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南京歷代佛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320984
- 條形碼:9787553320984 ; 978-7-5533-209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京歷代佛寺 本書特色
邢定康、鄒尚編著的《南京歷代佛寺》書名既然是《南京歷代佛寺》,因此以寺廟為引闡述南京佛教文化,是恰到好處的。寺廟乃佛教“三寶”(佛、法、僧)生存的**條件。要想了解佛教文化,應從了解佛寺開始。為此,我們重點設置了“佛寺代表”篇,選擇典型的寺廟加以介紹,其中也包括現今已不復存在的廟宇。另外,考慮到佛塔、佛窟亦是佛教建筑的代表,雖與廟宇相系,又有相對的獨立性,于是增設了“佛塔”“佛窟與其他”兩篇。此舉旨在通過聚焦佛教的建筑,更開闊地觀察金陵佛教文化,以期能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
南京歷代佛寺 內容簡介
《南京歷代佛寺》以佛寺為引,聚焦“佛寺”“佛塔”“佛窟”等與佛教文化密不可分的要素,從一個全新的視角解讀了南京的佛教文化,再現了南京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為讀者深入了解“佛都南京”提供了一個新穎通俗的思路。
南京歷代佛寺 目錄
佛寺史略
六朝的興盛
隋唐宋元的衰落
明清時期由盛而衰
民國至今的復興
佛寺篇
江南始寺之建初寺
由長干寺到大報恩寺
就冢起寺的高座寺及永寧寺
“禪師窟”之道場寺及龍光寺
以一幅壁畫相系的瓦官寺與金粟庵
*早的尼眾寺院鐵索羅寺
“祈澤池深”之祈澤寺
由鐘山定林寺到方山定林寺
牛頭宗祖庭幽棲寺和佛窟寺
江南三論宗祖庭棲霞寺
舍帝宅為寺的光宅寺及永慶寺
由同泰寺到雞鳴寺
與“一葦渡江”相關的長蘆寺和定山寺
律宗中興祖庭古林寺
由開善寺到靈谷寺
以五百鐵羅漢著稱的普德寺及臥佛寺
“曹雪芹家廟”香林寺及萬壽庵
溧水無想山無想寺
山水勝境之龍泉寺
六合靈巖山靈巖寺
法眼宗祖庭清涼寺
舍相宅為寺的半山寺
“迨有神護者”之惠濟寺
花山玉泉寺和游子山真如寺
從大龍翔集慶寺至U天界寺
居秦淮之源的東廬山觀音禪寺
就閣建寺的弘濟寺
釋道合一的泰山寺及大仙寺
“四海平靜”之靜海寺
江南華嚴宗道場鷲蜂寺
民國佛教中心之毗盧寺
老山養息道場兜率寺
日僧建立的西本愿寺
佛塔篇
大報恩寺琉璃塔
鐘山寶公塔
棲霞寺舍利塔
弘覺寺塔及辟支佛塔
保圣寺塔和永壽寺塔
方山定林寺塔
天隆寺塔林
玄武湖諾那塔
小九華山三藏塔
雞鳴寺藥師佛塔
佛窟與其他篇
牛首山佛窟及摩崖石刻
棲霞山千佛巖
幕府山佛窟及嚴山十二洞
射烏山樺墅摩崖石窟及題刻
獨峰寺摩崖石刻和白馬寺詩碑
金陵刻經處
祗洹精舍和支那內學院
附錄
南京歷代佛寺一覽表
主要參考資料
后記
南京歷代佛寺 節選
《南京歷代佛寺》: 長干寺,與建初寺一樣坐落在古長千里,以地名為寺名,因建有阿育王塔,又稱阿育王寺。 長干寺建寺的具體年代和創辦人,尚無史料可供查尋,僅知初為比丘尼建的一個小精舍,后毀于吳末孫琳之亂,西晉初由僧人原址重建。就是這么個起初并不顯眼的佛寺,雖屢興屢廢,然歷久彌新,千年傳承,*終成為全國*高規格的皇家寺廟大報恩寺。 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干寺于東晉時迎來**個機遇,獲取了阿育王第四女所造的金佛像及其銅花趺、佛光焰,為此重修了阿育王塔。特別是孝武帝寧康年間,高僧慧達在寺內發現佛祖真身舍利等,轟動南北。為此又建一塔,形成雙塔供奉之制。 南朝梁武帝時,長干寺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大同三年(537年),梁武帝下旨改造阿育王塔,并整理塔下佛舍利。他兩次親臨寺廟禮拜,設無礙大會,大赦天下,并施錢一千萬為寺基業。