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中國電影思潮流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34337
- 條形碼:9787519034337 ; 978-7-5190-3433-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電影思潮流變 內容簡介
從20世紀80年代的思想大解放到90年代的市場化改革,再到21世紀以來的產業化浪潮,中國電影在政策、資本、技術等多元力量的博弈下顯現出多重面相、多維側面。 《中國電影思潮流變(1978-2017)》從整體上呈現了國產電影在文化、藝術、產業、市場以及工業等層面的多重角色,系統化梳理、分析和闡釋了近四十年來中國電影思潮的發展歷程及演變脈絡,以期清晰洞見其生成動因、發展特征及內在規律,戰略性前瞻其未來發展趨勢。不僅將“電影思潮”作為把握電影發展史的基本線索和重要維度,也著重呈現了電影思潮與社會、觀眾、市場之間的互動互聯,試圖以論代史、史論結合描摹出一幅鮮活的、流動的電影思潮流變圖景。 如今,中國步入新時代,中國電影即將走向“創作的黃金十年”,肩負邁向“電影強國”的光榮使命,在砥礪前行中走向持續繁榮。在這一重要節點上,《中國電影思潮流變(1978-2017)》不僅為“重寫電影史”的浩大工程添磚加瓦,拓寬電影研究的總體視野,也為當下的電影創作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規律和理論支撐,更為構建電影理論批評的中國學派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電影思潮流變 目錄
上編
**章 偉大的轉折一一思想解放與新時期電影
**節 再煥新機:新時期文藝領域的思想解放
第二節 掙脫枷鎖:現代文藝思潮滲透下的電影觀念
第三節 乍暖還寒:中國電影業的復蘇與覺醒
第四節 融化堅冰:新時期電影范式浮出水面
第二章 爭鳴與反思:電影意識的覺醒與電影特性的初探
**節 電影意識初論:電影與戲劇關系的理論爭鳴
第二節 回歸電影本體:電影的“文學性”論爭
第三節 “人性”“人情”的討論與傷痕電影的出場
第四節 紀實性電影美學論爭及其創作實踐
第三章 文化反思浪潮下的電影創作新氣象
**節 文化反思:電影通往現代化的先聲
第二節 交相演繹的電影思潮與文學思潮
第三節 從“向后看”到“向前看”:新時期電影創作的轉向
第四章 融通與對話:新時期中國電影理論批評與創作實踐
**節 “謝晉模式”論爭及謝晉電影再審視
第二節 西部電影理論的提出及當代意義
第三節 新時期觀眾:從“人民群眾”到“觀影群體”
中編
第五章 過渡與轉型:融入市場化大潮的前奏
**節 “先鋒”電影的探索:電影意識走向真正的自覺
第二節 “娛樂片”討論及其當下再反思
第三節 “王朔電影”:游走在精英與大眾文化之間
第六章 喧嘩與騷動:社會/文化轉型語境下的電影走向
**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知識分子的時代抉擇
第二節 “人文精神”大討論與中國電影的世俗化傾向
第三節 退讓的姿態:電影中的后現代主義傾向
第七章 調整與選擇:躍動在市場與藝術之間的電影觀念
**節 國家文藝政策的調整與電影市場體制的躍遷
第二節 在守望與突圍之間:電影創作觀念的變革
第三節 多重桎梏下的艱難轉型:在低潮中徘徊的大陸電影
第八章 分化與整合:市場化進程中的電影發展策略
**節 創作的主流:走向多樣化的主旋律電影
第二節 在博弈中調和:新人文藝術電影的喜劇精神
第三節 與市場對話:“民俗電影”的國際化策略
第四節 在突圍中漂移:獨立電影的藝術堅守與市場抉擇
第九章 沖突與碰撞:以市場的邏輯和方式激活中國電影
**節 市民文化的喜劇表達:馮小剛賀歲片的興起
第二節 讓人歡喜讓人憂:進口分賬大片的引進
下編
第十章 摸著石頭過河:世紀之交中國電影的產業化趨勢
**節 以開放促改革:wTO效應下的沖擊與震蕩
第二節 調整與優化:文化體制改革助力中國電影產業化之路
第三節 邁向資本市場時代:現代電影企業的發展思路
第十一章 多元化與差異化:國產電影創作新格局
**節 產業化語境下電影觀念的更新與新電影范式的探索
第二節 邁向主流:國產商業大片的市場運作與藝術訴求
第三節 是塔基也是開路先鋒:走向差異化的中小成本電影
第四節 中國類型電影創作及其科學評價體系
第十二章 以資本為導向:多方博弈下的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策略
**節 風險與機遇并存:中國電影與資本市場的聯姻
第二節 新格局與新版圖:走向整體性升級換代的中國電影
第三節 創意無限與工匠精神:中國電影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第四節 走人“法治化”時代: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亟待市場規范
第十三章 東方好萊塢:80年代以來香港電影思潮流變與工業圖景
**節 本土意識的覺醒:香港電影的“黃金十年”
第二節 困惑與抉擇:“九七”前后的香港電影業
第三節 走向合拍:香港電影的“北上”與“留守”
第十四章 困境中的堅守:臺灣電影的體制變遷、美學轉向與觀念突圍
**節 動蕩局勢下臺灣電影政策的革新與體制的變遷
第二節 悲壯的堅守:臺灣新電影運動的“高歌”與“悲鳴”
第三節 在荒蕪中播種生機:走向復蘇的臺灣電影
第十五章 陣地與載體:多元視角下的中國電影
**節 在互動中共謀:電影期刊與電影思潮
第二節 現代性與新時期中國電影的幾點反思
第三節 建構電影理論批評的中國學派
總論 邁向電影強國:新時代的中國電影
參考文獻
中國電影思潮流變 節選
