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幌馬車之歌-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52070
- 條形碼:9787108052070 ; 978-7-108-05207-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幌馬車之歌-增訂版 本書特色
本書在尋訪幸存者及其親友并搜集查閱大量機密檔案的基礎上,以報告文學的形式,描繪了客家籍臺灣革命青年鍾浩東短暫而熾熱的一生——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到九死一生回國投身抗日,再到為改革臺灣社會獻身教育事業,直到*后為了臺灣的解放慷慨赴死,為理想犧牲。
作者以眾多類似的“鍾浩東們”作為背景,在史料、記錄、文學的交錯紛呈中,力圖將二十世紀上半葉以來被刻意湮滅甚至扭曲的臺灣近現代史還原重現。在追索這些青年的革命事業與人生軌跡的過程中,本書向我們堅定地傳達著歷史深處所蘊藏的力量,借助這一力量,讀者能以全新的視野去親近那段充滿傷痛與遺憾的海峽兩岸的記憶。
本書曾被選為臺灣地區1988年*小說(洪醒夫小說獎),1991年《聯合文學》十大好書作家票選*名,侯孝賢依據此故事中的部分原型創作了電影《悲情城市》與《好男好女》,并獲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幌馬車之歌-增訂版 內容簡介
直面歷史現場 追尋信仰蹤跡,歷三十年常銷不衰的臺灣紀實文學經典
侯孝賢作品《悲情城市》《好男好女》的故事原型
伊能靜、陳映真、陳建功、王德威誠意推薦
幌馬車之歌-增訂版 目錄
序二 美國帝國主義和臺灣反共撲殺運動/陳映真
序三 凡記下的就存在/侯孝賢
序四 救贖的歷史,歷史的救贖/趙剛
幌馬車之歌
序曲 伴著腳鏈聲的大合唱
**樂章 故鄉
第二樂章 戰云下的戀歌
第三樂章 原鄉人的血
第四樂章 戰歌
第五樂章 歸鄉
第六樂章 “二二八”
第七樂章 白與紅
第八樂章 風暴
第九樂章 槍決
尾聲 和鳴!你在哪里?
附 錄
本書相關人物小傳
口述證言
文字資料
大事年表
評論與回應:未完的悲哀
未完的悲哀/詹宏志
重找一個閱讀《幌馬車之歌》的角度/須文蔚
《幌馬車之歌》對大陸文學的啟示/陳建功
誰的《幌馬車之歌》/藍博洲
一條前行的路/藍博洲
讓歷史不再有禁忌,讓人民不再有悲情/藍博洲
二〇〇四年版后記
二〇一五年版后記
幌馬車之歌-增訂版 相關資料
● 藍博洲這本《幌馬車之歌》的出版,便是激烈地刺向冷戰和內戰歷史的惡魂厲鬼的桃花木劍,值得喝彩。
——陳映真
● 藍博洲先生的《幌馬車之歌》,是一部站在中國作家道義與良知的立場,經過廣泛而深入的探訪和思索,以果敢無畏的精神重現歷史現場的經典之作。
——陳建功
● 歷史就是要有像藍博洲這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牛頭犬。在追蹤,在記錄,在釘孤只。凡記下的就存在。凡記下的,是活口,是證人,不要以為可以篡改或抹殺,這不就是歷史之眼嗎。我無法想象,沒有這雙眼睛的世界,會是怎么樣的一個世界!
——侯孝賢
● 藍博洲另辟蹊徑,在《幌馬車之歌》中糅合新聞、史錄、訪晤及虛構形式,重現歷史(白色恐怖)事件的“不可”重現性。
——王德威
● 《幌馬車之歌》的龐大結構雖然得力于歷史真實的人物、時代與事件,但是作者沉穩的筆調,退到事件背后的采訪者極其謙虛的心情,都說明他已有更寬大的胸臆去看歷史、社會、生命的苦與樂吧。
——蔣勛
幌馬車之歌-增訂版 作者簡介
藍博洲 1960年生于臺灣苗栗,1983年開始創作小說,1987年加入陳映真先生創辦的《人間》雜志報告文學隊伍,從此展開迄今仍在進行的臺灣民眾史調查、研究與寫作。出版有《臺共黨人的悲歌》等二十余部相關著作。現任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