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盈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15091
- 條形碼:9787559615091 ; 978-7-5596-1509-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認知盈余 本書特色
l 克萊·舍基說,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約2000億個小時,而這幾乎是2000個維基百科項目一年所需要的時間。如果我們將全世界受教育者的自由時間看成一個集合體、一種認知盈余,那么,這種盈余會有多大?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的自由時間始終屬于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憑自己的意愿來消費它們、創造它們、分享它們,我們可以通過積累將平庸變成卓越……
l 騰訊掌門人馬化騰說,舍基不愧為互聯網革命偉大的思考者,他對互聯網給人類所帶來的行為舉止以及文化的變遷洞若觀火。“認知盈余”是新時代網民賦予互聯網從業者※大的紅利之一。舍基的每一次發現,其實都是在提示我們未來人類世界的一個全新的發展維度。
認知盈余 內容簡介
克萊·舍基著的《認知盈余(自由時間的力量經典版)》講述的是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大約2000億個小時,而這幾乎是2000個維基百科項目一年更新所需要的時間。如果我們將每個人的自由時間看成一個集合體,一種認知盈余,那么,這種盈余將會很好大。自由時間始終屬于我們自己,可以憑自己的意愿來消費,創造和分享它們,我們可以通過積累將平庸變成很好……
認知盈余 目錄
推薦序互聯網新時代的晨光
馬化騰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譯者序認知盈余作為一種可能
胡泳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新媒介批評者
01當自由時間累積成認知盈余
美國人一年花在看電視上的時間約為2000億個小時,這幾乎是2000個維基百科項目每年所需要的時間。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將全世界受教育者的自由時間看成一個集合體、一種認知盈余,那么,這種盈余會有多大?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的自由時間始終是屬于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意愿來消費它們,我們可以通過累積將平庸變成優秀,而真正的鴻溝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點兒什么。
02工具賦予的可能性
當韓國民眾在首爾市中心展開轟轟烈烈的示威游行時,誰也不會想到,在游行中,一半以上的參與者竟然都是十幾歲的小女孩兒。是什么讓這些年幼到連選舉權都沒有的小姑娘接連數周,夜以繼日地在公園里抗議?……對認知盈余的利用使人們得以用更慷慨、更公開、更加社會化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現在,除了時間,我們還擁有任由我們支配的工具,并不是我們的工具塑造了我們的行為,但是工具賦予了行為發生的可能。
03 無酬的動機
“葛洛班之友慈善組織”的參與者不僅沒有報酬,還會搭上自己的錢,為什么他們卻樂此不疲?為什么一群業余愛好者做的連專業設計師作品的邊兒都夠不著的網站,會風靡美國?網絡意味著我們※終會發現,人們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是如此之廣闊,廣闊到瘋狂的地步。數字網絡讓分享變得廉價,讓全世界的人都成為潛在的參與者。想要分享的動機才是驅動力,而技術僅僅是一種方法。
04 “我們”為“我們”創造機會
19世紀70年代,印象派畫家團體聚在一起,通過互動產生出新洞見;20世紀70年代,一群自稱“西風少年”的滑板玩家創造了現代滑板文化;音樂分享軟件Napster的發明,既不是因為青年們比老一輩更有犯罪傾向,也不僅是因為他們胸懷分享的偉大精神。將人們的自由時間和特殊才能匯聚在一起,共同創造、做有益之事的能力的增強,構成了這個時代巨大的新機遇之一。誰能充分利用這一機遇,誰就能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
05 這是一個創造慷慨文化的時代
日托中心對接孩子遲到的家長增加了罰金,遲到的家長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同樣靠酒精燈和天平起步,“無形學院”的成員們卻能將煉金術發展為正兒八經的化學學科;“同病相憐”網站不再是醫務人員單方持有信息,而是讓患有相同慢性病的病友彼此分享信息,人人受益。有些價值是市場創造不出來的,這些價值的創造只能靠文化,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期待業余參與能成為一種開放的選擇時,期待就會改變文化。
06 從公用價值到公民價值
一個是“沙發客”網站,一個是“粉色內衣”運動,前者為寄宿在他人家中的女士提供參考,后者則以一種公開的女權姿態保護女性的權益。從面向參與者的公用價值,到受益對象是所有女性的公民價值,兩者大不相同。人類無可救藥地既想滿足個人需求,又想實現集體的效率,全心全意致力于為社會或公眾服務的團體很難長久維持。從個人、群體到公眾、社會,我們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利用認知盈余來創造真正的公民價值?
07 尋找鼠標,世界是“閑”的
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在看DVD,突然她猛地從沙發上跳起來,圍著屏幕后面的電線繞來繞去。爸爸問:“你在做什么?”小女孩從屏幕后方探出頭來認真地說:“我在找鼠標。”“我們在尋找鼠標”,小女孩的答案成了我的座右銘。我們四處尋找讀者、觀眾、患者或者公民,他們有的被鎖在創造和分享之外,有的享受著消極的或被禁錮的經驗,我們叩問:如果能開鑿出一點點認知盈余,加以利用,好事就能發生嗎?我敢打賭,答案是肯定的。
展開全部
認知盈余 作者簡介
克萊·舍基
l 互聯網預言家,被業界譽為“互聯網先知”,其著作《認知盈余》《人人時代》等對全球互聯網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新作《小米之道》聚焦風口上的小米,看小米如何頻頻踩準互聯網趨勢。
l 執教于紐約大學。備受微軟、諾基亞、寶潔、BBC、樂高和美國海軍等知名機構推崇的咨詢顧問。
l 知名TED演講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連線》等媒體撰稿人。
胡泳
l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政治學博士。中國傳播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網絡傳播學會常務理事。
l 洞察數字社會的重要性并將其引入中國人生活的先行者、中國數字化啟蒙觀察者,也是中國企業研究的開創者之一。
l 著作包括《網絡為王》《眾聲喧嘩》《信息渴望自由》等,譯作包括《人人時代》《數字化生存》《知識的邊界》《另一個地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