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057481
- 條形碼:9787556057481 ; 978-7-5560-5748-1
- 裝幀:6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 本書特色
趣味科學的奠基人,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家。 他的作品被譯為十幾種語言,全球銷量2000多萬冊。 從有趣的現象中解讀科學原理,讓孩子從此愛上科學!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 內容簡介
《別萊利曼趣味科學系列(插圖珍藏版共6冊)》堪稱世界科普名著中的經典。本系列收錄了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一生中創作的多部趣味科學佳作,包括物理學、數學等學科。與其他科普讀物不同,作者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會”讀者多少新知識,而是能夠幫助他們對已掌握的知識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且能指導他們在生活中活學活用。書中作者用熟稔的筆法,幽默詼諧的語言,巧妙地回避了枯燥的說教,從心理上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凡閱讀過他作品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通俗、流暢、優美而拜服。別萊利曼通過縝密的研究,以趣味的形式分享一些有趣的難題、幻想性的實驗、各種奇談怪論,并將一個個科學原理簡潔生動地娓娓道來,激發讀者對自然現象的深度思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科學的精神。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 目錄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插圖珍藏版)·別萊利曼趣味科學系列·趣味物理學(續編)目錄
第1章 力學的三條基本定律
1.1 旅行的絕招 /10
1.2 “地球,我命令你
停住!” /11
1.3 從飛機上投信 /13
1.4 飛行員投彈 /15
1.5 無需停車的火車站 /16
1.6 活動式人行道 /18
1.7 一條令人費解的定律 /19
1.8 大力士斯維亞托哥爾的死因
是什么? /20
1.9 不靠支撐能夠運動嗎? /21
1.10 為什么火箭能飛起來? /22
1.11 烏賊是怎樣游動的? /25
1.12 乘坐火箭到星球上去 /25
第2章 力、功、摩擦
2.1 關于天鵝、蝦和梭魚拉車的
問題 /28
2.2 螞蟻不會相互合作 /29
2.3 蛋殼容易弄碎嗎?/31
2.4 帆船逆風而行的原理 /33
2.5 阿基米德能撬起
地球嗎?/35
2.6 儒勒·凡爾納筆下的大力士
與歐拉公式 /36
2.7 結是怎樣打牢的? /39
2.8 假如沒有摩擦 /40
2.9 “切留斯金”號失事的物理學
原因 /42
2.10 自行平衡的木棒 /44
第3章 圓周運動
3.1 為什么旋轉的陀螺
不會倒?/48
3.2 手技 /49
3.3 與哥倫布不同的豎蛋
新法 /50
3.4 失重現象 /52
3.5 充當一次伽利略 /54
3.6 兩人之間的爭論 /56
3.7 爭論的結局 /57
3.8 走進“魔球” /57
3.9 液體鏡頭望遠鏡 /61
3.10 “魔圈” /61
3.11 雜技中的數學 /63
3.12 重量的缺失 /65
第4章 萬有引力
4.1 引力有多大?/68
4.2 連接地球和太陽的鋼索 /70
4.3 能避開引力嗎?/70
4.4 威爾斯小說的主人公們是
怎樣飛往月球的?/72
4.5 月球上的30分鐘 /73
4.6 在月球上打靶 /75
4.7 在無底的豎井里 /76
4.8 奇妙的隧道 /78
4.9 如何開掘隧道? /80