次年,梁武帝再到寺廟,再設無礙大會,還大興土木,擴建寺廟,改造雙塔,使之成為南朝*重要的寺院之一。 隋代,長干寺因政治原因遭廢棄。其舍利等圣物被移奉長安(今西安]日嚴寺,所幸移奉的工作出了差錯,僅移走了一部分。據《天禧寺新建法堂記》載:寺址“至南唐時為營,廬舍雜比,汗穢蹂踐,無復伽藍緒余”。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釋可政將長干寺舊址屢現舍利靈跡之事寫成折子上報朝廷,*終獲準在原址重建了寺院。為供奉北天竺高僧施護帶來的祖頂骨舍利及舊院原有的感應舍利,釋可政及守滑州助教王文等新建了九層佛塔,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舉行“闔郭大齋”。宋真宗得知佛祖舍利顯靈,派人查證而“信其事”。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下詔整修長干寺,賜名九層佛塔為“圣感舍利塔”,賜封釋可政為“演化大師”。天禧年間,長干寺改稱天禧寺。北宋后期,天禧寺先對地形進行改造,以正風水,爾后進行過一輪大規模的建設,奠定了寺廟以后的基本布局。 元代,天禧寺被皇家選為講所之一。高僧志德奉旨人講天禧寺,被元世祖忽必烈賜予“佛光大師”封號。天禧寺亦獲“元興天禧慈恩旌忠寺”賜額。此后,佛光大師主持天禧寺三十年有余,直至坐化。其后天禧寺的穩定發展,還得益于元文宗提供的關照。文宗為武宗次子,登基前曾外放南京并主政三年,在此期間數次到過天禧寺。他登基后,不僅以賞賜方式為寺廟籌措維修資金,還直接出面任命佛光的弟子廣演為寺廟住持,賜號“弘教大師”。在佛光及弘教的苦心經營下,天禧寺擁有了崇高地位。元末,戰火紛飛,天禧寺除舍利塔的塔身幸存外,均遭毀壞。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起初并不看好天禧寺,加之胡惟庸案發,認為風水有問題,曾下令將其拆移鐘山,后因在拆遷過程中出了人命,方才作罷。就在朱元璋進退兩難之際,工匠出身的鞍轡局大使黃立恭建言在原址重建,并承諾經費由民間籌措,得到了恩準。天禧寺重建工程歷時三年,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完成。朱元璋對此深表滿意,親自指定僧錄司右講經守仁為該寺住持。這也才有了前面提到的他親自撰寫的《御制侍郎黃立恭完塔記》。重建后的天禧寺,與靈谷寺、天界寺并列為南京三大剎。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曾下令修繕天禧寺浮圖,據記載,“落成之日,車駕臨幸,命師慶贊。祥光燁煜,萬眾聚觀,天顏愉懌”。永樂五年(1407年),仁孝皇后去世。朱棣下令在天禧寺舉行盛大法會,并親自撰文記錄了這一盛典。不曾想,次年的某日,發生了一件十分詭異的事:有位“妖僧”點燃了天禧寺大殿。這把火竟然將整個廟宇,包括圣感舍利塔在內全部燒毀。頃刻間,存世僅二十多年的新天禧寺化為灰燼。面對斷墻殘壁,朱棣決定傾其力重建。這就是舉世無雙的大報恩寺及琉璃塔。有關大報恩寺琉璃塔的詳情,將安排專門章節介紹。 大報恩寺項目于永樂十年(1412年)開始動工。時任南京守備的鄭和,以及內官太監汪福、永康侯徐忠、工部侍郎張信等擔任了監工官。當時曾從全國征集良匠軍工計10萬余人,動用錢糧銀2485484兩,連鄭和下西洋所余百萬兩也都補貼上。整個工程歷時17年,于宣德三年(1428年)宣告建成。 ……
南京歷代佛寺 作者簡介
邢定康,男,曾任南京市旅游局副局長,現任南京旅游學會會長、江蘇省旅游學會副會長、中華文化促進會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編《守望家園》旅游文化叢書 鄒尚,南京晨報編委,南京旅游學會成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