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新文學現代性啟蒙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21453
- 條形碼:9787520121453 ; 978-7-5201-2145-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新文學現代性啟蒙實踐研究 本書特色
由趙凌河、張立群、李明明著的這本《中國新文學現代性啟蒙實踐研究》是“漢語言文學中國特色研究叢書·實踐論文學理論建構”之一。全書分三編共十二章,內容包括新文學現代性啟蒙的發端與發展、新文學創作的現代性實踐形態、新文學批評的現代性實踐屬性。
中國新文學現代性啟蒙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新文學的現代性啟蒙發端于“晚清的醞釀”的啟蒙之路,隨著中國遭遇西方現代性而進入近代歷史階段,一批仁人志士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開啟了推翻帝制、促進科學和民主的蓬勃發展的啟蒙之路。本書詳細介紹了了新文學現代性啟蒙的發端與發展,具體闡述了新文學創作的各種現代性實踐形態,并深入剖析了新文學批評的現代性實踐屬性。
中國新文學現代性啟蒙實踐研究 目錄
一 “現代性”與“啟蒙”的關系
二 中國文學現代性啟蒙的整體闡釋
三 “啟蒙”的形態、特征與價值
**編 新文學現代性啟蒙的發端與發展
**章 “晚清的醞釀”的啟蒙之路
一 “白話文運動”的現代性啟蒙意識
二 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形成
三 “三界革命”的舊文學改革實踐
四 王國維“現代批評的開篇”
第二章 五四新文學的啟蒙主義精神
一 “文學革命”:從白話工具到思想革命
二 文學啟蒙的構成與實踐
第三章 雙重變奏:啟蒙與救亡的歷史辨析
一 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
二 “革命文學”的現代性與啟蒙
三 面向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第二編 新文學創作的現代性實踐形態
第四章 思想啟蒙與小說“新形式”的創造
一 現代啟蒙思想的“縮影”
二 現代小說的形態及其表現力
三 小說的現代性及其復雜性
第五章 新詩傳統與新詩的現代性追求
一 新詩“現代性”的構成
二 “現代性”與新詩的傳統
三 從“現代性”到“審美現代性”
第六章 現代散文與現代文體的實踐
一 現代散文觀念的確立
二 現代散文的形制演變
三 現代散文的文體擴張
第七章 現代戲劇的現代性實踐
一 現代戲劇的命名、內涵與階段性發展
二 現代戲劇現代性實踐的獨特性
第三編 新文學批評的現代性實踐屬性
第八章 實踐屬性與現代文學理論的批評性文本導向
一 實踐性與新文學現代性啟蒙中的批評理論
二 主體性與現代文學批評理論的理性存在
三 體驗性與現代文學批評理論的感性表述
第九章 問題批評與現代文學理論實踐的啟蒙性、現實性功能
一 文學思想論爭與現代社會語境的問題性聚焦
二 文學思潮流派與現代批評意識的問題性求解
三 文學理論經典與現代批評體系的問題性建構
第十章 審美批評與現代文學理論實踐的主體性、印象性表述
一 自我意識與現代審美批評的主體性高揚
二 單純信仰與現代審美批評的理想性告白
三 靈魂奇遇與現代審美批評的印象式鑒賞
四 主觀精神與現代審美批評理論的心理化建構
第十一章 感覺批評與現代文學理論實踐的內在性、直覺性探索
一 生命意識與現代感覺批評的表現性闡釋
二 內在現實與現代感覺批評的情緒性言說
三 象征之道與現代感覺批評的意象性契合
第十二章 體驗批評與現代文學理論文本的主體性、意向性模式
一 創作經驗談與批評主體自我的體驗性認同
二 作家作品論與批評主體體驗的模式性文本
后 記
中國新文學現代性啟蒙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趙凌河,女,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現代派文學引論》、《中國現代浪漫派文學綜論》、《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合著)、《新文學現代主義思想史論》、《中國現代主義文學理論研究》、《歷史變革中的中國現代文學》等,獲遼寧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多項。
張立群,男,1973生,文學博士,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出版專著有:《20世紀中國新詩與政治文化》、《闡釋的筆記:30年來中國新詩的發展(1978-2008)》、《中國后現代文學現象研究》、《先鋒的魅惑》等,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