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隴上學人文存:第六輯:林家英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2259
- 條形碼:9787226052259 ; 978-7-226-05225-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隴上學人文存:第六輯:林家英卷 內容簡介
《隴上學人文存》是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社科院負責編輯出版的省級重大文化建設項目,精選新中國成立以來甘肅省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成就卓著的專家學者的著作,每人輯為一卷;計劃用5到10年編輯出版100卷。
隴上學人文存:第六輯:林家英卷 目錄
**編 唐詩研究
《長安古意》在唐初詩風轉變中的地位
李白詩歌抒情內涵的時代意義
李白詩中的大自然形象
李白詩中對女性的描寫和歌唱
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的主要特征
評跡辨蹤學杜詩
——杜甫由秦州赴同谷紀行詩實地考察散記
隴右山水多感發
——杜甫隴右紀行詩散論
山川肖形神,紀行蘊人文
——杜甫在隴右的行吟
鳳凰山前的理想之花
——淺論杜甫《鳳凰臺》
因事以出奇
——岑參邊塞詩淺議
絲綢之路與盛唐邊塞詩
論中唐詩人李益及其詩歌
論權德輿的為人、為文、為詩
《長恨歌》的悲劇意蘊
第二編 古典詩詞研究
論陰鏗詩歌與新體詩的演進
夕陽、明月與夢
——二晏詞意象散論
詩外工夫百煉成
——陸游與南鄭
略論《滄浪詩話》中的“別材”和“別趣”
情以景生,語必自鑄
——略論明代詩人黃吾野的詩歌藝術
開遍江南品*高
——讀秋瑾詩詞
第三編 古典詩詞賞論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詩經·周南·關雎》
哀怨的戀歌
——屈原《山鬼》
熱烈奔放,痛快淋漓
——無名氏《上邪》
游魚翔鳥,情與景會
——曹植《情詩》
春蠶吐絲,幽婉情深
——阮籍《詠懷·夜中不能寐》
以坦然曠達的胸襟面對人生
——陶淵明《移居》
烘云托月寫孤嶼
——謝靈運《登江中孤嶼》
描山摹水寫佳境
——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尋常景物,搖曳出之
——陰鏗《江津送劉光祿不及》
難忘鄉關故國情
——庾信《重別周尚書》
得風氣之先,吹時代之號角
——楊炯《從軍行》
獨特的審美氣質
——賀知章《楊柳枝》
黃河遠上白云間
——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柳暗花明
——王昌齡《閨怨》
神韻天成,意趣橫生
——王維《書事》
柔情似水,烈骨如霜
——李白《夜坐吟》
青天有月來幾時
——李白《把酒問月》
江城懷古寄幽思
——李白《秋登宣城謝胱北樓》
積水連山勝畫中
——高適《金城北樓》
慷慨雄渾,直抒胸臆
——高適《送李侍御赴安西》
美丑褒貶意分明
——杜甫《麗人行》
心已飛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
——杜甫《月夜》
形神逼肖寫山寺
——杜甫《山寺》
平淡親切,輕靈詼諧
——岑參《戲問花門酒家翁》
豈能愁見輪臺月
——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悲歌一曲水夫謠
——王建《水夫謠》
柳陰春鶯,人人心脾
——白居易《琵琶行》
閑話玄宗,不論短長
——元稹《行宮》
清江一曲柳千條
——劉禹錫《柳枝詞》
深情綿邈托“無題”
——李商隱《無題》
警策傳神的韻腳
——韋莊《謁金門》
由真入神,似直而紆
——馮延巳《三臺令》
含蘊深沉,傾吐真切
——李煜《浪淘沙》
千古絕唱中秋詞
——蘇軾《水調歌頭》
千古凄傷悼亡詞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春思綿綿似春草
——李清照《小重山》
志士的壯懷與逸興
——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
紅葉霜林總關情
——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孤標獨立,靈芳秀異
——曹雪芹《紅樓夢·黛玉酒令》
絲路雄關,氣勢萬千
——林則徐《出嘉峪關感賦》
隴東名山數崆峒
——譚嗣同《崆峒》
第四編 以詩論詩
先唐詩論十二首
唐宋詩人論三十七首
詩圣杜甫頌三十四首
附錄
一、學術年表
二、學術成果目錄
隴上學人文存:第六輯:林家英卷 節選
《隴上學人文存(林家英卷)》: 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的主要特征 自從和李白同時代的老詩人賀知章譽他為天上“謫仙人”,后人又尊他為“酒仙”,以及他詩歌中所展現的天風海濤、行云流水般的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妙機天成、難以仿效的風采情韻與非凡氣勢,這就難免給世人帶來一種錯覺,好像李白之所以偉大,就在他的人和詩具有他人所缺乏的超現實性。事實上,像中外許多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無不面向時代社會一樣,李白的不朽歌唱是植根于盛唐現實生活土壤之中的。他面向現實人生,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飽嘗艱辛,將痛苦與歡樂的心情,醞釀為表現自我的歌唱。 李白詩歌的主要傾向和特點是激蕩其中的浪漫主義激情和浪漫主義藝術美質。 李白詩歌中的浪漫主義激情,首先表現為對人生價值的肯定和歌唱。他一生都在追求功業,渴望為時為世所知所用。在對人生外在的物質財富與個人內在創造潛力的抉擇上,他首先肯定后者。早年漫游維揚時,輕財好施,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因為在他看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是應該有不平凡的創造的,所以他常常以大鵬自比;人不應該蹉跎歲月,把生命消蝕在平庸的物質生活享受中。所以,當他的理想遭受挫折后,食不下咽,茫然痛苦的心緒不知所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在對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抉擇上,他首先追求后者。“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物質享受是過眼云煙,猶如轉瞬即逝的夢幻。他追求永恒的存在,希望自己的創造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他追慕孔子、屈原,渴望有不平凡的文化建樹。“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這些情愫,使李白詩歌閃爍出耀眼的理想主義的光輝。但是,由于他所生活的政治現實,無法容納他那狂放不羈的個性(他渴望從政,建功立業,同時又無法接受為實現理想,取得功業的附加條件,如屈從、柔順、違心、奉迎等有損人格尊嚴的奴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忍受苦悶、憂愁、憤懣的折磨,在飲酒、求仙中力求解脫和自遣,在放浪形骸的生活中,寄托他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抨擊腐朽、傲視王侯與追求自由、光明的情愫交織在一起,反映出當日一切不滿現狀的人們企圖尋找一條合理的生活道路的愿望。這種置身現實而又企圖征服現實的態度,正是積極浪漫主義所顯示的強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說,李白積極浪漫主義詩歌中澎湃、熾熱的激情,它不是詩人主觀上虛造的幻影,而是詩人用全部心血、情感培溉的生命之花,理想之花,痛苦之花——它們深深地植根于盛唐時代生活的土壤之中。“所有詩人之偉大,全是由于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株深入到社會和歷史的土壤中去”(《別林斯基全集》第2卷)。 作為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浪漫主義詩歌除了抒寫和表現自我外,還有大量的篇章傾訴他對國家民族的熱愛、憂慮的感情,表達他對人民生活、命運的關懷、同情。他的詩筆觸及方方面面廣闊的領域,綜合起來看,山水、婦女、戰爭等等題材的篇章,構成了一幅盛唐社會生活的大型畫卷。 李白詩歌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就其主導傾向來看,是他繼承并發展了屈原所開創的浪漫主義表現手法,將古典詩歌中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推到絢爛無比的高峰。 ……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