第5章 乘炮彈去月球
5.1 牛頓山 /83
5.2 虛構的大炮 /84
5.3 沉重的帽子 /85
5.4 怎樣減輕速度急劇增加造成
的傷害?/86
5.5 寫給數學愛好者 /87
第6章 液體和氣體的特性
6.1 人不會溺水的海 /90
6.2 破冰船是怎樣工作的?/92
6.3 失事的船沉到哪里
去了?/94
6.4 儒勒·凡爾納和威爾斯的幻
想是怎樣實現的?/96
6.5 “薩特闊”號是怎樣打撈
出來的?/98
6.6 水力“永動機” /99
6.7 是誰創造出“氣體”“大氣”這
兩個詞?/101
6.8 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 /102
6.9 水池習題 /104
6.10 奇異的容器 /105
6.11 空氣的力量 /106
6.12 新式希羅噴泉 /109
6.13 騙人的壺形杯 /112
6.14 水在倒扣的杯中有
多重?/113
6.15 輪船為什么會互相
吸引?/113
6.16 伯努利定理及其效應 /116
6.17 魚鰾的功能 /119
6.18 波浪與旋風 /121
6.19 地心旅行 /124
6.20 幻想與數學 /126
6.21 在礦井中生活 /129
6.22 乘平流層氣球升空 /130
第7章 熱現象
7.1 扇子 /133
7.2 為什么在風中更覺得
冷?/133
7.3 沙漠的熱風 /134
7.4 面紗能保暖嗎?/135
7.5 能冷卻水的罐子 /135
7.6 不用放冰的冷藏柜 /137
7.7 我們能忍受多高溫度的
酷熱?/137
7.8 是溫度計還是氣壓計?/138
7.9 油燈的玻璃罩有什么
用處?/139
7.10 為什么火焰不會自行
熄滅?/140
7.11 儒勒·凡爾納小說的
疏漏 /141
7.12 在失重的廚房里做
早餐 /141
7.13 為什么水能滅火?/146
7.14 怎樣以火制火?/146
7.15 水沸騰的另一個條件是
什么?/149
7.16 雪能使水沸騰嗎?/150
7.17 “氣壓計湯” /151
7.18 沸水總是燙的嗎?/153
7.19 熱冰 /155
7.20 用煤制冷 /155
第8章 磁、電
8.1 “慈石” /158
8.2 關于指南針的問題 /159
8.3 磁力線 /159
8.4 怎樣使鋼磁化?/161
8.5 大型電磁鐵 /162
8.6 磁力戲法 /164
8.7 如何運用電磁鐵訓練
運動員 /165
8.8 電磁鐵在耕作中的用處 /166
8.9 磁力飛行器 /166
8.10 “懸棺”現象的再現 /167
8.11 電磁列車 /169
8.12 火星人大戰地球人 /171
8.13 鐘表與磁力 /173
8.14 磁力“永動機” /174
8.15 博物館的難題 /175
8.16 另一種虛幻的永動機 /176
8.17 近似的永動機 /177
8.18 停落在電線上的飛鳥 /178
8.19 在閃電的照耀下 /180
8.20 閃電的價值 /180
8.21 室內的雷雨 /181
第9章 光的反射與折射、視覺
9.1 五像同在的照片 /184
9.2 太陽能發動機與太陽能
加熱器 /185
9.3 夢寐以求的隱身帽 /187
9.4 隱身人 /189
9.5 隱身人的法力 /191
9.6 透明體的標本 /192
9.7 隱身人能看到別人嗎?/193
9.8 保護色 /194
9.9 自衛色 /196
9.10 人在水下時的視力 /197
9.11 潛水員在水下是如何進行
觀察的呢? /198
9.12 放在水中的透鏡 /199
9.13 沒有游泳經驗的人 /200
9.14 隱形的別針 /202
9.15 從水下看世界 /204
9.16 顏色在深水中的變化 /208
9.17 我們眼睛中的盲點 /209
9.18 月亮看上去有多大?/211
9.19 目測的天體大小 /213
9.20 天蛾 /216
9.21 為什么顯微鏡有放大
功能? /218
9.22 視覺的失誤 /222
9.23 錯覺與服裝的條紋 /223
9.24 哪一個橢圓大些?/223
9.25 想象的力量 /224
9.26 再談視錯覺 /225
9.27 這是什么?/227
9.28 奇異的車輪 /229
9.29 “時間顯微鏡”在技術中的
應用 /232
