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精)夜行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217023
- 條形碼:9787530217023 ; 978-7-5302-1702-3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夜行記 本書特色
■王小波早期作品,極有靈氣的小說。這部早期之作所顯示出來的靈氣和奇異品質,即使放到整個當代文學來看,也可以說是無人媲美的。
■自由理性、特立獨行、黑色幽默,二十年來王小波的文字像一面獵獵旌旗感召著一代代年輕人,王小波是書店里永不消失的風景!
■王小波版的《故事新編》。小說充滿調侃、幽默和機智,頗能代表王小波小說的精髓。
■李銀河高度評價:初讀小波《夜行記》時的印象,對于其中恣肆淋漓的想象、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都非常喜歡。
李銀河親自校訂全稿,修訂原序,表達對王小波的欣賞和追念之情。
王蒙、王朔、李敬澤、章詒和、徐則臣、徐浩峰、麥家、馮唐、柴靜,諸多文壇名家傾情推薦,致敬王小波。
(精)夜行記 內容簡介
《夜行記》由“立新街甲一號與昆侖奴”、“紅線盜盒”、“紅拂夜奔”、“夜行記”、“舅舅情人”五篇組成,屬于這位文壇異人的早期之作。一般來說,“早期”在別的作家那里可能意味著“習作”,但在王小波這里,這部早期之作所顯示出來的靈氣和奇異品質,即使放到整個當代文學來看,也可以說是無人媲美的。一位讀者在網絡論壇上留言說,“舅舅情人”寫出了中國文學從來沒有過的感覺;而另一位王小波迷更是這樣揭秘說:“不是真正王小波迷的人他不知道,其實好多人都忘不了《夜行記》。”
(精)夜行記 目錄
紅線盜盒/29
紅拂夜奔/63
夜行記/141
舅舅情人/159
(精)夜行記 節選
立新街甲一號與昆侖奴
我住在立新街甲一號的破樓里。庚子年間,有一幫洋主子在此據守,招來了成千上萬的義和團大叔,把它圍了個水泄不通。他們搬來紅衣炮、黑衣炮、大將軍、過江龍、三眼銃、榆木噴、大抬桿兒、滿天星、一聲雷、一窩蜂、麻雷子、二踢腳、老頭冒花一百星,鐵炮銅炮煙花炮,鳥槍土槍滋水槍,裝上煙花藥、炮仗藥、開山藥、鳥槍藥、耗子藥、狗皮膏藥,填以榴彈、霰彈、燃燒彈、葡萄彈、臭雞蛋、犁頭砂、鉛子兒砂,對準它排頭燃放,打了它一身窟窿,可它還是挺著不倒。直到八十多年后,它還搖搖晃晃地站著,我還得住在里面。
這房子公道講,破歸破,倒也寬敞。我一個人住一個大閣樓,除了冬天太冷,夏天太熱,也說不出有什么不妥當。但是我對它深惡痛絕,因為十幾年前我住在這里時,死了爹又死了媽,從此成了孤兒。住在這里我每夜都做噩夢,因此我下定決心,不搬出去就不戀愛,不結婚。古代一位將軍出門打仗,下令“滅此朝食”,不把對面那幫狗娘養的殺個凈光凈,絕不開飯!他的兵都有一條皮帶,把肚子束緊,所以一個個那么苗條可愛。我的決心也這么堅定。隆冬的傍晚,我和小胡在爐邊對坐,我說在這小屋里結婚是對我的侮辱。古人形容男女弄玉吹簫時有詩云:小樓吹徹玉笙寒。在這個破樓前吹玉笙,不相宜,只能吹洋鐵皮喇叭,不像談戀愛,倒像收破爛。古人云,要做東床快婿。這個閣樓里就這么一張床,如何去做?古人形容夫妻相敬,有言道:舉案齊眉。誰在我這屋里舉案,小心撞了腦袋。古人形容夫妻相戲,有詞云:嚼爛紅絨,笑向檀郎唾。要是一位女士誤嫁入我這狗窩,恐怕唾過來的不是紅絨,是一口粘痰。
小胡說,她也有同感。她要嫁出去,不住這個破房子。俗話稱出嫁為出閣,那就是要搬出這個破樓閣。古詩云: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試問此樓,雕欄何在?玉砌何在?古詞云:佳人難得,傾國。別人連國都傾了,她卻傾不了一個破樓,真她娘沒道理!所以她就等著那一天,要“仰天長笑出門去”!出門者,嫁人也。長笑一聲出了這狗窩,未婚夫乘大號奔馳車來接。阿房宮,八百里,未央宮,深如水。自古華廈住佳人,不成咱是個蓬頭鬼?