《中國電影思潮流變(1978-2017)》: **節 再煥新機:新時期文藝領域的思想解放 眾所周知,舉凡歷史上的重大社會變革與創新,雖各有其迥異的特定時代主題和革新任務,但大都以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先導。它們與社會進步發展的要求相呼應,竭力擺脫陳舊勢力、封閉觀念及傳統認知的束縛,打破它們對大眾精神和思想層面的鉗制與桎梏,勉力尋覓新的思維觀念、價值認知與思想理論,試圖從思想枷鎖與禁區中奮力突圍。事實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于其他時代的文化品格,即在生活方式、價值理念、觀念系統及其象征形式上透顯出的特定氣質、精神狀態和文化生態,而每個時代里“如何處理革命與改革的關系”則是文化品格極為重要的外在表征。 眾所周知,“革命”和“改革”是社會變革的兩種主要類型。所謂“革命”,多以群眾運動或暴力等激烈行為為手段,以推翻、顛覆現有社會制度(體制)以及階級權威為目標,徹底地摧毀舊事物、舊思想及舊文化。“改革”則是采取一種謹慎、合理、合法、緩和的方式來進行自我改善和更新,在既有社會制度的規范和約制下,自上而下地通過具體制度的實施來更新原有體系或舊有機制。在有些學者看來,改革開放時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重新探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新道路,即“革命與改革(或改良)形成一種獨特的相互交融,呈現出革命式改革的新特點。而正是這條新道路影響到中國電影文化的發展道路及其特殊品質的養成”①。改革開放以后,在文化領域展開的“改革”,雖是立足于以往的革命文化傳統,然而這種變革并沒有與以往的傳統文化徹底決裂,而是既有摒棄也有傳承、既有決裂也有承繼,是一種改革與改良相交融的狀態,呈現出一種“革命式改革”的時代品格。 在中國,繼1919年的五四運動和1942年的延安整風兩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浪潮之后,為清除“文革十年”余毒,在思想上、理論上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為明確“中國往哪里走,今后的路如何走”的根本問題,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央領導人掀起了第三次深刻的、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揭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大幕。為了推動思想解放、發揚理論民主,1977年4月10日鄧小平在寫給中共中央的信函中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的事業,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事業,勝利地推向前進”①。開解放思想之先聲。此后,胡耀邦等人又以《理論動態》為前沿思想陣地,精心扶持、組織和鼓勵中央黨校和《光明日報》編輯部合作,撰寫了署名為“本報特約評論員”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引發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及時把握住了撬動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思想支點。 ……
中國電影思潮流變 作者簡介
饒曙光(1959-),重慶黔江人,土家族、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研究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兼職教授。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藝術總監。多次擔任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廣電總局社科基金項目評委、評審。 1985年開始從事電影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影美學、中國電影史、當代中國電影電視、影視與大眾文化等。出版專著和譯著二十余部,包括《中國文學理論》《新時期電影文化思潮》《中國喜劇電影史》《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史》《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史》《新中國60年電影形態研究》《中國類型電影:歷史、現狀與未來》《中國(華語)電影發展與對外傳播》《博影而思——饒曙光文集》等.其中,《中國少數民族電影史》獲第八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著作類特等獎。主編《中國電影分析》《新思維·新力量·新方法》《全球化與民族電影——中國民族題材電影的歷史、現狀和未來》《侯孝賢電影研究》等。承擔并完成過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國家廣電總局部級社科項目現作為首席專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電影通史》發表論文四百多篇,共三百多萬字。曾獲第二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論文一等獎、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文章類特等獎等重要獎項、 李國聰(1990-),山東濱州人,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博士研究生,電影產業與新媒體研究方向、、曾存《電影藝術》《當代電影》《藝術百家》《理論學刊》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章10余篇,曾獲“第26屆金雞百花申,影節優秀學術論文”等重要獎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等重要課題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