9.30 尼普科夫圓盤 /233
9.31 兔子為什么歪著頭看?/235
9.32 為什么黑暗中的貓都是
灰色的?/236
9.33 有沒有冷光?/237
第10章 聲波
10.1 聲與無線電波 /240
10.2 聲與槍彈 /240
10.3 子虛烏有的爆裂 /241
10.4 假如音速減小了 /242
10.5 耗費時間的交談 /243
10.6 快速驛路 /243
10.7 傳迅鼓 /244
10.8 能夠反射聲音的云和
空氣/246
10.9 聽不到的聲音 /247
10.10 超聲在技術上的應用 /248
10.11 小人國居民和格列佛的
嗓音 /249
10.12 誰能在一天之內看兩天的
日報?/250
10.13 火車的汽笛聲 /251
10.14 多普勒效應 /253
10.15 一次違章處罰 /253
10.16 假如人行走的速度達到
音速 /255
傳世少兒科普名著 作者簡介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是位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家、真正意義上的學者,趣味科學的奠基人,盡管他沒有什么科學發現,也沒有任何學術稱號。 1882年12月4日,別萊利曼誕生在俄國的別洛斯托克(現為波蘭的比亞韋洛斯托克),次年父親逝世,但身為小學教師的母親給了他良好的教育。 1895年別萊利曼進入別洛斯托克實科學校學習。這位在校學生17歲便針對當時盛傳的迷信流言寫下題為《論火雨》的科學論文,指出所謂將要毀滅人類的火雨,不過是一種天文現象——獅子座流星群,它定期地顯現,只會給地球上的人們帶來一道亮麗的風景。1909年他畢業于圣彼得堡林學院,此后便全身心地致力于教學和科普作品創作。1913年他發表了著作《趣味物理學》,為他后來創作的系列趣味科普作品奠定了基礎。 1919年至1929年他主辦了蘇聯第一份科普雜志《在大自然的實驗室里》,與他合作的同仁有多位著名科學家,如現代宇航學奠基人齊奧爾科夫斯基、地質化學創始人之一費斯曼和知名學者皮奧特羅夫斯基、雷寧等。 別萊利曼積極進行科學普及工作。1924年至1929年他在列寧格勒(現稱圣彼得堡)《紅報》科技部任職,同時是《科學與技術》和《教育思想》雜志的編委;1925年至1932年任時代出版社理事;1933年至1936年任青年近衛軍出版社列寧格勒部顧問、學術編輯和撰稿人;1935年創辦并主持列寧格勒趣味科學之家博物館;在反法西斯的衛國戰爭中還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 別萊利曼一生發表了1000多篇文章,出書105本,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普讀物。他的《趣味物理學》《趣味物理學(續編)》《趣味代數學》《趣味幾何學》《趣味力學》等作品堪稱世界經典科普名著。據統計,他的作品從1918年至1973年僅在俄羅斯就出版449次,總印數達1300萬之多,還被翻譯成蘇聯各民族語言、德語、法語、波蘭語、英語、保加利亞語、捷克語、阿爾巴尼亞語、匈牙利語、羅馬尼亞語、印地語、西班牙語、現代希臘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芬蘭語以及漢語等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出版發行。 早在別萊利曼之前就有許多科普作品問世,然而唯有他的作品達到了此類創作的巔峰。俄羅斯著名科學家、火箭技術先驅者之一格魯什科對別萊利曼的評價頗為中肯,他稱別萊利曼是“數學的歌手、物理學的樂師、天文學的詩人、宇航學的司儀”。別萊利曼的文筆新穎別致、美輪美奐,把文學語言和科學語言完美地融匯為一體,將生活實踐與科學理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堪稱具有嚴整科學性和盎然趣味性的學習各門科學的教科書。 1942年3 月16 日,別萊利曼在被德國法西斯軍隊圍困的列寧格勒溘然長逝。為了紀念他,月球背面上的一座環形山遂以他的名字命名。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