聽了她這個長歌行,我心里真有點不高興。當時我們倆正在煤球爐上涮羊肉,爐臺上放著韭花醬、鹵蝦油一類的東西。我偷眼看看她,只見此人高大粗壯,毛衣里凸出兩個大乳房,就如提籃里露出兩棵大號洋白菜,粗胳膊粗腿。吃得發熱時滿臉通紅,腦袋上還梳一條大辮子,越發顯得大得不得了。她騎在我的椅子上,那椅子那么單薄,我和椅子都提心吊膽,等著那咔嚓一聲。咔嚓之前是椅子,咔嚓之后是劈柴。看來她還沒本錢,勾上一位高干子弟搬出去,讓這破樓里只剩我一個人和耗子做伴兒。她這么吹噓,純是出于一股自戀傾向。
吃完了羊肉她告退,回自己房里作畫去了。此女風雅如是,是何家閨秀耶?她是電影院畫廣告牌兒的。和我一樣,是無親無故的一條光桿兒。本小生志向不凡,官居何職抑襲何爵耶?我是豆制品廠磨豆漿的。我比她還不如,她還上了幾年美專,鄙人只是個熟練工,除了開閘放水泡豆子,合電門開鋼磨磨豆漿,大約并無什么可吹噓的。那一天她走以后,我站在窗前,只見窗外銀花飛舞,天地同色,就想到一千多年前,王二在雪地里賣狗肉湯時,也是如此的寂寞而凄涼。那時候正是唐初盛世,長安城里有四方人物。王二在小巷里別人房檐下支起幾片草排,在炭火池中安一個瓦罐,罐里就是他要賣掉的狗肉湯。那時候天色向晚,外面飛旋的雪幕后已經顯出淡淡的灰色。王二坐在條凳上,氈鞋被雪水濕透了,說不出的寒冷。他把腳放到炭火中去烤。可炭火將熄,也沒有什么暖意。沒有人來買他的狗肉湯,一個也沒有。
地上的雪越來越厚,天快黑了。有一個黑人從對面人家的后門里出來。天寒地凍,他卻只圍一塊腰布;肌膚黑如墨亮如漆,在雪中倒算是相映生趣。黑人身上的肌肉才叫肌肉,塊塊隆起又不粗笨。他頭上一層短短的卷發,圓鼻子圓臉,一雙圓眼睛,看上去很好玩。那黑人說:“王老板,你賣完了沒有?如果賣完了還有湯剩下,請給我一碗。我冷得受不了,你的湯真是御寒的妙品!”
這位黑哥們兒常來要湯喝,平常王二也就給他了。可是今天他心情壞,不想給他這碗湯,就說:
“昆侖奴,你老來喝湯,卻不給錢。這碗湯是白來的嗎?煮這碗湯要用伢狗肉。你來想一想:這伢狗出了娘胎,好不容易長到這么大,人卻不容它與小母狗親熱,就把它打死煮進了湯鍋!你再看我這煨湯的瓦罐,它是清明前河底的寒泥燒成,所以才經火不炸。挖泥時河水好不寒冷,只有童子之身才能抵擋得住。所以年老的瓦工一輩子都不敢親近女人。你再看這湯里的胡椒桂葉,全是南國生成,漂洋過海到泉州,走萬里水旱路到黃河邊。黃河的航船過三門,要從激流中上行到關中。千人挽,萬人撐。一個不小心落下水,那就尸骨無存。一碗湯不足惜,可是中間有多少血和淚!你閑著沒事兒一碗一碗地喝,這可不大對勁!”
昆侖奴說:“王老板,我知道這湯來得不容易,可是我身上冷,需要這碗湯來御寒。我生在東非草原上,哪見過雪,哪見過冰?這都是因為酋長賣我做奴隸。我在地中海上搖船,背上挨了鞭子,又澆上海水!人家把我在拜占廷賣掉,我又渡過水色如墨的黑海,赤足走過火熱的沙漠,爬過冰川雪山,涉過陷人的流沙河。如今在偉大的長安城里,天上下著大雪,我卻沒有御寒的衣服。貓和狗都有充足的食物,可是我在挨餓!真主啊,請你為我的苦難作證!難道人身為奴隸,就不配在隆冬喝一碗御寒的狗肉湯?你讓我向誰去求得憐憫?主人嗎?富人的心是皮革做的。王老板,一碗湯對你算得了什么?你不會因此變窮的!”
