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13033
- 條形碼:9787566013033 ; 978-7-5660-130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內容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產業、社會環境、文化風俗、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現出諸多特質,使得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除了具有靠前各地區共有的普遍性以外,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調查分析內蒙古地區青少年價值觀狀況與特征,探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入青少年心、化青少年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內蒙古青少年發展研究叢書: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將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會的一部分近期課題成果匯集成冊,意圖在更大范圍內展開相關討論與交流,進而促進民族地區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效。
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目錄
調查篇1
關于當前內蒙古地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調研報告3
內蒙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庭教育研究報告18
社會壓力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的影響研究31
內蒙古貧困地區初中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接受情況初探
——以奈曼旗為例40
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品牌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以通遼實驗中學特色心理教育為例50
內蒙古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認同情況的調查分析59
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分析68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小學“三進”現狀研究74
理論篇8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文化詮釋85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髙校社會工作的契合92
高校社會工作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建設研究100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高校社會工作教育實施的融合途徑探索106
論價值觀自信的“如何”問題112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中發揮內蒙古青少年主體作用的路徑研究118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中青少年的重要作用126
……
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節選
《內蒙古青少年發展研究叢書:內蒙古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第三,部分大學生家庭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現實中,部分內蒙古大學生家庭(也是全國各地共同存在的現象)自身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成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庭教育開展的障礙。主要表現為:一是受家庭經濟困難所擾。一些來自生活比較貧困的地區和家庭的學生,他們的家長長期為家庭經濟問題所困擾,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于在家鄉或是外地為家庭生活打拼,加之一般都遠離子女,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與上大學的子女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另外,上了大學,孩子們與父母之間也缺少了共同語言,除了向父母要錢就很少與他們聯系。如此一來,致使這些學生的家長對子女的學習特別是思想狀況基本上是無暇顧及或不加顧及。因此,這樣的家庭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辦法對大學的子女進行良好的不間斷的家庭教育。二是受家長學識所限。在內蒙古高校中的一些大學生主要生活在農牧區,他們的家長受教育程度偏低、知識水平不高,缺少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既不了解子女所學的專業,也不了解子女發育成長和發展的特點,更不了解子女心理發展和價值觀形成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即便是有對子女的成長進行關注和進行教育的想法,但根本不知該如何進行、從何著手,可以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大學生的家庭教育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或流于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致使子女一旦考上大學,家庭對大學生的影響力會出現明顯下降的趨勢。三是受家庭危機所困。我們發現也有少數大學生的家庭本身存在危機,盡管這樣的家庭占少數,但對處于這種家庭環境的大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大學生家長出現婚姻危機的,隨著家長們外出打工或是子女在中學時期進入城鎮陪伴和照顧子女上學的增多而有所增加。還有個別大學生的家庭發生突然的變故,如家里人特別是父母身染重病或是發生較為嚴重的事故等,使得家長的精力主要都投入到應付這些危機上面,或是受到這些危機打擊比較嚴重而短時期難以自拔,從而忽視了在大學學習和生活的子女,也就談不上進行持續的家庭教育。正因為上述大學生家庭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就必然會導致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家庭教育難以進行,甚至會出現“斷檔”情況。 第四,“獨生子女現象”。現在大多數的大學生是9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就是在蒙古族家庭特別是在城鎮的蒙古族家庭,雖然國家政策允許一對夫婦可以生兩個孩子,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家庭選擇只要一個孩子。在這些獨生子女家庭中(實際調研中也發現,就是有兩個子女的家庭也因為子女偏少,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頗,家長的教育目標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不能相互協調一致。這種現象在城市家庭表現比較突出,農村家庭也程度不同地存在。這就是把學習成績和智力的培養看作是子女今后改變命運、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從而確定子女在考上大學之前的唯一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為了能讓子女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父母幾乎包辦了除學習之外的一切事項,并且不斷地向子女灌輸“如果不好好學習,不能考上大學,你就會像我們一樣一輩子修理地球(放羊)”“如果考不上大學,你就會一輩子掃大街”等等。長此以往,孩子們也就對那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甚至稍不能滿足自己要求就對父母發脾氣的“家庭小皇帝”生活習以為常了,并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盡管考上了大學,這些在過分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們,很多也是“高分低能”“學優品劣”的學生,而且這時仍有相當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此一來,不僅不能促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與踐行,在某種程度上還有礙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與踐行。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