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尋找祖國三千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25738
- 條形碼:9787513325738 ; 978-7-5133-257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找祖國三千里 本書特色
“每個臺灣人尋找祖國的經歷,都是一首千萬行的敘事詩。” 臺灣作家藍博洲,三十余年埋首于臺灣民眾史研究,在封塵的機密檔案中、在各地的采訪中,打撈被湮沒的歷史與被遺忘的人。 在《尋找祖國三千里》中,有不惜放棄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學業,只身穿越朝鮮半島,過鴨綠江,潛入東北、華北淪陷區,*后終于抵達重慶的吳思漢;有獨自一人從上海,經舟山群島到溫州、永嘉,*后終于在福州找到抗日組織的林如堉;還有為了參與抗日,赴日求學而后參軍,回臺后組織革命活動的李中志、張金海兩兄弟。 這是臺灣青年思慕祖國的故事,是無名英雄燃燒熾熱愛國心的故事,也是他們*終倒在白色恐怖槍口下的故事。 作者從龐雜的資料中,以“吳思漢們”的生命經驗為線索,展現出被遮蔽或遺忘的臺灣一代青年人的家國苦難,為我們呈現更加完整飽滿、有血有肉的兩岸歷史。
尋找祖國三千里 內容簡介
每個臺灣人尋找祖國的經歷,都是一首千萬行的敘事詩。
臺灣青年思慕祖國,輾轉回國參加抗日或地下黨,戰后卻倒在白色恐怖的槍口下奧德修斯歸鄉般的動人故事,寫盡寶島臺灣一代年輕人的家國苦難臺灣作家藍博洲,在機密檔案與親歷者的口述中,打撈被湮沒的歷史、被遺忘的人
汪毅夫、劉醒龍 作序侯孝賢、朱天文、李敬澤、汪暉、趙剛、呂正惠 誠摯推薦
尋找祖國三千里 目錄
尋找祖國三千里 相關資料
臺灣統派作家藍博洲是一個忠誠、質樸、有能耐的漢子。他積三十余年之功夫,不畏艱辛、克服困難,在臺灣史領域(包括臺灣政治史、臺灣民眾史等)制作了眾多精良的口述歷史,如眼前的這本《尋找祖國三千里》。 ——汪毅夫 歷史就是要有像藍博洲這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大牛頭犬。凡記下的就存在,凡記下的是活口、是證人,不要以為可以篡改或抹殺,這不就是歷史之眼嗎?我無法想象,沒有這雙眼睛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侯孝賢 一部大作品必須具有相應的胸懷和氣韻,也要有般配的風骨與力量。藍博洲的《尋找祖國三千里》體現了當下難得一見的此種文學常識,罕有的平靜文筆,寫盡寶島臺灣一代年輕人的家國苦難。這些從歷史中打撈出來的個人史,將深不見底的歷史重新照亮,也重新見證了文學的光輝! ——劉醒龍 藍博洲所描繪的人物都不是“尋常老百姓”,只能在歷史的大潮中接受命運的播弄。我愿意說,藍博洲所描繪的人物都是“英雄”。……我不認為藍博洲只是一個“作家”,他是一個寫歷史的人,他為已經不為人知的臺灣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證言。 ——呂正惠
尋找祖國三千里 作者簡介
藍博洲,1960年生于臺灣省苗栗縣,畢業于輔仁大學法文系。1983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87年加入陳映真先生創辦的《人間》雜志,從此展開迄今仍在進行的臺灣民眾史調查、研究與寫作,是最早揭露與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歷史的作家。 曾任雜志編輯、報社專欄記者和政經研究員,臺灣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訪問作家,臺灣東華大學駐校作家,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計劃主持人,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時報出版公司“臺灣民眾史”叢書特約主編,TVBS《臺灣思想起》電視節目制作人。現任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主要著作有紀實文學《尋找祖國三千里》《幌馬車之歌》《臺共黨人的悲歌》,長篇小說《藤纏樹》《臺北戀人》,傳記《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燈》《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散文《戰風車:一個作家的選戰日記》《你是什么派》等。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