個灌溉者限制自己從水渠取水的行為對他自己的產量或對其他農民的產量會產生什么影響,并不是立即就清楚的。在有些情況下,靠近灌溉系統發端的農民大幅度削減用水并不會對他自己的產出有重要影響,但卻能大大擴大下游農民的產出。在另一些情況下,靠近灌溉系統發端的農民所抽取的過多的水會接著流到下游農民那兒,這樣上游農民限制用水便不會增加總的產出。因缺乏知識而形成的不確定性也許會隨著技能的增加和科學知識與當地情況的結合而降低,但為減少不確定性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并且永無止境。即使人們獲得了有關資源系統本身的大量知識后,因占用者的策略性行為而引起的不確定性還會繼續存在。 在占用者所面臨問題的基本結構存在著不同程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進行大量的試錯學習是對他們所使用的探索和計算過程的唯一合理的假設。許多行動是在缺乏對問題后果的全面知識的情況下選擇的。一些規則由于無人能夠對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而無法強制實施。根據定義,試錯法包含了錯誤甚至重大損失。但逐漸地,占用者會更準確地理解自然世界,懂得如何對其他人的行為做出預期! ≡谠S多場景中,占用者有很強的動機去盡可能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更好方案,因為這些占用者的生活取決于他們解決個人和共同問題中的創造力。地方占用者所獲得的有關他們情形信息的完整度和準確度因占用者人數不同、情形復雜程度不同、以及影響個人行為和資源系統反應的因素的穩定性不同而不同。占用者所獲得的信息的對稱性也因信息成本不同、信息傳播給占用者所依據的規則不同而不同。 與公共池塘資源的提供和占用相聯的集體行動問題是一直存在的。個人對較遠未來的預期收益評價較低,而對近期的預期收益評價較高。換句話說,個人如何對未來收益進行貼現取決于若干因素。個人是否期望他們或他們的孩子能獲得這些收益,他們是否在其他環境中有更快獲取投資回報的機會,都影響他們考慮問題時對時間跨度的設定。特定公共池塘資源未來產出的貼現率在不同類型占用者之間有實質性不同。例如,在漁場,居住在附近漁村的當地漁民的貼現率與駕駛較大拖網漁船作業于近海任何地方的漁民的貼現率是不同的。在考慮近海漁場的產出時,當地漁民的時間跨度一直延伸到很遠的未來,他們希望他們的孩子和他們孩子的孩子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而流動性較強的漁民在當地不再有魚可捕時便會駛往其他漁場。 ……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體行動制度的演進 作者簡介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1933-2012年),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是美國著名政治學家、政治經濟學家、行政學家和政策分析學家,美國公共經濟學研究和公共選擇學派的創始人之一。2009年她因“對公共池塘資源的治理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成為一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