有好多雪片飛到昆侖奴身上,在那兒融化,變成雪水流下去。王二把他拉到草棚里來,讓他在身邊坐下,接過他的大碗,舀一碗熱湯給他。他拍拍黑人的脊梁說:“昆侖奴,喝吧!”
昆侖奴喝湯時,王二看著亂紛紛的雪幕背后樓臺的輪廓,心里有說不出的感慨,這種遠眺華廈的感覺,古今并無不同。我站在窗前,看到腳下是一片平闊的雪地,雪地那邊是新樓。那樓不算好看,不過它叫我想起很多地名,樓上有廣西柳州的水泥,如果那邊也在下雪,雪花會在竹林間飛舞,南來避寒的候鳥會不知所措地啾啾。秦皇島的玻璃——一想到秦皇島,就想起在冬季灰色的海面上行進的大輪船。鋼制的門窗與石景山紫色的煙霧有關。送暖的暖氣片產在河北南皮縣。南皮我沒去過,不過這個地名有歷史感——曹操和袁紹在那兒打過仗。袁紹的兵穿魚鱗鐵甲,曹操的兵的皮甲上鑲著銅星。可是在我的屋頂上滿是窟窿,叫人想起漁光曲——爹爹留下這張網,靠它還要過一冬。鐵斗里的煤球叫人想起煤炭鋪里穿長衫的胖掌柜,還有惡霸地主牟二黑子。王二站在這破屋檐下,身穿工作服,瘦長臉上面色陰沉,而一位穿紅毛衣的少女在新樓里倚著雪白的窗紗遠眺雪景。這種感覺,古今無不同。雪景也是古今無不同。昆侖奴喝下一碗熱湯,黑檀似的身軀上有了光澤。王二看了很高興,就說:
“昆侖奴,到我家去吧,我要招待你。”
昆侖奴也很高興,收起木碗,隨王二走過鋪滿了白雪的小巷。那時候他就如白玉的棋盤上一枚黑色的棋子。走到王二那用木片搭起的小屋門前,他驚嘆一聲:
“原來中國也有窮人呀!”
王二生起炭火,用狗油炒狗肝,把狗肉干在火上烤軟。他燙熱了酒,把菜和肉放在短幾上,端到席上去。昆侖奴坐在他對面,披著狗皮。他們開始吃喝、談笑,度過這漫漫長夜。當戶外梨花飛舞,雪光如晝時,人不想沉沉睡去。這種感覺,古今無不同。
小胡睡不著覺,爬上來聊天。聊天可以,你該問問我困不困。可是她根本不想辦這個手續。她坐在我對面,談到和男朋友吹了的事。這話題使我感到屈辱,因為我沒有任何女朋友。然后她又說我個兒矮。混賬,你說我個矮,我就說你腿粗。她說腿粗跑步可以治,個矮只有壓面機能治。這真是豈有此理,她盼我跳壓面機自殺,好得我的遺產。我這個人有好古癖,收藏頗豐。除了破椅子破床板,我還有一箱子線裝書。當然,珍本善本是沒有的。那些書用紀念章、郵票和豆腐干換不來。我有這么一批書:《三字經》、《千家詩》、《羅通掃北》、《小五義》、《南唐二主詞》、《太平廣記》、《朱子語類》、《牛馬經》、《麻衣神相》、《南華經》、《凈土經》,還有光緒十年的皇歷。為這些破書,逼我慘死,可謂狠毒矣。地下室還有一批破爛,那一年游承德偷的普陀宗勝之廟房上的銅瓦;游東陵揀回的一個琉璃獸頭;長城上的磚頭;黃陵邊的瓦片。北京修地鐵,挖出的各種破爛,其中有一奇形木片,經我考證那是元代窮人買不起手紙用的刮具。此物大英博物館都沒有收藏,可謂無價之寶。小胡逼我死掉,大概志在得此奇珍異寶。
(精)夜行記 作者簡介
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隊。后在山東轉插,做過民辦教師。1973年在北京當工人。
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本科,1986年獲得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回國,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1992年辭職,成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從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數不清的贊譽和追捧,從沒有人像他那樣有無數青年自愿充當其“門下走狗”。他的小說為讀者貢獻了現代漢語小說極強的閱讀快感,他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別樣的世界;他的雜文,幽默中充滿智性,為讀者打開一條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輕人奉為精神偶像。
他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亦是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
代表作有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小說《黃金時代》《革命時期的愛情》。其中《黃金時代》《未來世界》分別獲第十三屆、第十六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編劇獎。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